白族歌手張豔梅 蝴蝶泉邊的風花雪月 白族青年男女動人愛情故事


白族歌手張豔梅 蝴蝶泉邊的風花雪月 白族青年男女動人愛情故事

白族歌手張豔梅說起家鄉大理,說起自己身上一身的民族服飾,遮掩不住臉上的自豪。她告訴我們,白族姑娘將大理最著名的“風花雪月”戴在頭上:垂下的穗子是下關風;豔麗的花飾是上關花,帽頂的潔白是蒼山雪,彎彎的造型是洱海月。

白族人的風雅不僅體現在日常穿戴上,對唱的民歌小調、彈撥的龍頭三絃,更是散發著骨子裡的溫婉詩意。

“哎、哎,大理三月好風光哎、蝴蝶泉邊好梳妝。蝴蝶飛來採花蜜喲、阿妹梳頭為哪樁?”張豔梅唱起了《蝴蝶泉邊》,正是這首歌,讓大理的好風光和白族青年男女的動人愛情故事深入人心。

白族歌手張豔梅 蝴蝶泉邊的風花雪月 白族青年男女動人愛情故事

1959年,電影《五朵金花》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白族青年男女阿鵬和金花,在大理三月街一見鍾情,歷經波折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動人故事。影片的插曲《蝴蝶泉邊》也成為膾炙人口的民歌經典,也被大理白族同胞傳唱至今。

今年的4月19日,來自雲南大理的白族歌手張豔梅登上央視《天天把歌唱》欄目,向全國的觀眾朋友來帶來大理民歌《蝴蝶泉邊》。而這一天,恰逢2019年三月街民族節,一曲動人的歌曲,彷彿可以讓全國觀眾隔空感受來自三月街的熱烈氣氛。

白族歌手張豔梅 蝴蝶泉邊的風花雪月 白族青年男女動人愛情故事

張豔梅的母親喜歡唱歌,尤其擅長對歌,村子裡的人都說她很能唱,對歌能對三天三夜。張豔梅從小就聽母親哼過幾句《蝴蝶泉邊》,再到後來上小學了,正式地聽完整首歌,印象特別深刻。

​《蝴蝶泉邊》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譜曲,為了吸取當地的民歌元素,曾經專程去大理拜訪白族民間老藝人,並夜以繼日地傾聽白族歌手唱歌。題材豐富、形式多樣的白族民歌深深打動了音樂家的心。

白族歌手張豔梅 蝴蝶泉邊的風花雪月 白族青年男女動人愛情故事

大理州民族文化工作團一級演奏員張亮山,在現場彈起了龍頭三絃,他是真正的民間藝人出身。參加工作後,多年來依然奔走於白族聚居地,經過大量調查研究,張亮山將大理白族民歌的風格按照地域分為了三個部分:一個是大理周圍洱海的民歌是一大塊;然後,劍川和洱源北部統稱叫“劍川白曲”;還有一大塊就是雲龍和洱源西山的山地民歌,我們稱它為“洱源西山調”。

白族歌手張豔梅 蝴蝶泉邊的風花雪月 白族青年男女動人愛情故事

對於《蝴蝶泉邊》的取材加工,張亮山更是讚不絕口:那麼我們《五朵金花》裡面,雷振邦老師非常聰明,他抓住重點 。金花的主題就用了劍川的白曲;阿鵬的主題他用了洱源西山調。用這兩個調穿插起來就組成了《五朵金花》男女主角的代表性音調。”

“劍川白曲”和 “洱源西山調”相結合,《蝴蝶泉邊》隨著阿鵬和金花的深情對歌,唱響大江南北。白族的對歌從來不分高低、不爭輸贏,只求將真情實意傳遞給對方,人們對愛情、對生活始終抱著豁達樂觀的態度。

白族歌手張豔梅 蝴蝶泉邊的風花雪月 白族青年男女動人愛情故事

蒼山腰間纏繞著玉帶雲,洱海上碧波盪漾,在山與海之間,在蝴蝶泉邊,是唱不盡風花雪月的白族家園。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浙江廣電事業70年。“共唱祖國好——56個民族56首歌”作為浙江廣電事業70年系列慶祝活動之一,以此禮讚浙江70年來的輝煌成就、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來源: 動聽968 菡子 浙江電視臺影視娛樂頻道《周哥視角》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