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調查|蘇北沿海化企復產,前路還有多長?

政策曙光初現,前路還有多長

8月5日,本報刊發《“我們還能復產嗎?”——蘇北沿海化企生存現狀調查》專題,報道了連雲港、鹽城等蘇北沿海地區化工企業長期停產後的困境。文章發表後,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不少企業紛紛向中國化工報社長江經濟帶精細化工產業發展調研組進一步介紹情況,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8月15日,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辦公室起草發佈了《關於規範停產整改化工企業復產工作的意見》(徵求意見稿);9月20日,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正式出臺蘇化治(2019)4號文件《關於規範停產整改化工企業復產工作的意見》。這給蘇北眾多停產化企注入了一針強心劑,讓他們看到了整改升級後復產的希望。

文件出臺後,各地又將如何推進貫徹文件的實施?蘇北沿海停產的化企是否已經走上了復產的大路?調研組對此進行了進一步跟蹤採訪調研。

江蘇出臺復產文件 企業看到一線曙光

8月5日的報道刊發後,調研組不斷接到蘇北多個化工園區企業負責人和工人的來電。工人反映說,他們一直沒有領工資,現在生活都沒有了著落,以前一直在化工廠打工,其他的又不會,年齡也較大了,外出改行另找工作很困難。當地企業的負責人也很無奈,工廠全面停產接近半年,原來的市場份額大都被其他廠家所代替。禍不單行的是,銀行方面看到全面停產,為了減少損失,只收不貸,有的還準備提前讓企業還款。停產以後,不少工廠的庫存還有很多,現金流出現重大問題,別說還款,工人工資都成了問題。

“訂單消失、客戶流失、市場丟失、經營虧損、資金週轉緊張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能按時交貨,企業聲譽受損,再加上關鍵核心員工離職,企業怎麼去做大做強、轉型升級?”鹽城一家化企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過8月15日,蘇北的化工企業朋友圈被這樣一條消息刷了屏: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相關復產徵求意見稿,即《關於規範停產整改化工企業復產工作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一針見血地指出,就是為了“防止停產整改化工企業復產工作推諉扯皮、程序不明、久拖不決等問題”。這讓蘇北沿海數百家化工企業看到了曙光。

9月20日,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正式出臺蘇化治(2019)4號文件《關於規範停產整改化工企業復產工作的意見》。與徵求意見稿相比,除了幾處細節的變化及增加了部分備案和審核要求外,整體改動不大。文件明確規定,堅持“一企一策”,因情施策,堅決杜絕整治提升工作中的“一刀切”。並提出:依法應當關閉退出、停產整改的企業要堅決關閉退出或者停產整改,停產整改仍不合格的要依法關閉;對經過整改符合安全標準要求的企業,要及時同意企業復產;對經過整改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停產整治決定自排汙者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之日起解除;對高端優質的化工項目要依法依規給予支持。

“省裡文件是有利於化工產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時任江蘇省化工協會會長的秦志強表示,“這是省常委會意見的延續和落實。當時,省委省政府明確強調了化工是重要基礎性產業,也是我省的支柱產業。此次文件發佈也表明,省裡在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治理提升方面思路是清晰的,希望通過整治提升來重塑江蘇化工行業的新格局。”

“這個文件的出臺特別及時,也給我們化工園區及化工企業的整治提升發展指明方向,讓我們看到了復產的希望!”一家化企老闆高興地說。

先關停違規後啟動復產 連雲港企業直言等不及

在省裡文件下發前後,蘇北一些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也下發了文件,對當地化企的停產整改後復產做了規定。10月16日,連雲港市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發佈了《關於做好全市停產整改化工企業復產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確了整治標準、復產流程和工作要求。連雲港市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連雲港將堅決按照部、省廳要求,按照規定的程序開展復產。“企業只要有要求,我們立馬就去企業現場核驗。企業達標的,立即復產;不達標的,堅決不予復產。”

記者瞭解到,去年4月央視曝光連雲港市灌雲縣臨港產業園區部分企業環境汙染問題後。連雲港市政府當即要求,“兩灌”(灌雲、灌南)園區所有企業全部停產整改。2個園區內不少企業也把環保整治當作一次提升競爭力的機遇,深入排查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認真落實整改措施,園區及園區企業共投入數十億元,進行安全、環保、消防等方面的提升改造。2018年底,個別大企業通過了市、縣兩級組織的安全、環保、消防的驗收,經縣市各級多方簽字,得以恢復生產。

這一度讓眾多中小企業看到了希望。但遺憾的是,之後大部分企業卻一直未得政府驗收;另有少數企業雖經驗收合格,卻始終未獲市主要領導籤批覆產。隨著今年3月21日鹽城市響水生態化工園內的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大爆炸事故的發生,一切戛然而止。根據連雲港市政府的統一要求,停產的企業繼續停產,個別復產的企業也被再次叫停。

國慶節後,在省裡的徵求意見稿下發近2個月、正式文件下發20多天後,連雲港的一些企業等不及了。“化工生產安全、環保風險相對大一些,政府官員從嚴整改,從嚴管理,我們可以理解,也是我們企業應該做到的。但是,一年多不讓企業復產,‘一人感冒、全家吃藥’,一關了之、一關了事,難道不是‘不作為、亂作為’嗎?”灌雲縣一家化企負責人激動地說。“我們不禁要問連雲港市主要領導:這種做法符合黨中央、國務院、環保部、省委省政府的有關指示精神嗎?園區整治非得用這種‘一刀切’的粗暴手段嗎?”

“江蘇省《關於規範停產整改化工企業復產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對企業合法合規的復產訴求不聞不問、無故拖延的,要及時通報有關部門處理’。”連雲港一家化企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是我們企業自身有問題,不整改、不提升或驗收不合格,那別說長期停產,就是破產、倒閉,我們也毫無怨言。但對於連雲港市政府採取‘一刀切’全部停產、長期整改後不驗收及驗收合格後仍不批准復產的這種行為,我們極其憤慨!”

順應企業的呼聲,10月16日,連雲港終於出臺了相關文件。連雲港市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實去年底連雲港已經有9家企業通過驗收復產了。但今年初響水爆炸後,省裡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了新的標準,連雲港市需要按新的標準驗核,他們也一直在等正式文件。9月20日省里正式文件下達後,連雲港市由市工信局牽頭,彙集市生態環境、應急管理、住建、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消防等多個部門對文件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廣泛徵求了企業及地方的意見。由於恰逢國慶長假,本著對人民和企業負責的態度,相關部門慎之又慎,節假日加班加點,經過多次研究才出臺了這個通知。

不過上週,連雲港的企業仍反映,文件雖已公佈,但是地方園區和企業只收到市裡開始關閉企業情況複核驗收的通知,未有接到企業復產驗收申請的通知。據瞭解,連雲港市有關方面仍堅持先徹底關閉拆除部分落後企業,然後再開始復產驗收。對此,企業表示,不知道又要等多久,對於關停一年多的他們來說,早已等不起了。他們認為,關閉不達標的違法企業和讓合規企業復產並不矛盾,不應存在先後問題。希望地方政府在審批手續上能有更多擔當,提高審批效率。

深度調查|蘇北沿海化企復產,前路還有多長?

鹽城多家化工企業依舊大門緊閉。

審批流程很複雜 鹽城規定引質疑

8月26日,鹽城市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鹽城市停產整治化工生產企業復產工作流程》文件,也引發了當地眾多企業的不滿和質疑。

企業反映,省裡文件和早先的徵求意見稿中第二條都明確要求,停產整改化工企業復產工作按照“誰決定停產,誰決定復產(不復產)”的原則組織實施。其中,企業自行停產整改的,企業整改結束後可自主決定復產。這讓蘇北尤其是鹽城地區化工企業老闆們歡欣鼓舞。按照當地上市企業公告和鹽城相關部門的說法,各公司都是自己主動停產的。比如位於大豐園區的ST豐山和輝豐股份,公告稱是因為當地園區集中供熱公司對蒸汽管網全線進行安全監測、檢修,停止對外供熱,公司決定進行臨時停產的,那麼在園區恢復供熱後,他們理應自行復產。

然而鹽城化治辦的文件顯示,不但企業無權自行復產,且還要通過層層審批,首先要企業向所在的化工園區提出申請,園區進行必要的審查以後,向所在的縣級政府或相關部門呈報申請;縣級人民政府收到園區申請後,組織相關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後報市政府複核;市政府接到縣級申請後,由市政府分管領導簽字,市化治辦組織相關部門再去企業現場複核,並將複核結果報市政府審定;經市政府書面批覆同意後,企業理應生產。

“按照鹽城化治辦的文件,這樣一個複雜的流程下來,哪怕一切順利,恐怕沒有1個月,這個流程也走不完。”鹽城一化企負責人反映:“這個工作流程,完全違背了省裡文件中‘誰決定停產,誰決定復產(不復產)’的原則。”

10月21日,江蘇豐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豐山)發佈公告,公司收到鹽城市大豐區政府的通知,原則上同意豐山集團恢復生產。當天,公司接到供熱公司恢復供熱的通知,供熱公司計劃於10月25日恢復供熱,豐山集團的原藥合成車間計劃2019年10月25日開始恢復生產。這是鹽城第一家獲得復產批覆的企業。不過公告同時顯示,公司復產申請9月18日就通過了港區初審、區級驗收。這樣計算下來,到獲得批覆又過了1個多月,這也印證了其他企業所述“流程走下來至少要1個月”的說法,同時也印證了企業自行停產卻不能自行復產,需要審批後才能復產的事實。

另有一些企業反映,鹽城的文件還附加了一些特殊條款。如第五條顯示,市級複核不通過的縣(市、區),自市政府書面批覆之日起,3個月內該縣(市、區)不得提出新的復產申請;市級複核不通過的企業,自市政府書面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提交復產申請。“企業復產由市政府親自複核或許有對工作非常重視的意味,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按照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企業只要覺得符合整改要求,隨時都可以申請進行驗收復核,政府不但不可以拒絕,還應該做好相關服務,怎麼可以因為一次驗收不合格,就進行‘處罰式’的延期?”當地一化企負責人如是說。

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鹽城有關方面對於相關問題一直未予本報答覆。

“對化工園區及化工企業開展整治工作,作為一家化工生產企業的管理者,雖然我們投資成本大幅增加,利潤也逐年降低,企業生存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化工企業在整治過程中能進一步得到規範,化工企業的發展能有一個更好的前景,我們化工人是特別支持政府的政策導向。”一名化企負責人這樣說。

不少企業負責人還表示,希望國家對化工行業要有明確的統一規劃,全國一盤棋;真正充分發揮各級化工行業協會的管理作用,層層系統規劃化工行業的綠色安全發展,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方政府能認真理解執行黨和國家政策及省裡的有關規定,能依法進行監管、執法檢查,提高專業水平,科學理性地看待化工企業,在審批手續上能有更多擔當,減少推諉扯皮,提高效率,做好服務。

(本期調研內容由陳葳、蔣善軍、孟晶、王卓峰、張香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