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爷专栏」没有token就没有未来

从有币到无币

众所周知,比特币是第一条公链,创造了区块链技术,带来了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公开账簿,其内置的共识机制和激励模式更是整个比特币网络的灵魂。比特币带来的区块链技术体系实现了去信任化的网络,这一切都为比特币这个Coin服务,是Coin价值的技术保障。反过来,Coin又是出块的激励,是促进比特币网络发展的推动力。

比特币在设计之初利用了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假设,也即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在经济活动中会想尽办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比特币网络利用Coin激励人们不断成为节点或参与挖矿,推动比特币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如果没有Coin激励,区块链项目将无法实现自发式地扩张。所以有人说,比特币是有生命的。它的扩张不受某个人或组织控制,反而,每个参与者都因为个人利益帮助了比特币不断扩大规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比特币得以迅速传播,成为了共识强、无国界、无监管的通行数字资产,这种激励模式也成为后来所有公链的原型。就比特币而言,Coin和区块链技术是不可分割的,谁也离不开谁,但智能合约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结构。

「悖爷专栏」没有token就没有未来 | 探索区块链价值(5)

如果我们把区块链技术从比特币系统里剥离出来,这就是一套不可篡改的、公开透明的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以太坊带来的智能合约打开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想象空间,区块链技术的作用被充分发掘了出来,人们可以在区块链上架设完整的应用程序,实现强大的功能,应用到丰富的场景中去。人们为了更好的拓展区块链技术,将区块链技术发展成了多层次架构,激励机制成为了单独的一层结构,也就是Token。人们很快发现,区块链技术如果脱离token层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这就是无币区块链。

然而,没有token的区块链项目是没有灵魂的,没有激励措施帮助区块链网络扩张,运营者只能主动部署节点,这限制了项目的大范围推广。无币区块链对于公众来说无利可图,但是却迎合了政府等公共部门和部分私有部门的胃口,联盟链和私有链孕育而生。

公链困境

为什么这些部门不愿意使用公链呢?悖爷认为这关乎权力

公链是高度去中心化的,因此理论上讲,公链是没有心中化主权的,所有节点都是所有者之一。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成为节点,每个节点都储存着整个区块链网络的账簿,如果把这个区块链项目比作一家公司,那么他实际上是拥有了这个公司。

尽管区块链上的整个账簿都进行了加密处理,但公共部门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会担心密钥被破解,数据被外泄,并被不法分子利用。然而,数据安全只是表层原因,深层因素是政府等公共部门对数据的掌控权。

「悖爷专栏」没有token就没有未来 | 探索区块链价值(5)

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手握公权力,公权力是高度中心化的,即便高度民主的国家,政府也普遍是代议制,人民选举政府来统一行使权力。中心化的公权力很难驾驭去中心化的网络,区块链网络的主导权被去中心化了,政府难以掌控链上数据的主导权。权力被分散,就意味着国家意志很难得到有效执行,这是大多数政府无法接受的。由于政府实际上是代理人,我们不好深究国家意志到底来自人民还是政府,这个你懂的。其实,中本聪推出比特币系统的初衷之一,就是避免政府干预货币发行和流通,让比特币成为真正自由的电子现金。

行业联盟之所以欢迎无币区块链,同样出于对数据掌控权的需要,因为数据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信息不对称是商业机构牟利的重要途径,数据对于当今各行业的重要性如同过去石油对传统产业一样。如果把大量数据上链储存并共享并不符合商业利益,但是没有数据共享也无法推动商业的发展,所以有限共享在行业内就有如最大公约数了。

联盟链本质上就是具有准入机制的无币区块链,行业内部可以分享有限的数据,产业链上下可以进行协作,但是整个产业链或行业对外仍然需要保持信息差,否则将无法保证大家的共同利益。正是因为如此,行业联盟为了维护整个集团的利益,需要掌握区块链网的主导权,高度去中心化的公链显然无法满足这些部门的需求。

「悖爷专栏」没有token就没有未来 | 探索区块链价值(5)

无币区块链没有内置激励措施,往往由行业或政府主导开发和部署,公众几乎无法成为节点。这样做的优点在于,整个网络偏中心化或者多中心化,节点被全面掌控,运行效率非常高。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除非有能力部署足够多的节点,否则防御能力很难达到公链的水平,没有内置token激励,就需要额外的激励或开销来维护这些节点的运作。公链是一台信任机器,大家通过信任机器的代码规则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去信任化,只有高度去中心化的网络才能够保证这套代码规则可信度,实现不可篡改性。由于机构掌握着节点,网络呈现偏中心化特征,这无法让无币区块链成为好的信任机器,我们不能排除机构作恶,利用技术手段人为改动链上数据的可能。

去信任就是去代理

悖爷认为无币区块链是区块链发展中妥协的产物,它适应了当前的市场环境却违背了比特币开创的区块链精神: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性和自由流通。

如果说区块链技术是革命性的,其革命性的地方不仅在于技术革新,还在于未来可能改变人们的协作方式。在历史上,人们的协作方式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不断更迭。封建时期的普通人并不拥有土地,只能被动劳作,效率很低;工业革命之后,农民进入工厂成为工人,城市人口大量从事服务业,社会分工成为人们主要协作方式;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让人们拥有了公司的部分财产权,让人们能够为了共同利益紧密协作,高效率地推动社会发展;互联网的出现让信息交流扁平化,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没有了地域限制,SOHO族大量出现,办公无纸化,越来越多的人只需要一台电脑就能完成工作。区块链带来的是什么呢?区块链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这意味着传统政商文明中让人头疼的代理困境(agency dilemma)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得到极大改善。

「悖爷专栏」没有token就没有未来 | 探索区块链价值(5)

代理问题普遍存在,买卖双方的中介是代理人,商业机构中的职业经理人是代理人,公共事务中政府的角色也是代理人。现实生活中代理人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对代理人习以为常,但这不意味他们不会做恶。我们时常接到各类骚扰电话,因为我们使用各种代理人提供的服务后,代理人泄漏了我们的个人信息。当你在使用各类手机APP时,你不得不让服务商收集你手机里的数据,你并不知道他们会拿你的数据做什么。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方的利益时常不一致,这是问题的根源。

在对等网络中,点对点直接交流或交易,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但是节点之间的信任问题无法解决,区块链技术正好弥补了信任缺失。如果我们把共同协作者的责、权、利写入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中,采取区块链的多重签名机制保障交易,利用链上经济模式和智能合约实现利益的分配,通过公链token完成产业协作中所需的通兑,这样一来代理问题将迎刃而解。

说代理人是现代文明中最为庞大的利益集团一点也不为过,他们无处不在。悖爷认为,正是因为代理人坐拥巨大利益,所以倡导自由和去信任化的公链难以在公共部门和很多私人部门施展拳脚,也是因为如此,公链的应用落地成为难点,公链的发展让监管部门棘手。

前不久有人问V神关于联盟链发展前景的问题,V神表示联盟链走不远。不过悖爷认为联盟链和私有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代理人是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当区块链遇到代理人,就产生无币区块链这样一个妥协的产物。虽然公链在短时间內难以突破代理人的强大阻力,但从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区块链技术一定会朝着去信任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必将在未来改变人类的协作方式和商业文明,公链也将最终成为主流。

数学上有个常识,一个集合S可以包含任何集合,却无法包含其本身。在探讨去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问题时,我们发现彻底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公链本身就如同集合S,公链自身的开发和运营却难以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这个源头问题如何解决呢?悖爷会在接下来的专栏文章里跟大家一起探讨,请继续关注!

本文为“探索区块链价值”系列文章的第五篇,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悖爷将带领读者朋友们穿梭于区块链世界和真实世界,探寻区块链的技术,挖掘其中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