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丨从放牛娃到外交官,这是他和新中国的故事

一个普普通通的放牛娃

受家庭的影响对革命事业竭力奉献

在新中国成立后

祖国的大力培养下

成长为出色的中国驻外大使

他和他的家庭对祖国有更特殊的情感

听,他的家国情怀~

我和我的祖国丨从放牛娃到外交官,这是他和新中国的故事


张直鉴,1945年生于江苏省江宁县,退休干部,曾任中国驻芬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建国门街道外交部街社区居民,现担任外交部离退休干部局外交部街党总支书记兼第二党支部书记。

我的家国情怀来自东城区建国门街道

00:00

10:51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的心情非常激动。70年来,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的家族和先辈们的经历也一样历经巨变。他们虽未能在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在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上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书写了精彩的人生。每念及此,都让我倍感欣慰。

我的老家在江苏省南京市郊区,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村,村里人大都姓张,所以,就叫张家村。

我和我的祖国丨从放牛娃到外交官,这是他和新中国的故事


作者的祖父、祖母


据我父亲回忆,在上世纪30年代,即我曾祖父那一代,由于他勤于耕作,加上会精打细算,日子过得还是不错。家里还能让我父亲在小时候读了两年私塾,认得几个字。但是自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厄运就降临到我家的头上了。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同胞惨遭非命。当时,有一队日本兵追杀国民党残军,来到我们村。村里人闻讯都逃散了,唯独我曾祖父不肯跑,还说要和日本鬼子去“讲道理”。结果,他被日本鬼子活活烧死。从那以后,我家境况一落千丈,过着穷苦不堪的日子。所以,我们家几代人都对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

我和我的祖国丨从放牛娃到外交官,这是他和新中国的故事


作者的父亲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也没给我家带来好运。由于蒋介石一心打内战,老百姓依然过着水深火热的苦日子。那时南京的街头十分混乱,通货膨胀也使物价如脱缰的野马,肆意狂飙。挑上一担钱,只换回一斗米的事例,比比皆是。我家也和其他普通老百姓一样,生活苦不堪言。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占领了南京,我的家乡解放了。从此,我家的历史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和我的祖国丨从放牛娃到外交官,这是他和新中国的故事


作者四代同堂的幸福一家人


我祖父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他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革命大道理。但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他认准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救中国;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新中国,并身体力行地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初心。

南京作为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刚解放时,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反动政府潜伏下来的特务及土匪曾横行一时,诬蔑共产党和解放军的谣言更是满天飞。在那种情况下,祖父依然坚定地支持我父亲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参加革命后,父亲协助解放军工作队清剿土匪和建立基层组织,并帮助解放军收购粮食,支援前方作战。更难能可贵的是,祖父不但支持我父亲参加革命工作,还支持我大姑、二姑也参加革命工作。在解放初期、在偏僻封闭的农村,女孩子参加革命工作是极其罕见的。在祖父的支持下,我大姑毫不犹豫地剪掉大辫子,投身于群众工作。由于她工作表现出色,18岁那年就加入了共产党,是附近乡村第一个入党的女同志,还担任了我们乡的妇女主任。随后不久二姑也入了党,在大姑外嫁后,接任乡妇女主任一职。

我和我的祖国丨从放牛娃到外交官,这是他和新中国的故事


作者工作照

向芬兰总统塔里娅·哈洛宁递交国书


在大家庭的影响下,我三叔不久也参加工作,很快入了党,并担任村生产队长,一干就是十几年。他从小身体不是很好,当了生产队长后,由于劳累,更是经常生病。记得有一次,我曾私下问他,你身体不好,能不能不干生产队长啊?他沉默了一下,淡淡地对我说:“我们村现在就我一个共产党员,我不干,谁干啊?”这种在艰难困苦面前舍我其谁的精神,令我敬佩,影响了我一辈子。由于积劳成疾,三叔英年早逝,去世时,刚刚40岁。在我的成长经历中,除了父亲,三叔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在一个小小的家庭里一下子就产生了三名共产党员,还有两名女同志,这在当时的农村里是极其罕见的。我非常钦佩祖父深明大义的胸怀和教子有方的远见。在父辈们革命精神的鼓舞下,我参加工作后,也不负众望,很快成了我家的第四名共产党员。

我父亲虽然参加工作最早,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他一直未能入党,这是他终身的遗憾。他虽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但由于不是干部,后来只能按工人身份退休。对此,父亲很想得开,无怨无悔。他经常对我说,在旧社会,我们无权无势,毫无尊严;在新社会,我们当家做主,扬眉吐气。没有共产党和新中国,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做人要知足,要感恩。父亲心态好,不计较得失,今年已经98岁高龄,依然健在,每天享受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我和我的祖国丨从放牛娃到外交官,这是他和新中国的故事


作者欢迎哈洛宁夫妇来使馆做客


至于我自己,更是与新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年土改后,我家不但分到了田,还分到一头牛。从此,我就成了我家的放牛郎,一直到去外地读初中为止。我从读小学、中学直到大学,都享受政府助学金。可以说,我是完完全全由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农民子弟外交官和中国驻外大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农村的放牛娃,能当上国家的驻外大使,这是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可以说,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一切。

回想着我家几代人的经历,伟大祖国的成长画面也在脑海中浮现: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前辈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改革开放战略更是值得全国人民骄傲和自豪的伟业。正是这项伟大改革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

我和我的祖国丨从放牛娃到外交官,这是他和新中国的故事


作者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我今年已经74岁,是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个人的进步经历都和新中国密不可分。我退休至今已十几年了,作为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的老同志,我觉得非常幸运,赶上了好时代。我特别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特别感激党和国家对离退休老同志的关爱。我每每想到先辈们过去为新中国的事业所作出的努力时,就浑身充满力量,很想发挥余热,为党和国家多做点事。我退休后一直做党务工作,担任党总支书记也近十年。每当我遇到困难,思想犹豫时,长辈们的话语就在我耳边回响,鼓励着我继续前行,为党的事业再立新功。

时代在不断前进,祖国在不断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在路上!我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文字、图片、音频:张直鉴

校对:张坤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