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盧芹齋,1880年出生於浙江湖州一個叫盧家渡的小村子,家境貧寒,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他進入南潯張家做二公子僕人的時候。盧芹齋服侍的主人名叫張靜江,一個在民國響噹噹的大人物。

1902年,張靜江任清廷駐法國商務參贊,盧芹齋被幸運地選中作為侍童服侍他,自此開啟了人生新徵程。張靜江在巴黎開設“通運”公司,售賣中國的瓷器、字畫等,盧芹齋憑藉其天賦與勤奮,從古董店學徒開始,刻苦學習古董店的各項業務,又學說了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很快就受到老闆賞識,盧芹齋逐漸出任掌鋪,為日後獨立經營打下來基礎。辛亥革命後張靜江回國協助孫中山,通運公司結束,盧芹齋開辦了自己的古董店,成立了盧吳古玩公司。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當時國內政局動盪,人心不穩定,故宮內的古物珍寶紛紛流失海外,盧芹齋藉此機會,成功低價收購不少古稀珍品,推銷到歐洲市場,一本萬利。

盧芹齋將興趣集中在中國古代雕塑、壁畫、青銅器和高古玉上,成為了最臭名昭著的古董販子。

盧芹齋40歲時,他要在巴黎建造一座完全中式的建築,用以展示和銷售來自中國的珍寶。但是這個想法在市政規劃非常嚴格的巴黎幾乎是不可能的。巴黎的建築都有統一的風格,每幢房子的高矮、設計風格、材料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必須與周圍建築整體相協調。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盧芹齋當時已經在富豪雲集的8區買了一幢拿破崙三世時建造的公館。這個公館有4個塔樓,盧芹齋打算把這4個塔樓改建成4個房間,分別讓自己的4個女兒居住。公館位於蒙梭公園附近一個小廣場的街角,地理位置十分適合做生意,盧芹齋最終決定把它改建成自己的第三家店鋪。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盧芹齋第一次提出的改建計劃沒有獲得批准。他沒有氣餒,在法國建築師布洛克(FernandBloch)的協助下,再次提出了申請。不知道他使用了何種神通,巴黎市政府最終批准了他的計劃。改建工程從1926年開始,僅用了2年時間,就把原來3層高的公館改建成了5層的中式紅樓。這應該是巴黎市內最正宗的一座中國式的建築!門口懸掛的,正是盧吳古玩公司的招牌。

這些石雕名品,或出自雲岡、龍門、鞏縣、天龍山、響堂山五大名窟的傑作以及石窟以外的歷代佛像精品(另含少量陵墓雕刻及其他世俗作品),無疑對於古代雕塑史研究殊具參考價值。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至於其地面一層的正廳,則遍佈從中國盜割過來的壁畫。其中應該就有著名的廣勝寺壁畫。廣勝寺被出賣的壁畫一共有4幅,包括前殿和後殿東西兩壁的壁畫,是中國五代壁畫中的精品。幾經週轉後,這些壁畫後來在大古董商盧芹齋的一手策劃下,飄洋過海到了美國。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紅樓二層的霧繚千鳥室。其牆壁全部以明代、清代花鳥人物漆畫壁板為裝飾,配以花鳥浮雕藻井和傢俱,中式雕花床被改成了壁龕,裡面陳設著佛像與畫卷,窗戶也做成中式雕花窗欞,十足中國傳統建築的風姿。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他在巴黎建了一個樓,地下室收藏從中國偷盜來的文物


藉助老東家張靜江在國民政府中的影響,盧芹齋無視法令從中國偷運文物出境達幾十年時間。直到1948年7月29日,他的最後一批貨物被截留國內——這是他前後準備了好幾年的成果,有十七箱,342件文物,其中有不少國寶級。至此,盧芹齋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而這被扣的一批,則移交給新成立的上海博物館,那尊春秋晚期的牲尊,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

1950年3月,盧芹齋在紐約發佈聲明:

我已年過七十,經營中國古董達半個世紀……中國新政權在上海查封了我收購的大批文物,其中包括我至關重要的藏品,這令我意識到,我的古董生意已經山窮水盡,無以為繼……因此,我不無遺憾地決定,從此退出古董交易這個行業。

——盧芹齋

至此,盧芹齋的“事業”落下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