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76.3,申论64.5,岗位第一名

行测76.3,申论64.5,岗位第一名

行测76.3,申论64.5,岗位第一名

考上公务员已经有一年多了,我相信每临毕业季,都有很多同学面临考公的问题。一到成绩出来,就想说点什么。我的国考分数是行测76.3,申论64.5,总体来说还可以,至少能对得起这一年来尤其是考前半年努力。其实也谈不上什么经验,也就是个人的备考经历,现在来跟各位分享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一、你想不想成为一名公务员?

当你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请大家扪心自问一下,你的梦想,你的初心。你考公务员是因为你真的喜欢这份工作? 还是说仅仅是家人觉得好,男(女) 朋友觉得好,或者是因为哪个同学朋友考上了,你觉得他(她) 还不如我,他(她) 都能考得上,我也能,还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还是因为听说公务员稳定清闲?或者因为其他原因?

曾听过一家上市企业CEO在华科讲过一段话,他说两堆干草之间的驴是怎么死的?是饿死的。

因为它不知道选哪堆。现在我们很多人的选择都是一个多元方程,这个变量包括但不限于你爸妈的要求,你男(女) 朋友的要求,你同学朋友的工资工作单位等等。这样你自己就晕了。他说我们要把自己的选择变成一个一元方程,这个变量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初心,你自己究竟想干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段话我受益匪浅。个人觉得,如果你有想做的事情,请遵从你的内心,只要你肯努力,这样你一定会一步一步向上,一步一步做你想干的事,那么升职加薪一定是一件水到渠成,并且有快乐有成就感的事情。实话说,现在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大不如从前,在大部分地区,福利待遇应该都属于中下等水平。想考公务员的,也大部分是在社会上核心竞争力没那么强的(个人看法)。而且现在大部分新进的年轻公务员工作并不轻松。结论:如果你是一个还有想做的事情,还觉得自己想折腾一下的,那么去折腾吧。

二、你适不适合做一名公务员?

如果你对第一个问题想清楚了,请看这个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要明确三点:第一,公务员考试要考些什么?第二,公务员要做那些工作?第三,公务员工作待遇。当你了解了这三个问题,你也就可以判断你适不适合做一名公务员了。

三、选择

如果你想做一名公务员,也比较适合的话,请继续往下看。(一) 考什么地方,1、从工资水平上看:江苏,广东整体水平较高。2、从晋升上:国考部委或者省直晋升概率较高。3、从人脉或者舒适度:上大学的所在地或者家所在地的省直或者老家所在地。综合来说,如果你想有比较好的发展或者比较大的平台,又对自己很有自信的话,考国家部委或者省直去吧。如果省考的话,建议考家乡的省会,或者直接考家乡所在市都可以。毕竟如果异地的公务员,举目无亲,孤独感还是很可怕的。如果正好你家是江苏,广东的,就更好了。(二)考什么部门要根据专业,招考人数慎重选择!!!关于部门是干什么的,进去之后干什么工作,工作日常是怎么样的,建议先咨询好。如果你是顾虑较多,就想尽快上岸的,建议报一个有专业限制,竞争不那么大的部门或者乡镇。

四、心态

1、既然选择了去考公务员,就不要有任何考试有后门之类的想法,要有阳光思维,至少在我看来,国考以及省考都是很公平的。如果有背景那也是在考进去之后可能有用。

2、就把公务员考试当成以此普普通通的考试,只要你拿出高考一半的努力程度再加上好的方法,至少结果不会差。

3、选择了考公务员,一定要有决心,有信心。随随便便的复习方式,可能适合那些基础好或者天赋异禀的那部分人,有可能对于你自己来说,失败的概率就很高。

五、行测篇

行测是个硬骨头,战线不宜拉的太长。我前期先看机构的红皮书,然后做题目,但是几个月之后还是一头雾水。后面下载了一些机构的专项班的视频,然后跟着老师讲的,一节一节看,然后加上练习,顿时豁然开朗。

我行测的每个模块都做了一本笔记本,把错题和重点全记在上面,偶尔翻翻。行测卷子主要是题量大时间紧,所以要懂得放弃,遇到不会的或者耗时间的直接选一个直接跳过做下一题,心态平稳,这是行测的解题之道。

常识判断:我觉得如果有时间空闲,可以看下,但是不要特地花时间准备,性价比不高,一般都是靠平常的积累。

言语理解:语感是一方面,主要就是找对方法。逻辑填空是好多人的软肋,一般都是用感觉做题目。其实逻辑填空有一个方法就是找对应点,基本上每个题目都有对应点来找到突破口排除空,进而选择正确的答案,掌握方法之后多练,练出自己的感觉。其他类型的题目只要掌握了中心,找对了主旨句,自然就能解题。

判断推理:要跟着视频学老师的解题方法然后多加练习,多分析总结,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就行。

数量关系:我是把必考的几个题型一个个突破,熟练了之后,基本上在有限的时间里十个题目做对五六个问题不大。

资料分析:一定要掌握,这一个模块是最容易得分的,只要下功夫多练,速度和准确率就会上升。很多人读题找数据慢,我是先看题目后到文章里找数据的,因为一般来说题目分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第一题都在前一两段,后面的按顺序来的。每段资料的第五题,我是这样做的,直接看D选项,D对就选D,D错就选个C直接跳过。因为第五题答案在C和D分布比较多,而且第五题有四个选项,你要做对运气差要算四次,时间浪费太多,而国考资料分析二十个题目只有二十分钟,时间十分宝贵。如果后面做完题目时间有多再回来验证下就行。

六、申论篇

申论我的体会不是特别多,大作文就是平常多利用手机公众号,多看下一些评论员文章。看看别人是怎么架构一篇文章,怎么提出论点并论证的。可以平常摘抄一些比较好的开头或者过渡句或者结尾句式,背下来,然后试着自己找个真题作文尝试着利用自己背的句式来写开头或者结尾,然后多写,学习支撑论点的方法。

申论的客观题,我是以近几年真题为依托,根据大纲分题型来做的,而且真题刷好多遍,每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主要有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的考查,按照题型分类,进行学习。

后面找出每一类型的题目出来,进行集中的做,然后对参考答案,学习规范表述,一个题型一个题型的完成。小题目我认为应该重视的是作答要求(比如条理清晰、结合实际、字数等),而作答要求每一点都是得分点,好多人却会看到题目直接作答而忽视了要求。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希望我的备考经历能对大家备考有帮助,给大家提供一个方向和思路,然后逐步调整,直到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最后送各位一句话,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努力就会有收获!希望大家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顺利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