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所以覺得古玩收藏水很深,主要是因為自己經驗不夠,卻有一顆“暴富”的心。在網上到處尋找哪裡可以出手古董的過程中,選擇性無視掉那些真正分享經驗的文章,一味的追求“高端市場、快速交易、土豪買家”等字眼,這樣的心態正中騙子們的下懷。於是原本只值幾百塊的古董,卻被騙子虛假的在後面加個萬字。到最後交了大量前期費用,古董沒賣掉,還怪買家有眼無珠看不上自己的“寶貝”,不正確的收藏態度,等來的肯定是負面結果。
第一種:高古陶罐
有位藏友說了自己的經歷,他爺爺過去在地裡挖出來兩個陶罐,在家裡放了很多年。如今在網上找了“專家”鑑定之後說是漢代的,估價300萬一件,兩件就是600萬!藏友此後便辭了工作,一門心思想上拍賣拍出個好價錢。最後花了有六萬多塊錢上了各種拍賣,結果無一例外全是流拍的結果,為什麼拍不出去呢?因為它們確實如“專家”所說是漢代陶罐,但600萬是白日做夢,能賣600塊就不錯了。高古陶罐的文化價值大於經濟價值,它們大多屬於老百姓的常用生活品,器型、花紋、釉色無從談起,都不符合當代審美標準,藝術性不高,自然賣不上價。別以為年代遠就值錢,路邊隨便撿塊石頭也有上億年曆史了,難道也能值錢嗎?真正火的是宋元明清時期的瓷器,哪怕是民窯也比高古陶罐都貴得多。
第二種:普通銀元
可以說銀元是收藏市場最穩定的品種之一,年年都在漲,但是這種漲是符合市場預期的。比如說去年一枚三年的大頭在800元左右,現在已經突破900元了,品相好的賣個幾千還是無壓力的。但有些人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想把通貨銀元賣出上百萬的高價。像龍洋、船洋、川銀、大頭小頭等品種,都是當年的流通貨幣,發行量很大,哪怕如今市場存量已經逐年縮小,也是慢慢增長而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天價。有人說:“我手裡有“大珍”品種,它們是真的值幾百萬。”但現實卻是見光死,拿出來的所謂“大珍”字體臃腫,顏色不是慘白就是發黃,是火氣極重的地攤貨,古玩市場幾塊錢隨便買的那種。人們只關注價格,卻從不關心嚴謹的真偽問題,才是大量騙局存在的根源。
第三種:傳統玉飾
和陶瓷正好相反,高古陶瓷工藝不行,材質不行所以很便宜,宋元明清的瓷器工藝達到了巔峰,所以極其昂貴。而玉器中的高古玉,不講究材質,所謂七分工、三分料,高古玉的文化研究價值與當時社會的裝飾、審美、財富、權利有直接關係,所以哪怕明清時期頂尖的宮廷玉器其價值也比不上高古玉。而很多人家裡祖傳的那種玉飾,更談不上有多高的價值,只能說是民俗老物件,料子極差,工藝只能說入眼,能賣個幾百塊就算不錯了。而且玉文化中有“玉認人”的說法,所以現代人寧可買新玉也不想買老玉,這和高古玉那種文物價值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家裡有傳統民俗老玉飾的,別想賣多大價錢,留著傳給下一代吧。
第四種:民俗銅鏡
這種老銅鏡,好一點的配以五子登科、吉祥如意、狀元及第等祝福語,或者雕刻上一些民俗風景圖案,通常市場價好幾千元。差一點的乾脆啥都沒有,素面朝天,哪怕是宋元時期的,也就只能賣個幾百塊錢。如果不懂得市場行情,就用最簡單的邏輯推理方法,這些銅鏡工藝簡單,紋飾模糊,材質欠佳,通常伴以裂痕、破損,民間存世量很大,價格自然高不到哪去。真正昂貴的銅鏡從春秋戰國到唐宋時期,都是文物級別,其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獸紋、八卦紋等,一兩千年前的工藝都堪稱頂級。在過去只有帝王貴族才能享有,說白了只會出現在出土之物中,遠不是傳世的普通銅鏡可比。
第五種:呆板佛像
佛像類辨別起來要容易許多,因為工藝差距特別大。製作精良的佛像熔鑄鍛鍊非常繁複,從泥塑到冶銅,從塑胎到脫蠟,最後再到修飾打磨與鎏金鑲嵌寶石等,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而很多藏友祖傳的佛像大多製作粗糙,形象呆板,開臉極其隨意,肉眼可見與頂級佛像的差距。金光燦燦和黑不溜秋,好看與不好看,有點審美意識的都能看得出來。這裡就不討論高彷彿像了,因為高仿品都是工藝頂尖,有能騙到收藏家的技術,價格也不會低。遠不是這種幾百塊錢的呆板佛像可比的。
介紹的都是普通常見品種,目的是讓新手少一點浮躁,多一些沉穩。事無絕對,真正有經驗的高手,能根據品相、版本等細微的差別找出來特殊品種,你只能賣幾百塊錢,人家就有本事賣幾千上萬。這一切的大前提就是眼力、魄力與心態。古玩市場如今假貨遍地,“國寶”能大量批發,已經鮮少有誠信經營的商家。假貨沖垮了信任,讓手裡有真正好貨的藏家都難談出手,卻還有相當一部分人,連藏友都稱不上,拿著一些根本不值錢的古董,只想賺大錢走人,最後卻養肥了一家家掛羊頭賣狗肉的藝術品公司。還是奉勸一句,如果你不喜歡收藏,純想靠古董賺錢,還是別入行了,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是可以一步登天的。
閱讀更多 古董文物鑑賞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