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忙带孙子,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这位老人的自述心酸又现实

早上刚过7点,不少两鬓斑白的老人已经将孩子匆匆到了学校。

下午4点左右,又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挤在熙熙攘攘的校门口,不停的往校园内望去,待到接到自家娃后,又匆匆赶往下一战场“菜市场”。

晚上7点左右,天色已经变黑,这群老人将家里收拾干净,便抱着孩子在小区散步,哄娃。

这群年迈的老人来自五湖四海,说着各自的方言,却因为一个相同的聚集在此地;帮儿女带娃。他们被有个共同的名字“老漂族”。

那些老漂族如今过的怎么样?

为了帮忙带孙子,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这位老人的自述心酸又现实

一位年近60的阿姨还原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张阿姨,今年近60,有一个儿子,从大学毕业就开始留在北京,之后结婚生子也都是蜗居在北京。儿子不愿意回老家,说大城市有发展,老两口没有办法,也只能默默支持,后来儿媳怀孕,儿子又叫来自己照顾儿媳,这一照顾就是2年,这两年张阿姨说自己过得压抑又憋屈。儿子儿媳收入都不算高,几年前,为给孩子上户口,一家人东拼西凑在北京买了套40平的房子,加上孩子,父母,自己和老伴所有的人都住在一个40平米的房子里。

为了帮忙带孙子,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这位老人的自述心酸又现实

老人的房间只用一块帘子简单隔开,即使张阿姨每天打扫很多遍屋里却还是东西多的难以下脚。白天5点张阿姨就要给儿子们做饭,一家人吃完,收拾家,给孩子喂奶粉,做辅食,哄孩子睡觉,洗衣服,种种基本都是张阿姨和老伴做,然后到中午吃完饭后,简单进行收拾后,老伴看着孩子午睡,张阿姨便坐车去最便宜的菜市场买菜。

为了帮忙带孙子,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这位老人的自述心酸又现实

再回来时,喂完孩子,张阿姨便又开始给孩子们做饭,吃完饭,老人再次刷碗收拾。等一切差不多收拾完,两位老人便把孩子哄睡,然后结伴在街上溜达到半夜才回家,毕竟儿子儿媳也要联络感情。就这样坚持了2年,张阿姨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辛酸和无奈。

一. 语言不同,朋友全无,生活习惯也不相同。

老人不远万里来带娃,身边却没有一个可以说话聊天的人,没有亲戚朋友,也没有多余的娱乐活动。

二. 牵挂家乡,挂念家人

人到老年便想着落叶归根,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却再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与家人也难以相见。老人心里也开始日渐不安和焦虑。

为了帮忙带孙子,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这位老人的自述心酸又现实

三,没有自己的生活

本想安度晚年却因为孙子而被迫重新上岗,再次被娃困住。生活虽然日渐忙碌,自己的内心却异常空虚。但也只能为了儿女默默承受。

张阿姨说,自己和老伴不是没有想过回去,但是儿媳说现在正是树三观的重要时期,恳求老人再多留一年。

作为子女,面对年事已高的父母你又会怎么做?

一, 懂得换位思考,多体谅父母

1. 老人千里迢迢来带娃,虽然不求回报,但是子女仍要感恩父母付出。遇到事情,不要急于指责,毕竟他们精力和体力都大不如以前,能自己动手做的,尽量为老人减轻负担。

2. 老人也要体谅儿女有自己的生活,不要过多干涉,生活上可以多沟通,但是情感上要保持独立,子女也要多和父母聊天,沟通。

为了帮忙带孙子,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这位老人的自述心酸又现实

二, 多关注老人,让父母也得到应有的关爱

1. 如果家中是多子女家庭,可以在父母想念别的儿女时给老人开视频通话,多教老人用智能手机。

2. 鼓励父母有自己的生活,节假日或者空闲时间,儿女尽量自己带娃,也给老人一个放松的时间。

三, 老人千里迢迢来带娃,不要一家老小齐啃老

老人千里迢迢来看娃,最基本的买菜钱还是要给的,毕竟老人也只有一些养老钱,别带着孩子一起啃老,榨光父母的一点血汗钱。虽然父母从不抱怨,但别让老人因此寒了心。

为了帮忙带孙子,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这位老人的自述心酸又现实

我是啵妈,一位高级育儿师同时也是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关注孩子成长的那些事,让养儿育女变得更轻松,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记得请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