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南昌城頭打響的“第一槍”,在我軍歷史上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雖然南昌起義最後失敗,但留下了寶貴的火種。我軍一大批優秀的指揮員聚集到了一起,在之後的浴血奮戰中不斷成長,百鍊成鋼。在南昌起義的隊伍中,走出了6位開國元帥、3位開國大將、4位開國上將、6位開國中將、6位開國少將,這還不包括未授銜的眾多元勳。

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油畫《南昌起義》

研究南昌起義的過程,我們時不時會看到一個名字——朱培德。這個名字與朱老總只差一個字,但其地位比當時的朱老總高得多,系第5路軍總指揮。可以說,他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一個對手,因為南昌起義部隊首先要對付的,就是朱培德第5路軍駐在南昌及其近郊的警備團和第3、第6、第9軍各一部,共3000人。

看到上述介紹,讀者諸君可能會感到朱培德是個大反派,或者是個只顧個人權勢的老舊軍閥,那就有所誤會了。

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朱培德,一級上將,曾任國民革命軍代總司令

朱培德,1888年出生在雲南祿豐一個仕宦之家,原本應該效法祖輩,考取功名出仕為官,但因朱培德自小喜好弓馬騎射,最終在清末的亂世中走上了一條從軍的道路。

190911月,朱培德入雲南講武堂學習,和年長自己兩歲的朱德是同學。兩人因為表現優異,被人們稱為“模範二朱”。在講武堂學習期間,朱培德受進步思想影響,加入了同盟會,開始了一生的征戰。在護國、護法戰爭中,朱培德始終追隨中山先生,每每在危難時刻,扮演“救火隊”角色。

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系1909年開辦的著名軍校,與北洋講武堂(天津)和東北講武堂(奉天)並稱中國近代三大講武堂】

1917年,中山先生為推翻段祺瑞的北洋當局,在廣州立起大旗。朱培德之前在護國戰爭中作戰勇敢、指揮有方、屢立戰功,此時已被提拔為駐粵滇軍第四軍第七旅旅長。護法戰爭開始後,朱培德再被重用,統轄張懷信的第七旅和楊益謙的第二十一旅。

1918年,段祺瑞先發制人,先是於1月安排兩廣巡閱使龍濟光率領2萬北洋軍,從海上登陸陽江,襲擊廣州。由於廣州掌握的兵力空虛,短短2個月的時間,龍濟光連戰連捷,大軍直逼廣州。

在此緊要關頭,中山先生急電朱培德率部增援。朱培德於3月25日先克陽江,斷龍濟光退路,後破高州、佔化州,一舉消滅龍濟光部。5月,江西軍閥吳鴻昌、丁曉蘭又從廣東北面殺來,廣州指揮部再次派遣李烈鈞、李根源和朱培德等人率部支援。朱培德的兩個旅激戰數日,收復重鎮南雄,打退敵人的進攻。此戰之後,朱培德升任駐粵滇軍第四師師長。

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可惜,第一次護法戰爭因為中山先生依靠的是落後的軍閥,最後以失敗告終,朱培德也成為犧牲品,受了處分,在上海賦閒。

1921年,中山先生再次在廣州舉起“護法”大旗,朱培德受邀前來執掌這個時期的北伐滇軍。在朱培德率部聯合北伐贛軍進攻江西時,廣東軍閥陳炯明突然叛亂,兵臨廣州,炮擊總統府,中山先生被迫逃上永豐艦。

由於陳炯明勢大,雖然朱培德率領滇軍在帽子峰戰鬥中,給陳炯明部重創,但北伐的其餘部隊卻敗的敗、散的散,朱培德只有暫退湖南。為平定陳炯明,朱培德多方聯合廣西、雲南和廣東的地方軍,終於在1923年1月逼迫陳炯明下野,於2月21日迎中山先生重返廣州。

由於此時朱培德聯合的勢力也是舊軍閥,與中山先生也是水火不容,所以到1925年7月,廣州正式成立機構、所轄各軍改組成國民革命軍之前,依然經常受到其它軍閥的進攻。每到危難關頭,朱培德就會像“消防員”一樣前來滅火。

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陳炯明叛亂,中山先生被迫上永豐艦

19253月,中山先生逝世。1926年,蔣氏領導的北伐戰爭開始,此時朱培德是第3軍軍長。在北伐過程中,朱培德攻克江西,收編大量部隊,後被任命為第5路軍總指揮。

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1927年,原本勢如破竹的北伐,卻因蔣氏的背叛而被迫停止。5月間,在北伐其他各軍大肆清查抓捕我軍人員的時候,朱培德的第3軍只是將142名我黨人員“禮送出境”。包括在南昌的22名黨員,朱培德也只是將他們“請出境”,沒有過激行為。

6月,汪精衛的武漢當局派人來江西複查此事,朱培德又積極的把我黨人員請回江西,開展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26年朱德在領導瀘順起義失敗後,被派到朱培德的第3軍開展工作。朱培德十分看重這位老同學,他聽取朱德的建議,成立了軍官教育團,並讓朱德擔任團長。即便在第3軍禮送我黨人員出城的特殊時候,朱培德也沒有把朱德和他的軍官教育團怎麼樣。由此看,朱培德並不是激烈的反派。

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朱德,1955年授元帥銜

到了1927年7月,原本“容共”的武漢當局也公開反目。此時,朱培德察覺到朱德、賀龍、葉挺等人來往密切,有聯合的跡象,但他沒有加以制止,而是安排第3軍的主力轉赴江西的西南地區,無形中造成南昌及其附近的兵力空虛,而他自己也託病去廬山療養。

朱培德的這一部署,無疑給南昌起義以“巨大助力”。其中原因,可能是朱培德不想讓自己的第3軍與我起義隊伍刀兵相見,畢竟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還沒成功,原本聯合的雙方力量,沒有必要在自相殘殺中搞內耗。不過,更讓人詫異的是,朱培德在離開南昌前,安排朱德全權負責南昌的軍政要務。恐怕在他看來,自己也只能幫朱德這個老同學到這個地步了。

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1918年朱培德與妻子結婚,中山先生主婚

南昌起義爆發後,汪精衛電令朱培德率第5路軍前去“清剿”,朱培德行動遲緩,讓南昌起義的部隊順利南下。到1928年4月,朱、毛領導的紅軍會師井岡山,蔣氏又派朱培德前去“圍剿”。結果,他在116日被任命為“剿總”總指揮的第十天就要求辭職。從這一連串“偶然行為”中可以發現,朱培德對與我軍作戰一事是反感的,也正因為朱培德的“消極怠工”,無形中幫助了紅軍在井岡山開闢和鞏固革命根據地,保留了革命的火種。

隨後的幾年,朱培德主要是與各路軍閥之間作戰,幫助蔣氏實現了統一,沒有再參與“剿總”。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朱培德更是利用自己的軍內威望和職務便利,置蔣介石的訓令於不顧,積極進行抗日籌備,為1937年之後的聯合抗戰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南昌起義隱形助力:駐軍總指揮託病去廬山,部隊悄然調開

蔣氏在朱培德病逝後,評價朱培德“努力革命,效力黨國”,圖為蔣在朱培德葬禮上落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