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明朝初年,劉基奏請建立軍衛法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劉基劉伯溫

由此明朝獨創了一種衛所制度,劃出一部分人為軍,從此世襲,分配在全國各衛所,專門負責保衛邊疆與鎮壓地方的職責。從此之後軍就是軍,民就是民。

將兵力分配到全國各地方,只有在戰時才會命令將領到地方領軍,戰爭結束,將領免職回京,軍隊完全屬於國家,軍隊與將領之間的關係只有在戰時是被聯繫起來的。

軍所擁有的戶口名叫"軍籍",與之平行的還有"民籍""匠籍"民籍屬於戶部,匠籍屬於工部,而軍籍則屬於都督府。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

明朝初年,仿照宋朝樞密院,朱元璋設立了一個大都督府,在這時,這個大都督府既有調兵之權又有統兵之權,是明初最高的軍事指揮機關。全國各地的衛所都屬於中央的大都督府。大都督府主掌軍籍,自然而然就是全國最高的軍事機關。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草根皇帝朱元璋

對於權力慾望極重的朱元璋來說,在這樣的權力交給誰自己都是難以放心的,於是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大都督府事權太重將大都督府分解,化為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分為中、左、右、前、後五軍,每府設置左右都督,各一人,主司府事。

"十三年,改都督府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分領在京各衛所及在外各都司衛所。"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的建立為的是分解權力,但是對於朱元璋來說,軍權過重這一問題使他仍然顧慮。對於武官的選用,兵部與都督府都無法擅自作出裁決,這一切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繁瑣的申報才能決定。

在兵部設立之後,無論是兵部還是五軍都督府都無法單獨完成一系列調兵遣將的操作。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兵部衙門

兵部只有奉旨調兵的權利,而五軍都督府只有遣將領軍的權利,《明史》記載:"凡軍制內外相維,武官不得輒下符徵發",無論是將領的調度,還是軍隊的調用,都需要奉皇帝的旨意。

遇到戰事由皇帝欽命將帥,兵部再領旨調兵,將帥出征配印而行,待到戰事結束軍隊返還原來衛所駐地,而將領則要將兵印返還於朝廷。

這便是"兵戎,國之大權,悉歸之於朝廷。有事征伐,則詔大帥佩將印領之。暨旋,則上章綬歸,士卒單身第。"

武將的機構

歷朝歷代必有文臣與武臣,而這五軍都督府的官職大多都是由軍功卓著的武臣擔任,於是這五軍都督府便成為了屬於武臣的勢力,而這些武臣大多也都憑藉軍功獲封爵位。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在機構等級劃分上,五軍都督府要高於六部,屬於直屬於皇帝的機構與宋朝樞密院類似擁有參政的權力,全國主要軍事力量都由五軍都督府統轄。

等到江山穩定,國家政權愈發穩固,那些早期打江山的勳臣武將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這些問題再等到他們成為了這新朝代的統治階層變得更加嚴重,骨子裡的桀驁不馴,藐視國法,更是視國家法則於無物

這些勳臣武將猶如一個個大巴掌拍在了朱元璋的臉上,朱元璋所極力倡導的以禮治國,禮法即是國本的治國方針被這些人所踐踏,朱元璋放不下面子,無數次以禮法規勸這些武臣,而他們依舊我行我素的在摸朱元璋的屁股。

最後迎來的便是朱元璋對待武臣的打擊。

遭受沉重打擊

朱元璋本就是起於毫末之中的草根,對待權力有自己的理解。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朱元璋畫像

丞相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不可謂不密切,丞相對於一切事物都有專決的權力,下轄百官,上接皇帝,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丞相與皇帝的關係永遠只能一個人強硬,二人必然有一人知道退讓,不然總會爆發矛盾,這矛盾或許干擾不到皇帝,但是丞相的下場一般都不會很好。

胡惟庸是明朝最後一任丞相。

胡惟庸幹練有為,有魄力,是一個頑固的實幹家。十年宰相,門生故舊早已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權力團體,這個團體的力量完全都依仗於胡惟庸。

權力會讓人痴迷,胡惟庸怎麼會輕易將相權放下,而朱元璋,費了幾十年的時間,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拼了命才拿到的權力竟然被人平白無故分去一半,他能甘心?

二者本就是丞相為了皇帝服務,不應該出現問題,但是假如一切事物都由丞相處決,皇帝只需硃筆畫圈圈,那就是無為之君,反過來若是皇帝事無鉅細都要過問,那麼丞相就成了只會唯唯諾諾的紙糊丞相。胡惟庸與朱元璋一樣固執,一樣的剛愎獨裁,貪戀權柄,二人誰也不肯退讓。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胡惟庸

這麼多年的摩擦終究會達到高潮,朱元璋是皇帝,倒黴失敗的只能是胡惟庸。

朱元璋殺死胡惟庸之後取消了中書省,丞相這一職位在大明徹底消失,相權與皇權合二為一。

胡惟庸案只是一個開始,在這之後眾多從龍之臣受到殺戮。

涼國公藍玉本來被選做輔佐太子朱標的人,朱標早逝,藍玉居功自傲,朱元璋又以叛逆的罪名將藍玉處死,接踵而來的是對功勳大臣的屠殺。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皇太子朱標

大批的開國元勳在胡藍之獄中被誅殺,等到朱元璋去世,開國大將只剩長興侯耿炳文與武定侯郭英。

上文所述的五軍都督府中,許多被委任高位的高級將領也一併被誅殺,

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延安侯唐勝宗、會寧侯張溫、平涼侯費聚、吉安侯陸仲亨、鶴壽侯張翼、舶臚侯朱壽、定遠侯王弼等人,或因猜忌或因胡藍之獄連坐,皆被誅殺。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誅殺武勳大臣是朱元璋對於軍權的掌控,但是在衛所制的明初,衛所軍隊仍然是國家軍事主力部隊,

五軍都督府作為衛所軍的領導機構,仍然還有很大的權力。

五軍都督府涼涼

五軍都督府的權利隨著衛所軍的衰落而衰落,衛所制度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再時間長河中逐漸擴大,從而弊病叢生。

衛所軍制的一個基本特點是官軍世襲制,平民一旦被簽發從軍,便子孫皆為軍戶,不能隨意更改,成為軍戶不見得是什麼好事,軍戶需要承擔繁重的軍役,被迫導致逃軍不止。

衛所軍在衣著問題上一定程度有政府扶持,不過受益人只有軍一人,家屬的衣物還需要自己解決。人口多的家庭,朝廷發放的糧食根本不夠吃,飯都不夠吃還要自己解決衣服的問題。

淺談明朝軍制衛所制的產物——五軍都督府

流民圖

軍的逃亡愈發嚴重,衛所軍實力越來越弱,管理也越發鬆弛,原有職能保衛邊疆與鎮壓地方也無法做到保證。

五軍都督府慢慢地失去了統治地位,在政治上被邊緣化,在軍事上的話語權已經不同往日

五軍都督府的實權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兵部。

兵部的權利越發擴大,蛋糕一共就那麼大,兵部強勢,五軍都督府只能越發衰落。

五軍都督府本身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五軍都督府的業官職越來越不值錢,隨便一個小垃圾也能混到個官噹噹。

最後引一句《明史》結尾:

正德以來,軍職冒濫為世所輕,內之部科,外之監軍,督撫,疊相彈壓。五軍府如贅疣,弁帥如走卒,總兵官領敕於兵部,皆跟,間為長揖,即謂非體。至於未季,衛所軍士雖一諸生可役使之。積輕積弱,重以隱佔,虛冒諸弊,至舉天下之兵,不足以任戰守,而明遂亡。

參考文獻

《明史》、《吳晗說明史》、《明代五軍都督府研究》、《淺析五軍都督府權力喪失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