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肖申克的救贖》: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文∣雲舒

01

週末,一個人抽空看了豆瓣評分位列第一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青年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其情人而鋃鐺入獄,並在這所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度過了二十年後,最終越獄成功的故事。

事實上安迪只是個替罪羊,他並不知道自己進來以後何時能重見天日,但他心中一直懷揣著對自由的嚮往。

作為一部經典電影,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多元的,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安迪對瑞德說的那句:希望是個好東西,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東西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肖申克的救贖》: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監獄看守員認為用手槌需要六百年才能鑿開的圍牆,安迪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挖出了一條逃出監獄的隧道。

這不僅是種堅持,還因為安迪懷抱希望。

正是源於安迪內心從來沒有放棄過的希望,讓他最終利用所學的理財知識,幫助獄警們報稅,換身份自我逃脫,完成最後的自我救贖和對獄友的救贖。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是安迪和瑞德在海灘上重逢並擁抱,看到這裡不禁感嘆:希望,真的是這個世間最好的東西。

《肖申克的救贖》: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02

不得不說,從古至今,從東方道西方,人類的某些思想是相通的。

今年春節檔熱門影片《流浪地球》中,也有一句關於希望的臺詞特別火,這句話是: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所有的人都是活在希望中的,hope(希望)也是貫穿全片的主線。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要拼到底、活下去。

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說。在未來,太陽內核極速老化、持續膨脹,地球將被吞沒。35億人類唯一的生路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因此建立了一萬座驅使地球前進的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飛出太陽系,尋找希望。

“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這句話在片中多次出現。

第一次,在地下城的語文課上,語文老師問希望是什麼,一個學生用做作的語氣說出了這句話,主角之一韓朵朵給了她一個不屑的眼神。而當危機發生,生還的機會幾乎為零,人們紛紛逃離,韓朵朵等人急需支援,她對著廣播喊出了這句話:

“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肖申克的救贖》: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對空間站的同事說:我們的孩子,我們孩子的孩子,終有一天能見證貝加爾湖的冰重新化成水。

而流浪地球計劃預計耗費2500年,需要100代人共同努力,而且不知道結果如何。相當於我們的祖先從春秋時期,就開始為我們的今天奮鬥。

“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選擇希望。”

父子情又是片中一條非常重要的情感線。父親劉培強放棄治療絕症中的妻子,拋下年幼兒子劉啟前往空間站。長達數十年的分別,兩代人不理解、不信任,矛盾在電影開頭就不斷升級。

危機面前,兩人卻衝破隔閡,發揮最大潛能攜手拯救地球。劉培強駕駛著飛船衝向木星,犧牲了自己,劉啟不顧生死啟動行星發動機。

絕望和希望總是在剎那之間,他們卻不捨地堅信希望。

電影情節反覆,卻不斷提醒我們,希望的力量是代代相傳不變的真諦。

《肖申克的救贖》: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03

莎士比亞曾說過:“希望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支撐生命的安全力量。”

有希望,才會去努力,這樣的人生才值得。

著名作家史鐵生二十歲時,雙腿因一次意外殘廢了。母親為了給他治病,愁得白了頭髮。當時醫院已經明確表示,他的病情目前沒辦法治。但母親還是不放棄,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

史鐵生對母親說,“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然而母親每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對他說,“再試一回,不試你怎麼知道會沒用?”

《肖申克的救贖》: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史鐵生開始走上文學創作道路後,母親鼓勵他,“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為了史鐵生能更好地投入寫作,母親到處去給他借書,頂著雨或冒了雪推他去看電影,像過去給他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母親的鼓勵讓史鐵生內心重新燃起對生命的渴望、充滿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苦難,不是我人生的全部,我只是在經歷苦難罷了!.”內心的聲音告訴他:沒有雙腿,可以讓意志代他去攀爬生命的高峰。

心懷希望,讓史鐵生在殘缺的困境面前擁有了攀爬的勇氣,最終也獲得了成功。

《肖申克的救贖》: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04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我們可能永遠也不可能經歷安迪那樣跌巖起伏的人生,也極少能體會到作家史鐵生的心路歷程,更不會穿越到《流浪地球》的玄幻世界,但經歷人生的艱難曲折、溝溝坎坎卻是再正常不過。

就拿我自己來說,三年前,因為企業瀕臨破產,不得已我和許多40、50人員一樣被迫選擇內退回家。

當時,習慣了體制內上班的我,就像剛從監獄裡出來的布魯克斯一樣,因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而感到恐懼。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就在這個時候,我的老公也因為腿疼住進了醫院。

我感到非常的絕望,不知如何應對。母親見狀,對我說:“人生在世,哪有那麼一帆風順的,與經歷戰爭、災荒的人每人年相比,你這點困難算什麼!”

我一想也是,失去工作我可以再找一份,老公得病也不是治不好,再說兒子馬上就要讀研究生了,他學的可是當下國家最需要的芯片設計專業,我怎能就此一蹶不振呢?

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我學會了心儀的文字編輯工作,老公的病也一天天好起來。現在回想,正是因為懷揣著對未來的希望,我才一步步走出生活的泥潭,重新迴歸生活的正軌。

《肖申克的救贖》: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期待就是希望。人生有希望,生活有奔頭。不曾放棄希望的人,希望也從未放棄過你。

就像我們希望上好的大學,希望有好的工作,希望過更好的生活。有了希望給予的源源動力,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奮鬥,總有那麼一天,希望就不再是希望,而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作者雲舒。資深文字愛好者,心理學愛好者。執筆闖江湖,快意寫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