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邦伯坊

在歷史上郡縣治並存的安福,有一個曾經人煙輻輳,達到“一千煙”規模,出了12個進士、29個舉人、2個尚書、100名七品以上官員、20多個理學研究傳播鴻儒、13個族辦書院、三教文物遺存豐富、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的大村落,這就是安福甘洛鄉的三舍村。相傳,在明晚期,吉安知府上任伊始就去三舍村拜訪,附近朝官省親也須專程至三舍拜山,無一例外。清代有學者稱三舍為“廬陵第一村”,2014年被公佈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村中一角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村中一角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馬頭牆

三舍,古稱上井。1060年,南唐工部尚書劉適之子劉君造任吉州推官。宋下江南時,劉適隱退,便到兒子官宦處尋訪山水之勝,“經安福縣南之上井,愛其秀麗,遂卜居於谷木塘之北”。劉適之孫劉璞,中南唐進士,“璞子愍、愍子員、員子知剛皆為宋上舍生,鄉人榮之,稱三舍”。“谷木塘”改為進士塘。三舍走小路去吉安府為90華里,這也正合劉適“退隱三舍”(一舍為30華里)的初衷。


三舍村位於甘洛鄉政府所在地石陂村東南11公里的山衝裡。四山環抱,風景清幽。發源於老山、雷禾仚、高臺嶺的幾條小山溪匯成東溪水由西向東從三舍田肥土沃的米窩壠穿過,注入大陂,進吉安縣境。正如吉安名士撰文所述的“谷木塘,村居勝地也。雄關鎖其外,巖壑盤其內;萬山四湊,上薄雲霧,有泉焉自西南裂石罅瀑湧左,會而成溪,風雨朝夕,四時異態”。明代三舍儒士把他們引為自豪的秀麗風光歸納為“三舍八景”:獅泉噴玉、羊嶺浮嵐、西塢餘曛、東溪疊嶂、進士名塘、龜巖書院、平疇春種、松壑秋聲。喜愛山水之勝的文人墨客在三舍遊覽後多有吟詠。荊州同知王澄淵有詠“羊嶺浮嵐”詩:“春色何處無,青蒼蔚在眼。煙雲深復深,山風吹不散。猿鳥欣有託,藤蘿暗相綰。尋幽剩有朝,杖策未雲晚”。“迢逓層巒接翠微,常時嵐氣拂人衣,遠人不識山中景,卻怪晴天翠雨飛”。還有詠“東溪疊嶂”詩:“滔滔山下溪,峨峨溪上山。盤迴宛如抱,一柱支狂瀾。乘流恐迷渡,眺遠疑設關。願假謝公履、捫蘿一躋攀。”“晴煙綠樹擁芳村,幾疊奇峰鎮水門,一任狂瀾東百折,此中清氣自乾坤”。鄉貢進士劉達己有詠“進士名塘”詩:“方塘一鏡柳風清,進士猶傳舊日名。最羨源深流在竭、雲仍袞袞繼芳聲。”“泉聲出山谷,眾流匯為池,天光溷凝碧,雲彩沉清輝,群鱗恣游泳,文藻浮清漪,懷哉掇科者,千載芳名垂”。另有詠“平疇春種”詩:“風和日暖柳如煙,一望青青萬頃田,無數耦耕春日裡,誰知沮溺是遺賢”。“布穀連曙鳴,雨晴農事好,播種斯及時,歸遲起常早,嬉嬉阡陌間,躬勤以為寶,卓彼南陽人,榮名塞穹昊”。詠松壑秋聲詩:“結屋面崇岡,松色藹蒼萃,髯龍時怒號,風雨颯而至,清聲溢谿谷,雅音接空際,灑灑滌煩襟,一與高標遇”。“大壑榮纖碧嶂開,長松萬箇倚雲排,秋風忽爾生靈籟,疑是波濤轉地來。”詠西塢餘曛詩:“閒雲淡無跡,清輝散崇岡,川原含晚色,草樹延餘光,逝景豈不惜,昏旦乃其常,來日猶可接,庶足慰慨慷。”“千葩萬卉蔭崇岡,一抹清輝掛夕陽,幾度扶筇權賞處,吟成猶自有餘光”。詠獅泉噴玉詩:“溪頭怪石屹嶙峋,潛湧甘泉分外清,夜靜恍疑神女降,璦琚玉珮響琮琤”。等等,這些詩不僅清新瑰麗,膾炙人口,更客觀上描述了三舍自然風光之美。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村中文物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細節彰顯昔年勝景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古鐘

三舍自南塘肇基以來,日漸繁衍昌盛,雖經宋末元末戰亂,至明時仍達千戶,號稱“一千煙”。全村呈太極圖形,坐北朝南,左有青龍山,右有白虎嶺,前有雙獅戲珠,下有獅泉水口。村前米窩壠中有旱澇保收的千畝良田,村中有百餘口魚塘。至明末時,人口、建築規模更盛,外人稱之為“五百之村(一百個祠堂、一百口古鐘、一百口水塘、一百棵古樟、一百個頂帶(指七品官))”,鄉人仰之。至清晚,尚存祠堂72棟,牌坊9座,其中官坊3座,進士坊4座,貞節坊2座。大型府第有:宗伯第、文林第、司徒第、將帥府、尚書府、大夫第、儒林第,建築林立,依形起勢,層次分明,規模宏大。

據《三舍劉氏七修族譜》載,元末時,三舍“僮奴乘畔肆叛,族幾復”,劉氏豪紳“乞師郡城剿之”。在動亂中,三舍劉氏紛紛遷往本省泰和、永新大社、湖南衡陽、湘鄉、寧岡、郡陽、四川雲陽等地居住。至明末時,更遭劫難。忠臣劉鐸因反對權奸魏忠賢專斷國政、政治腐敗而慘遭殺害,以後還株連九族,使三舍劉氏紛紛外遷逃逸。加上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三舍屬蘇區,與毗鄰的梅花、水源同為革命根據地,曾山、胡耀邦、陳毅等曾在三舍駐足。三年游擊戰爭期間,湘贛省政府主席譚餘保與該村劉餘保結為“老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34年初(1933年除夕夜),譚餘保等在三舍大湖山衝掩藏,劉餘保攜女送去豬肉和生煙,幾天後便失去聯繫。國共兩黨的拉鋸戰也使三舍人口銳減。到民國末年,已不足100戶。新中國成立後,經數十年的休養生息,至今也僅200餘戶。民國以來,三舍人建房屋如不嫌棄陳舊,儘可不必燒窯買磚,撿拾村周圍廢墟里的屋基舊磚就綽綽有餘,而且都是二四八或三六九則的大磚、好磚,棄之實在可惜。

三舍至今還保存有明代的二層滴水民居上十棟,清代民居50多棟,民國民居30多棟。其中“儒林第”的清代民居,有72扇門、2眼天井,官廳、倒宅一應俱全,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別緻典雅。村內那4棵要三四人才能合抱的古銀杏樹和十餘棵百年以上樹齡的古樟樹,雖經風霜,仍枝繁葉茂,巍峨挺拔。它們是三舍歷史的見證,至今還在福廕三舍子孫。位於路邊的邦伯石坊,是明正德年間,承皇帝恩准,為表彰本村奉訓大夫、海州知州劉戢的德行業績而建,今天仍吸引過往行人駐足觀賞。村東頭的拴馬石和三官殿、村中分佈的古井、古橋、正化古壇、十案福神、總坊牌門、書院書舍、村南的南禪寺、村西的上廟和古城西廟(劉淑英書)、村北的劉王廟和飛星庵等等,三教合流,構成了一個微型的中國古代村莊社會模型,窺其一村,可概當時人文社會大貌。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村中參天楠木林

最為三舍人引以為榮的是三舍層出不窮的傑出人物。自南唐以來,“列笏拖紳世濟其美,或不避權貴而氣節炳若日星,或效法循良而德政昭於史冊”。入明後,“人文繼起,後先輝映,理學忠節,文藝科名甲於邑內”。劉適,南唐工部尚書,為三舍開基之祖。劉宣,明景泰辛未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劉戩,明成化乙未榜眼,曾作為正使,著孝宗帝親授麒麟一品服到交趾國(今越南)頒詔;劉鐸,明萬曆進士,學識淵博,膽識超人,憂國憂民,剛正不阿。其女劉淑英更是一位深明大義的愛國詩人,民族英雄。原江西社科院院長,著名歷史學家周巒書教授評價劉淑英為文武雙全的一代女傑,在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三舍村知府以上官職的還有劉秉常、劉秉監、劉戢、劉莆、劉瓚、劉邦採、劉廷簠、劉昉、劉耀、劉體諒、劉佃、劉以昱、劉兆龍、劉洪範、劉世豐、劉廷策。至於知縣、教諭一級官員更是不勝枚舉。三舍的鴻儒心學聲名鵲起,劉曉、劉文敏、劉子和,劉以身、劉寶珏等是聞名江右的理學家。劉文敏、劉邦採,劉子和還與安福東鄉的鄒守益(探花、南京國子監祭酒)一起於公元1534年前後創辦了復古、復真書院。2008年,文物部門在該村進行普查時,記錄了明代民居院落的一副墨水對聯:“官至尚書不大不小,糧積萬擔不多不少”。由此說明時稱三舍村有100個頂子(烏紗帽,指知縣以上官職),的確不是虛談。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一代女傑劉淑英

優秀人才的輩出有賴於教育事業的發達。三舍村歷來重視教育。據族譜記載,三舍一村知名的塾院就有龜巖書院,梅源書屋、賓興文會、惜陰文會、三舍書屋、樂道會等10多所,“序塾相望,弦誦相聞”,可見學風之盛。當地村民牢記“盤箕曬穀也要教崽讀書”的古訓,辦私塾、建學堂、延師就教、代代相傳。科第蟬聯、人才輩出。三舍忠義祠中至今保存兩塊記錄當年修葺惜陰文會、賓興文會過程和捐輸者名單的功德碑,有捐錢的、有捐田土屋宇的、有捐松、杉、柏、樟、楓樹的;一些家寒人家實在拿不出錢穀田土的就捐一塊門板,幾條板凳,一擔蘿蔔,二擔乾柴,一隻雞,甚至幾雙草鞋的,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同心協辦、全力以赴。其尊師重教的熱情至今令人感動不已。書院多位於清幽環境之中,磚木建築,規模或大或小,但用料精細,工藝及風格典雅、大方。獨龜巖書院位於石洞中,依形為室,堪稱天作之合。有詩讚“靈物化為石,墮地今幾年,傍石結書屋,押架多遺編,朝覺不知倦,夕披恆志眠,至理諒斯在,俛仰鉤其玄”。

同屬於三舍行政村的洽水自然村(康家),也是一個非凡的文化村落。其初祖康珣,原籍泰和縣,本姓匡,為避趙宋帝諱,改姓康。宋雍熙乙酉科進士,任安福知州、歷轉袁州路都使。尋隱安福城南濛潭,其後裔康文才中宋淳化甲午江西鄉試,退官後分遷三舍村,宋、明、清三代,康氏在洽水自然村先後共中進士6名,舉人10名,貢生6名、拔貢1名;擔任官職的有尚書1名,知府5名,知縣13名,可謂簪纓蟬聯,令人刮目相看。

三舍行政村所轄5個較集中的自然村。從入村起止分別為康家(洽水自然村)、心田自然村、三舍自然村、上井自然村、肖家自然村。古代格局及古建築保存較好的主要有三舍自然村、康家自然村、肖家自然村。其中三舍自然村保留宗祠8座,邦伯牌坊1座,總坊基石座1座,儒林第民居1幢,古民居群組合3個共31幢。古橋、古宗教建築15處,古街道古驛道各1條及其它歷史環境遺存。其中,明、清建築約佔50%。康家(洽水)自然村、現保留宗祠1棟,民居建築16棟,宗教及其它歷史環境遺存3處。主要為清代建築。肖家自然村保存清代民居建築7棟,宗教及其它歷史環境遺存5處。全村現有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處(邦伯坊)、縣保單位7處(忠義堂、儒林第、四口古井、劉鐸墓),縣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名錄24棟。

三舍村明代和清代建築風格明顯。明代建築為天門式屋面,多設重簷二層滴水,通風采光,大門框為本地麻石質,前廳多設木質廊樓,部分樓上嵌鏤空花板或榫卯雕花護欄,少量樓廳對距設淺浮雕人物門扇,或乾脆不設僅置攔框。一般不設藻井,木質構造造型碩大,紋飾質樸,有莊重之感。清代建築為天窗式,一般眠磚到幢,前後4縱馬頭牆,牆面飾凸雕人物造型,前設木質門罩,後設磚凸門罩。大部分為青石門框和地栿。前廳多設有藻井,左右廊樓各開6開扇雕板,工藝精美,較顯富麗堂皇。三舍村內古街、古巷特色明顯,部分段落古風古韻依然。村內古樟參天,林木茂盛,古橋、古井、古碑刻默默向世人訴說著三舍村的厚重歷史……

三舍村傳統節日與安福其它村落基本吻合,由於地處古廬陵與安福古道邊界,民俗活動兼具多樣性。因三舍人外地為官及交流廣泛,本村人才濟濟,地方傳統採花戲代代相繼。演職員全部是本村村民,器樂、道具均有族堂產業資金支持。至今可以演的保留傳統劇目有《花亭會》、《血手印》、《十五貫》、《林沖》、《三世仇》、《賴煮飯》、《英烈傳》、《一杆稱》等。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廬陵文化第一村——安福三舍村

村中傳統劇目

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三舍村獨一無二的花朝節。

花朝,相沿為農曆二月十二日(也有說是二月初二日或是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不知從古代什麼時候起,三舍每年都過花朝節。是周邊其它地方所沒有的。

傳說,古代三舍村有個年青貌美的新寡少婦。二月初的一天,風和日麗、百花盛開,他來到村邊小溪洗剛摘回的白菜心、油菜心。她把菜花摘下放在岸邊,待洗完菜後帶回家餵豬。這時,一個風流公子從這裡路過,隨手撿起菜花丟在少婦頭上。少婦一驚,轉頭向那人莞爾一笑,又繼續洗菜。風流公子誤以為少婦對他有意,便起了歹心。當天晚上,去到少婦家,欲行不軌。少婦奮力反抗,風流公子沒能得逞,悻悻離去。少婦想到這風流公子有錢有勢,日後還會再來糾纏,心中不寒而懍,當夜便懸樑自盡了。這件事在三舍村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譴責那風流公子的不軌行徑;對那親寡少婦堅守貞操、反抗強暴的精神深表敬佩。為了表彰和紀念她,三舍村便每年過起了花朝節。

花朝節為二月初一至二月十五。初一在忠義祠起神,用十案福神供奉新老康王菩薩,每天早晚敬兩次齋飯。十四日扛新老康王菩薩到各支祠和各戶朝拜,家家都要點香燈、備三牲祭祀,以祈求一年清潔,四季平安,子孫發達。十五日為送神日,請牙居道士在忠義祠開道場、做法事。全村八大支中每支派兩個首事參與,選出一個香頭帶菩薩。所需開支由祠堂義田收取的租谷解決。從初一到十五,全村男女老少均不下田勞作,盡情在家休息、娛樂,款待親朋,打牌看戲。一些小商販則兜售一些麻糖、搗餈、年糕、菸絲、甘蔗之類副食品,還開設肉攤,生意興隆。也有少數不務正業的人乘機開局聚賭,牟取非財。二月十五送了花朝神後,農民紛紛下田勞作,鏟田塍、修圳、斫岸等,叫做“吃了花朝酒,鍬把不離手”。建國初期,這個風俗便淡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