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年高考 仍然坚持“3+3”

我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去年3月份正式发布,标志着我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该高考方案从2017级高一学生开始实施。4月23日,河南、广东等8省市陆续发布高考改革方案,选考科目上这些省市均采用了“3+1+2”方案。面对其他省市的方案,我省会做出调整吗?当天下午,省教育厅专门召开了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进展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情况,将继续坚持“3+3”方案。

继续沿用“3+3”方案

4月23日,参加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河南、广东等8省市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8省市选考科目上采用了“3+1+2”方案,其中,“3指全国统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1”为限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中限选一科;“2”为任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科中任选2科。而这也是与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最大不同,根据我省方案,我省在选考科目上采用了“3+3“方式。其中,第一个“3”指全国统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任选科目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中任选3科。

参与试点的河南、广东等8省市采取了“3+1+2”方案,我省会不会作出相应调整?省教育厅也给出了答复。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考综合改革,国家统一进行了顶层制度设计,同时要求各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省施策,在国家总体改革框架下探索各具特色的高考改革模式,我省的高考改革方案严格按照国务院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我省方案发布后,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正面评价高达94.14%。

“首届试点高中生选课工作顺利完成,选课结果正常,反映了学生的真实选课愿望,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平稳顺利实施,目前,合格考试在我省已成功实施两轮。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推动了素质教育深入开展,通过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兴趣特长的评价制度正在形成。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3+3”方案实施平稳,我省将按照既定方法和步骤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物理选考人数可满足需求

新高考方案实施后,不少人担心选考物理学科人数会减少。对此,省教育厅也给出了答案。我省“3+3”方案首次选课统计数据显示,2017级高中生的物理选考人数,完全能够满足2020年相关专业的人才选拔要求。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随着高考改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预计未来山东物理选考人数将维持平衡或有所上升,不会出现严重下滑问题。“物理选考人数稳定甚至是增加,主要是因为高考改革的制度环境更加完善,教育部对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作了进一步规范,2020年拟在山东招生的高校中近一半的本科专业对物理科目提出了选考要求,远高于其他科目。”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校选考科目要求统计数据显示,学生一旦选考了物理,高考填报志愿时可以报考90%以上的本科专业,专业选择面非常宽,这也为引导考生选考物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多数理工类本科专业都有物理报考要求,无论是从高校自身的专业设置结构看,还是从高校历年投放山东的招生专业结构看,都是理工类本科专业占绝对多数,理工类本科计划投放数量多,考生的录取机会高于非理工类本科专业,以2018年为例,报考理工类、文史类考生的本科录取率分别为60.7%、32.4%,文科录取最低控制线比理科高出70分,显然理工类专业录取机会更高,这也让选考物理的考生具有了更大优势。

明年实现普高办学标准化

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对办学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7年,山东作为第二批试点省份开始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我省要求普通高中学校按照每4个班增加1间教室比例设置选修教室,每个教室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学生储物柜,以满足选课走班教学需要。我省还全面启动了高中学校消除大班额工作,2015-2018年全省共完成投资391亿元,新建、改扩建高中学校248所,新增学位40万个。根据各地规划,今年全省还将新建、改扩建27所高中学校,新增3.5万个学位。严格控制超大规模普通高中学校,新建普通高中规模不得超过60个班,到2020年,所有普通高中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与此同时,我省还开设了《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实施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引导学校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结合高校专业选科要求,个人兴趣特长和学业水平等,科学合理确定选考科目课程学习方案,减少盲目性和功利性,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科,避免反复修改调整,确保选课走班教学顺利开展。

青岛早报记者 王世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