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差点被工业化瓷器生产拍死在沙滩上

1897年到1912年,日本陶瓷界著名专家对景德镇和英国制瓷业进行的调研,每隔四年到景德镇进行考察,在经过系统分析后,日本制瓷界认为日本瓷业技术已经超过景德镇。同样在1914年,黄炎培对景德镇考察过程中,他认为景德镇保守顽固,交通落后,缺乏现代社会法则与新型瓷业技术。

1920年,美国记者威廉·卓别林是较早进入景德镇的美国人,在对景德镇论述中,尽管他惊叹景德镇高超的手工制瓷技艺,但也指出了景德镇是一个非常保守落后的地方。整个城市没有报纸、没有电灯和电话,仍然从事着传统的瓷业生产。

民国时,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差点被工业化瓷器生产拍死在沙滩上

民国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制瓷业不合理行规

清朝以来,由于细瓷需求的兴起,柴窑成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主要窑炉。由于烧密是瓷器制作中关键性环节,且为都昌人把持。因此,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密工制定了各种行规,保证其自身利益。

由于修建柴窑成本高,一般坯户难以承担,多采取搭烧模式。因此,做坯户必须接受其各种行业规则。在瓷器烧造中,主要行规有以下几个方面

民国时,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差点被工业化瓷器生产拍死在沙滩上

民国景德镇瓷器

第一,柴窑买卖中的陋规。窑房中的管事先生和卖主商定以后,卖主要给账房先生一定的钱,作为回报,账房先生算账的时候,也会多算这份钱的两倍给卖主,二者以损害窑房主利益为基础实现双高,但窑房主即便知道,也不敢提出来,否则会引起各方不满。

第二,窑工的吹灰肉。搭烧的坯房主将瓷坯挑到窑房后,经常有窑灰落入,如果烧造之前,不将瓷坯清理干净,烧出来的瓷器会有斑点,影响瓷器质量。因为窑工没有清除窑灰的义务,为了让窑工在烧窑前帮忙将瓷坯清理干净,做坯户会以买肉酬劳方式给窑工部分报酬,称为"吹灰肉"。久而久之,所有的瓷坯主都要给窑工这一报酬,否则窑工会故意损害瓷坯。

第三,窑户主实行窑禁。在瓷业生产的旺季,为了提高瓷器的价格,窑户主会集体禁窑,不再进行瓷窑烧造,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因为许多做坯户没有窑炉,只能接受这一行规。

民国时,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差点被工业化瓷器生产拍死在沙滩上

民国景德镇瓷器

工业革命的冲击

到了18世纪后期,英国经过工艺革命后,瓷迅制造业巡视崛起,所构建的瓷器帝国已经在欧洲市场形成的垄断力,也取代了中国在西亚和北非市场,并试图打开中国的市场。

景德镇瓷器能够摧毁亚洲和非洲其他产瓷区小规模生产,但在面对来自英国机械化生产的竞争,已经力不从心。机械化制瓷生产体系,再加上系统的陶瓷人才培养让欧美各国在现代瓷业生产中处于引领者地位

民国时,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差点被工业化瓷器生产拍死在沙滩上

民国景德镇瓷器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民众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意识到自身在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开始以西方为师。受此影响,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物美价廉的洋货开始在中国盛行。洋货盛行的背后是中国手王业产品的衰退,景德镇瓷器也不例外。

因此,国瓷渐被详瓷打倒,尤其东洋瓷畅销各省,而且渐渐销到江西,销到国瓷出产地景德镇。

民国时,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差点被工业化瓷器生产拍死在沙滩上

民国景德镇瓷器

尽管商品消费并不完全和质量有关,但景德镇瓷器产品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景德镇瓷器式样守旧,不能生产出时代特色的产品自然无法得到市场认可。景德镇瓷器质量要优于日本,但日本瓷器式样新颖,深受欧美消费者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