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宋金爭戰期間,志在必得的金朝最初的目標其實是在俘獲宋朝皇帝以後,將其作為手中的政治籌碼,以便“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們將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在內的全部在京皇族宗室押送北上,就是以為了讓他們處於自己的掌控之下,意在將趙宋皇室之合法繼承人斬草除根,再扶持一個傀儡政權,作為金朝的藩屬國,進而構成一道金宋之間的天然緩衝屏障。

當時,正新興的大金感覺自己並無能力控制偌大的中原,於是,便先後建立了兩個傀儡政權:建偽楚,立張邦昌為楚王,繼而建偽齊,立劉豫為齊王。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一“膽小皇帝”——張邦昌

北宋被大金滅朝以後,在南宋之前,還有一個短暫的王朝,持續了33天就沒了——這倒黴皇帝便是我們在之前提到的張邦昌。

趙構19歲的時候就毛遂自薦,要去金營當人質,臨走的時候,還大義凜然地說,日後若兩軍交戰,不必考慮我的安危!他一番慷慨激昂,說得送行的人感動異常,眼淚都稀里嘩啦地往下流。但是,還有一個人哭得比這些人都痛——此人就是趙構的陪同張邦昌。這張邦昌奉命陪同趙構一起去大金當人質,聯想到日後在金營中的苦難日子,他自然傷心異常。這樣看來,這張邦昌是陪趙構去當人質的,怎麼又成了皇帝了?這得歸功於他膽小愛哭的性格。

金人攻打北宋成功後,佔領了北宋的一大片土地。既然是佔領了,就得作為金的一部分進行管理。但在派人去管理這件事上,大金內部誰也不願去,一來是因為文化不通,二來也是因為大金大部分朝臣都是武將,而當時還未能引入漢官管理,因此,此事成了讓金朝頭痛的一件事。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後來,有金人提出,建立一個傀儡政權,即讓漢官當傀儡皇帝,來統治原來漢人的土地。這種政權,基本上各個亂世都有過,在歷史上它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偽政權。偽政權即在別國、他族扶持下成立的,需要聽命於他人,配合他人統治的政權,對內對外,該國名義領導都沒有政策上的自主權。只要符合這些條件,不管你這皇帝是何方神聖,是自願的還是受脅迫的,是仁慈的還是殘暴的,受不受百姓擁護,都叫偽政權。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建立偽政權後,就必須要找個人做偽王——具體找誰呢?有金人便推薦說,張邦昌應該可以。他為人懦弱,動不動就掉眼淚,這樣的人好控制,再加上沒什麼才能,遠程遙控他肯定不敢反抗!剛開始時,張邦昌不同意——他當然也知道當皇帝是好事,但是大宋原來的皇帝是被俘虜了而不是死了,萬一大宋復國、強大了,自己就成了謀朝篡位的逆賊,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但是,不當的話,金人這邊橫著大刀等著砍他的腦袋。最後,據說張邦昌只得哭著登基了。

有金人撐腰,偽楚政權後來怎麼會消失了?原來,張邦昌當上了偽王之後,整天提心吊膽、神經兮兮的,他所想的只有一件事——讓大家都感覺他是被逼無奈才坐了皇位的。所以,連睡覺的時候,他都不敢睡龍床,而是住在偏殿裡。

當時張邦昌的後宮裡還有一些前朝的妃嬪,但地位都比較低。這些人原來都不得寵,上面有的是比自己漂亮、比自己會討皇上歡心的妃子,但現在那些受歡迎的妃子都被擄走了,就剩下跟自己能耐差不多、零星的幾個同伴,還有一個軟弱無能的傀儡皇帝。於是便有女子在這張邦昌身上使上了“美人計”。出人意料的是,別看張邦昌平時看起來沒有脾氣、沒什麼能耐,他還真是那種軟硬不吃、死活不從的人。他有自己的小九九——凌辱前朝妃嬪,也是死罪!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這些妃嬪自然不死心——長夜漫漫,自己這大好青春怎能虛度?既然明的不行,那就來暗的吧!有個妃嬪買通了張邦昌身邊伺候他的侍者,令其將張邦昌灌醉以後,便趁機將生米煮成了熟飯。結果,一大早,張邦昌一醒來,發現身邊躺著個前朝的妃嬪,而這妃嬪竟然還說木已成舟。他自然害怕得連魂兒都要丟了——張邦昌立即喚來侍衛把這個妃嬪攆走了。

攆走她們以後,這張邦昌一身的冷汗依然未下。他左思右想,認定這不是個長久之計——前有大金虎視眈眈,後有後宮妃嬪美人計連連,說不定哪天自己就把命丟了!他趁著金人班師回朝,不斷地尋找趙氏留在國內的舊人。

最後,他找到了已經出家的宋哲宗的廢后孟氏。見到孟氏以後,張邦昌自然又上演了一場哭戲——他鼻涕一把淚一把地哀求孟氏救救自己,救救這趙氏江山。當時,孟氏已在冷寂中度過了長達24年的歲月,也有出山之意,便接受了他的託付。隨後,張邦昌把政權交給了孟太后,自己退居了二線。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1127年5月,孟皇后以皇太后之身份,冊立趙構為帝即宋高宗,隨之交出政權。高宗的冊立意味著金兵所擄去的徽、欽二帝失去了應有的籌碼威脅作用。可以說,從靖康之難到高宗即位,張邦昌讓位孟皇后,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從北宋到南宋的動盪過渡期

但就算謹慎至此,張邦昌也未能躲過這一劫。南宋建立後沒多久,時任宰相的李綱上書極言其罪,本就心存不滿的高宗就把張邦昌賜死了。一共就存活了33天的偽楚政權就此徹底消失。

二“小偷皇帝”——劉豫

孟皇后冊立趙構、趙構建立南宋後,漢人區內還有個傀儡政權,即歷史上的偽齊,這個傀儡政權的皇帝就是從頭瘋到尾的劉豫。

張邦昌把偽楚政權交還給趙構以後,算是徹底壞了金人手中的一把好棋——原本徽、欽二帝在手中,整個北宋都要乖乖地俯首稱臣,但如今,趙構一成皇帝,手中的二帝徹底沒有了作用。等於是他們白費了半天勁,還失去了已佔領區域,所以,南宋成立沒多久,宋金戰爭又開始了。雖然此役打完以後,領地又回來了,但眼下還有老問題——能佔不能管。解決這一問題時,金人依然採用了建立傀儡政權的方法。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不過,這一次金人沒有選擇好擺弄的人來管理,而是給投降的宋官舉行了一次民意推舉一堆老百姓,大傢伙投票,看誰得票多。最後,百姓一致決定讓劉豫當這個偽皇帝。

說到這裡,劉豫是何人?他曾歷任河北提刑等職,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出任濟南知府。但這劉豫身為一方長官卻貪生怕死,在屢向朝廷請調江南未果後,便心生了降金反叛的念頭。當金兵圍困濟南時,劉豫率先殺了堅持主戰守城的將領,不戰而降地向金兵獻城。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劉豫之劣跡遠不止此,他在年少時原來是個兼職小偷,但有合適的時機就練練手。屢屢犯事,就這樣一個毫無德行之人,後來卻當了官。

但話說回來,這劉豫小偷出身,為何能在選舉中如此得民心?事實上,還真不是民心一事可以解釋的。這是劉豫自己導演的一場大戲,他先是花錢買通了金朝大官給自己說好話,順便通風報信;再一個,就是買通百姓,誰來投我一票,我管誰一頓飯。可別小看了這一頓飯——當時兵荒馬亂,老百姓餓死不少,一聽說有飯吃,他管誰當皇帝呢。

南宋不像現在網絡時代消息一出鋪天蓋地,但在南宋時信息屏蔽,沒幾個知道劉豫的底細。但是,沒多久,這些老百姓就後悔了。為何說後悔了?原來,這劉豫做了皇帝之後,當小偷的老毛病還是沒改——此處的偷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偷。當時老百姓都窮得叮噹響,一個個家徒四壁,連衣服都穿不起,他自然不能偷百姓。

劉豫也在發愁自己發財無路。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好主意自己送上門來了。他的手下抓住一個盜墓者,那人正在街上賣陪葬品時被逮了。這下,劉豫受了啟發——偷活人的不行,那我偷死人的!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為了徹底實施自己的計劃,劉豫還設置了淘沙官的職銜,給他們劃定了相應的盜墓範圍——一撥人挖皇帝的墳,另外一撥兒人挖老百姓的墳。當時,大部分皇帝的墳都已經讓金人給挖空了,這撥兒人就進行二次挖掘。按民間盜墓賊的術語,這叫“濾坑”。此外,當時一些有錢人,一看到兵荒馬亂的,就把自己的畢生積蓄挖個地窖埋起來。這撥兒針對百姓的淘沙官就專門尋找地窖的線索。

劉豫挖墳簡直創下了中國皇帝版盜墓的吉尼斯紀錄——他也從中獲利不少。後來,不少老百姓的祖墳都被刨了,這下老百姓不幹了,不僅抗議,而且擺明了不給劉豫面子。有一天,有個老百姓喝多了,直接跑到劉豫的皇宮門口撒潑去了。在這種不得民心的情況下,偽齊內部一天三反,而且大家還暗中支持南宋大軍來偽齊搶糧搶資源。

紹興七年十一月(金熙宗三年),應實權派大臣完顏宗磐強烈要求,金廷不得不廢黜了“大齊”偽政權,並取消了劉豫的帝號。當了8年皇帝的劉豫就這樣徹底被主子拋棄了。當金軍打開偽齊庫府時,大吃一驚——其金庫中金錢不計其數,這全是劉豫在位期間搜刮、鑄造的。

膽小、偷盜——宵小之輩也能當皇帝,看皇帝職業的戲劇性


實際上,劉豫當皇帝之後的瘋狂,就是來自他之前的惡習。清朝有一個一枚銅錢的故事。康熙的時候有個秀才叫吳生,他考中進士之後,還未等有作為就被罷官了。他不解其中之意,於是便找到頂頭上司湯大人——我寒窗苦讀十年,才有我現在的成績,你我不曾相識,前無舊怨,後無新恨,為何突然就罷我官?湯大人解釋道,我並非在害你,而是在救你——以前你尚在書堂唸書時,我就見過你。當時,有個少年買書,掉地上一枚銅錢,結果,你不但不叫住他,還用腳把銅錢踩住了,最後據為己有。所以,我才罷你的官。你當時能貪一枚銅錢,等你當官了,就能貪更多的錢,早晚會死在貪字上。

這一故事就是在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有惡習的人,連官都做不好,更何況是皇帝。

傀儡政權在侵略者眼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傀儡即傀儡,對內得不到支持,對外名不正言不順。可以說,傀儡政權的存在,不僅是整個中華民族“族有敗類”的最鮮明寫照,同時也是歷史中遭後人詬病的一段過往。這些一無民心、二無德行的異族傀儡,其倒行逆施之行為,最終,也只能使他們留下跳樑小醜的千古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