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会反思,自己曾经也是校园“霸凌者”?


要说现在最火的电影,那一定是由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周冬雨为作品剃头,演技和职业素养再次得到肯定,不愧是影后。

易烊千玺更是“撕掉”了小鲜肉的标签,让观众看到了他的成长,演技不输专业演员,他饰演的刘北山既是一个街头小混混,也是一个心存温暖的孩子。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会反思,自己曾经也是校园“霸凌者”?

除了两位主演的演技得到众人的认可外,电影中反应的主题“反校园霸凌”得到了大众的关注,电影中周冬雨饰演的陈念是一心带着妈妈走出现在生活,考入北京的高三学生,却因为自己的一个“善举”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人,因此她被同学群殴,被剃光头发,被扒光衣服拍裸照发到网上,遭遇一系列的校园暴力。

电影院中很多人都因为可怜陈念小北的遭遇,而哭得泣不成声,除了可怜之情外,相信很多人会反思,自己曾经是否也是校园霸凌者之一?电影中胡小蝶被欺负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旁观者包括陈念,他们没有直接霸凌过胡小蝶,但也没有帮过她,这种旁观者都间接成为害死胡小蝶的“凶手”。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会反思,自己曾经也是校园“霸凌者”?

所以我们上学的时候不是“被霸凌”就是“霸凌别人”,不过看完电影能反思自己的曾经,相信也是这部电影的用意吧。

电影中最大反派魏莱让很多人恨得牙痒痒,她是一个矛盾体,她外表美艳青春靓丽,伪装成一个乖乖女的形象,内心却如蛇蝎,是校园暴力的主导者,她害死胡小蝶后还能轻松的跟警察交谈,她拍了陈念的裸照丝毫没有愧疚感,却因为怕报警而跪下来求陈念。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会反思,自己曾经也是校园“霸凌者”?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会反思,自己曾经也是校园“霸凌者”?

看过电影的观众不难发现,魏莱之所以成为这样的性格与原生家庭分不开,魏莱家里很有钱,在学校里受到老师学生的追捧,其次是她的妈妈,在警察告诉妈妈女儿孩子害死人了,妈妈并没有责怪女儿,而是先质问警察死者是不是心理素质不好,之后为女儿找借口,说孩子不懂事,她就是太单纯了,最重要的是魏莱的爸爸,魏莱复读让爸爸面子过不去因此一年没跟魏莱说话,连魏莱死的时候爸爸都没有丝毫伤心,看了一眼女儿就生气地走了。


这样的家庭造就魏莱成为了校园暴力的加害者,所以说“霸凌者”兼具可怜可恨于一身,这与父母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父母却装作看不见。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会反思,自己曾经也是校园“霸凌者”?

那么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避免孩子成为“霸凌者”呢?

一:让孩子生长在有爱的家庭里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父母要用爱去培养孩子,而不是一味的严格,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不要用暴力去教育教育孩子。

二:不纵容孩子犯错,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对错意识,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无论多小的事,父母都要指出孩子错误,千万不要纵容孩子犯错。还要培养孩子的共情力,做能体谅被人的善良孩子。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会反思,自己曾经也是校园“霸凌者”?

除了不做“霸凌者”,父母也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一:对校园霸凌说不

如果孩子不幸成为校园霸凌对象,父母一定不要不当回事,你的一句“为啥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对校园暴力说不,必要的时候家长介入跟老师和对方家长欧通。

二:不做校园暴力旁观者

对于校园暴力很多学生都是旁观者的姿态,一味地观看不知哪天你就会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所以父母要教给孩子不做旁观者,报警、告诉老师帮助那个可怜的同学。

看完《少年的你》你是否会反思,自己曾经也是校园“霸凌者”?

你看完《少年的你》有没有反思自己?


我是一个萌娃控,也是一位高级育儿师,关注儿童心理,一起解读成长的那些烦恼,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鸣,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