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體測必須保留!現有體制下指望球員自覺訓練,過於理想化

CBA體測必須保留!現有體制下指望球員自覺訓練,過於理想化

易建聯

實事求是地講,這幾年NBA看太多了,對CBA真心瞭解不夠。不過這次有關張兆旭因體測而受傷一事咱們還是要說一說。

CBA體測其實由來已久。早在1995年,當時的籃協就曾推出過3200米跑和全場折返跑兩個測試項目。只不過由於受到了球員和球隊的抵制,CBA體測於2005年被取消。但是在6年後,也就是2011年體測又被恢復了。

CBA體測必須保留!現有體制下指望球員自覺訓練,過於理想化

體側

CBA為什麼要搞體測,說白了就是對球員們不放心。如果說在比賽階段球隊還能對球員進行一些有效管理的話,那麼這休賽期就成為了監管的真空期。球員們是抓緊時間自行提高,自行訓練,還是住抓緊時間享受生活,放任自流,都要靠球員自己的職業素養。但顯然,咱們球員的自律性真心不敢恭維。

其實有關這個職業素養,很多人都曾有過疑問。難道我們的球員真就沒有國外球員的覺悟高?難道人家的自控能力天生就比我們的球員好?非也,非也!

別的聯賽咱們不知道,但這NBA的球員自律性好,靠的可不是什麼高人一籌的思想覺悟,而是由於他們身處在一個激烈的競爭環境之中。

CBA體測必須保留!現有體制下指望球員自覺訓練,過於理想化

NBA選秀

眾所周知,作為籃球第一強國,美國國內的高水平籃球遠動員那可以說是多如牛毛,但能進NBA打上球的就那麼400多人。加上國外優秀球員的一併湧入,這其中的殘酷性不言而喻。因此,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為了能夠在NBA的賽場上繼續馳騁,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自然會在休賽期裡選擇系統的訓練,以此保持最佳的狀態,不被其他人所替代。

CBA體測必須保留!現有體制下指望球員自覺訓練,過於理想化

張兆旭

可在CBA,由於球隊選拔人才的途徑有限,導致能夠有資格征戰CBA的球員是有數的。雖然不能說是鳳毛麟角,但與美國龐大的人才庫相比較,真的是完全不夠看。體教分離的弊端,讓我們的CBA沒有大量的新鮮血液流入,已經在聯賽中打上比賽的球員所要面臨的競爭壓力並不是很大。在如此局面下,想要單純地依靠個人自覺性和自律性來要求隊員,就顯得有些過於理想化了。

CBA體測必須保留!現有體制下指望球員自覺訓練,過於理想化

姚明

所以,在我看來,體測雖然也存在著一些弊端和不合理的地方,但為了確保聯賽質量,它有存在的必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