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爺專欄」沒有token就沒有未來

從有幣到無幣

眾所周知,比特幣是第一條公鏈,創造了區塊鏈技術,帶來了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公開賬簿,其內置的共識機制和激勵模式更是整個比特幣網絡的靈魂。比特幣帶來的區塊鏈技術體系實現了去信任化的網絡,這一切都為比特幣這個Coin服務,是Coin價值的技術保障。反過來,Coin又是出塊的激勵,是促進比特幣網絡發展的推動力。

比特幣在設計之初利用了經濟學中理性人的假設,也即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在經濟活動中會想盡辦法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比特幣網絡利用Coin激勵人們不斷成為節點或參與挖礦,推動比特幣網絡的不斷髮展壯大。如果沒有Coin激勵,區塊鏈項目將無法實現自發式地擴張。所以有人說,比特幣是有生命的。它的擴張不受某個人或組織控制,反而,每個參與者都因為個人利益幫助了比特幣不斷擴大規模。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精巧的設計,比特幣得以迅速傳播,成為了共識強、無國界、無監管的通行數字資產,這種激勵模式也成為後來所有公鏈的原型。就比特幣而言,Coin和區塊鏈技術是不可分割的,誰也離不開誰,但智能合約的興起改變了這一結構。

「悖爺專欄」沒有token就沒有未來 | 探索區塊鏈價值(5)

如果我們把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系統裡剝離出來,這就是一套不可篡改的、公開透明的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技術。以太坊帶來的智能合約打開了區塊鏈技術應用的想象空間,區塊鏈技術的作用被充分發掘了出來,人們可以在區塊鏈上架設完整的應用程序,實現強大的功能,應用到豐富的場景中去。人們為了更好的拓展區塊鏈技術,將區塊鏈技術發展成了多層次架構,激勵機制成為了單獨的一層結構,也就是Token。人們很快發現,區塊鏈技術如果脫離token層有著更廣泛的應用前景,這就是無幣區塊鏈。

然而,沒有token的區塊鏈項目是沒有靈魂的,沒有激勵措施幫助區塊鏈網絡擴張,運營者只能主動部署節點,這限制了項目的大範圍推廣。無幣區塊鏈對於公眾來說無利可圖,但是卻迎合了政府等公共部門和部分私有部門的胃口,聯盟鏈和私有鏈孕育而生。

公鏈困境

為什麼這些部門不願意使用公鏈呢?悖爺認為這關乎權力

公鏈是高度去中心化的,因此理論上講,公鏈是沒有心中化主權的,所有節點都是所有者之一。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成為節點,每個節點都儲存著整個區塊鏈網絡的賬簿,如果把這個區塊鏈項目比作一家公司,那麼他實際上是擁有了這個公司。

儘管區塊鏈上的整個賬簿都進行了加密處理,但公共部門出於數據安全的考慮,會擔心密鑰被破解,數據被外洩,並被不法分子利用。然而,數據安全只是表層原因,深層因素是政府等公共部門對數據的掌控權。

「悖爺專欄」沒有token就沒有未來 | 探索區塊鏈價值(5)

政府作為公共部門手握公權力,公權力是高度中心化的,即便高度民主的國家,政府也普遍是代議制,人民選舉政府來統一行使權力。中心化的公權力很難駕馭去中心化的網絡,區塊鏈網絡的主導權被去中心化了,政府難以掌控鏈上數據的主導權。權力被分散,就意味著國家意志很難得到有效執行,這是大多數政府無法接受的。由於政府實際上是代理人,我們不好深究國家意志到底來自人民還是政府,這個你懂的。其實,中本聰推出比特幣系統的初衷之一,就是避免政府幹預貨幣發行和流通,讓比特幣成為真正自由的電子現金。

行業聯盟之所以歡迎無幣區塊鏈,同樣出於對數據掌控權的需要,因為數據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信息不對稱是商業機構牟利的重要途徑,數據對於當今各行業的重要性如同過去石油對傳統產業一樣。如果把大量數據上鍊儲存並共享並不符合商業利益,但是沒有數據共享也無法推動商業的發展,所以有限共享在行業內就有如最大公約數了。

聯盟鏈本質上就是具有準入機制的無幣區塊鏈,行業內部可以分享有限的數據,產業鏈上下可以進行協作,但是整個產業鏈或行業對外仍然需要保持信息差,否則將無法保證大家的共同利益。正是因為如此,行業聯盟為了維護整個集團的利益,需要掌握區塊鏈網的主導權,高度去中心化的公鏈顯然無法滿足這些部門的需求。

「悖爺專欄」沒有token就沒有未來 | 探索區塊鏈價值(5)

無幣區塊鏈沒有內置激勵措施,往往由行業或政府主導開發和部署,公眾幾乎無法成為節點。這樣做的優點在於,整個網絡偏中心化或者多中心化,節點被全面掌控,運行效率非常高。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除非有能力部署足夠多的節點,否則防禦能力很難達到公鏈的水平,沒有內置token激勵,就需要額外的激勵或開銷來維護這些節點的運作。公鏈是一臺信任機器,大家通過信任機器的代碼規則來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去信任化,只有高度去中心化的網絡才能夠保證這套代碼規則可信度,實現不可篡改性。由於機構掌握著節點,網絡呈現偏中心化特徵,這無法讓無幣區塊鏈成為好的信任機器,我們不能排除機構作惡,利用技術手段人為改動鏈上數據的可能。

去信任就是去代理

悖爺認為無幣區塊鏈是區塊鏈發展中妥協的產物,它適應了當前的市場環境卻違背了比特幣開創的區塊鏈精神: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不可篡改性和自由流通。

如果說區塊鏈技術是革命性的,其革命性的地方不僅在於技術革新,還在於未來可能改變人們的協作方式。在歷史上,人們的協作方式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而不斷更迭。封建時期的普通人並不擁有土地,只能被動勞作,效率很低;工業革命之後,農民進入工廠成為工人,城市人口大量從事服務業,社會分工成為人們主要協作方式;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現讓人們擁有了公司的部分財產權,讓人們能夠為了共同利益緊密協作,高效率地推動社會發展;互聯網的出現讓信息交流扁平化,人與人之間的協作沒有了地域限制,SOHO族大量出現,辦公無紙化,越來越多的人只需要一臺電腦就能完成工作。區塊鏈帶來的是什麼呢?區塊鏈解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這意味著傳統政商文明中讓人頭疼的代理困境(agency dilemma)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得到極大改善。

「悖爺專欄」沒有token就沒有未來 | 探索區塊鏈價值(5)

代理問題普遍存在,買賣雙方的中介是代理人,商業機構中的職業經理人是代理人,公共事務中政府的角色也是代理人。現實生活中代理人無處不在,以至於我們對代理人習以為常,但這不意味他們不會做惡。我們時常接到各類騷擾電話,因為我們使用各種代理人提供的服務後,代理人洩漏了我們的個人信息。當你在使用各類手機APP時,你不得不讓服務商收集你手機裡的數據,你並不知道他們會拿你的數據做什麼。代理人的利益與委託方的利益時常不一致,這是問題的根源。

在對等網絡中,點對點直接交流或交易,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但是節點之間的信任問題無法解決,區塊鏈技術正好彌補了信任缺失。如果我們把共同協作者的責、權、利寫入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約中,採取區塊鏈的多重簽名機制保障交易,利用鏈上經濟模式和智能合約實現利益的分配,通過公鏈token完成產業協作中所需的通兌,這樣一來代理問題將迎刃而解。

說代理人是現代文明中最為龐大的利益集團一點也不為過,他們無處不在。悖爺認為,正是因為代理人坐擁巨大利益,所以倡導自由和去信任化的公鏈難以在公共部門和很多私人部門施展拳腳,也是因為如此,公鏈的應用落地成為難點,公鏈的發展讓監管部門棘手。

前不久有人問V神關於聯盟鏈發展前景的問題,V神表示聯盟鏈走不遠。不過悖爺認為聯盟鏈和私有鏈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存在,代理人是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當區塊鏈遇到代理人,就產生無幣區塊鏈這樣一個妥協的產物。雖然公鏈在短時間內難以突破代理人的強大阻力,但從世界的發展趨勢來看,區塊鏈技術一定會朝著去信任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必將在未來改變人類的協作方式和商業文明,公鏈也將最終成為主流。

數學上有個常識,一個集合S可以包含任何集合,卻無法包含其本身。在探討去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問題時,我們發現徹底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公鏈本身就如同集合S,公鏈自身的開發和運營卻難以實現完全的去中心化。這個源頭問題如何解決呢?悖爺會在接下來的專欄文章裡跟大家一起探討,請繼續關注!

本文為“探索區塊鏈價值”系列文章的第五篇,在這個系列文章中,悖爺將帶領讀者朋友們穿梭於區塊鏈世界和真實世界,探尋區塊鏈的技術,挖掘其中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