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崤之戰”:拋開過程,只談“前因”和“後果”

秦晉“崤之戰”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戰役,許多《左傳》的研究學者將其列為“五大戰役”之一。眾所周知,晉軍在這場戰役中全殲了秦國軍隊,並俘虜了秦國三帥,致使秦國此後的三百年裡再也無力逐鹿中原。

秦晉“崤之戰”:拋開過程,只談“前因”和“後果”

崤之戰地圖

《左傳》中的記敘,行文結構嚴謹並且富有戲劇性,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場十分精彩的戰役。秦晉“崤之戰”的戰役過程,早已為人熟知,因此,筆者不再贅述此戰的過程,而是深入分析“崤之戰”的“前因”——戰前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再分析“崤之戰”的“後果”——秦、晉兩國戰後的國際形勢。

如此一來,前因後果加上過程,就可以讓我們更加全面地瞭解“崤之戰”這一經典戰役。

戰前兩國關係

想要分析戰爭的原因,就要先分析戰前的形勢。

秦、晉兩國發生“崤之戰”的原因,與晉文公、晉襄公、秦穆公三位君主的思想和行為,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筆者認為,應該先從秦穆公護送晉國公子重耳回國繼位談起。

秦晉“崤之戰”:拋開過程,只談“前因”和“後果”

《東周列國·春秋篇》秦穆公劇照

秦國位置相對偏遠,處在中原之西。可想而知,如果秦穆公想要東進中原,就必須要先克服地理位置不利的因素,所以,他把目光放在了東邊的晉國身上。

秦穆公先是與齊國一同協助晉國公子夷吾回國繼位,即晉惠公;然後在晉惠公去世之後,又扶持公子重耳回國繼位,即晉文公,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重耳。

由此可見,秦穆公這是在“賭博”,他把重注押在了晉國身上。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秦穆公這一系列的舉動,無非是想用婚姻這種關係來控制晉國君主,再借晉國君主之手來影響和控制晉國的內部政權,為自己逐鹿中原的計劃鋪路。然而,天不遂人願,接下來發生的兩件事,使秦穆公的美夢化為了泡影。

秦晉“崤之戰”:拋開過程,只談“前因”和“後果”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惠公劇照

首先是“子帶之亂”——晉文公協助周天子平亂,護駕有功,得到天子的封賞賜邑。其實,那個時候秦穆公也想去協助天子,並藉此機會把自己的勢力拓展到中原,但是,他沒有想到,竟然被晉文公搶在了前面。不過這件事情還不至於讓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惡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這之後兩國還攜手出征討伐了鄀國。然而,“城濮之戰”後,情勢就開始發生改變了。

晉文公在城濮大敗楚軍,又在“踐土會盟”中被推選為盟主,儼然成為了中原的霸主。在分析秦穆公一系列的行動之後,就可以看出,此時的秦穆公已經感到了晉文公對他的威脅。因為,他雖派兵參與了“城濮之戰”,但是卻沒有去參與“踐土會盟”,可見他心中有一股怨氣難以平息,他不想看到晉文公稱霸,而自己卻連邊都沒沾到。

秦晉“崤之戰”:拋開過程,只談“前因”和“後果”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文公劇照

在這之後,晉國出兵鄭國,並約同秦國一起圍鄭。那麼,兩國明明已經心生間隙,卻又為何相約圍鄭?

筆者認為,圍鄭是晉國主導的,晉文公想和秦穆公維持良好關係。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與強國秦國交好的行為能對晉國國內的貴族有所牽制,並藉此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當然,秦國也是樂於出兵的。因為,秦穆公身為是晉文公的岳父,眼看著晉國如日中天,當然也盤算著從晉國身上撈點好處。因此,兩國一拍即合,相約出兵圍鄭。

在圍鄭的過程中,出現了燭之武這個關鍵人物。筆者認為,燭之武僅憑一番說辭就退了秦師,究其原因,只不過是他暗合了秦穆公的心意。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鄭國僅僅是個彈丸小國,而攻佔鄭國並非是秦穆公出兵的最終目的,這只不過是他進軍中原的第一步。如果秦國幫助晉國,成功攻佔鄭國,好處都讓晉國拿走,那秦穆公豈不是又白白忙活一場?所以,與其被動地等待晉國的回報,不如自己動手,這樣才更加保險。

二、面對燭之武的遊說,秦穆公既可以“借坡下驢”,還能把退兵的責任推給鄭國。與此同時,秦穆公的退兵降低了晉國攻鄭的成功幾率,為他獨吞鄭國創造了條件,此乃一箭雙鵰之策。

三、蹇叔未對此表示異議。相比後來秦師襲擊鄭國前“蹇叔哭師”來看,蹇叔也認同退兵這個事情。因此,他與秦穆公其實早已有了退兵的默契,燭之武的遊說只不過是推波助瀾而已。

可見,秦、晉兩國各自心懷鬼胎,所謂的“秦晉之好”只不過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假象罷了。

秦晉“崤之戰”:拋開過程,只談“前因”和“後果”

《東周列國·春秋篇》百里奚與蹇叔劇照

秦國退兵後,狐偃建議晉文公乘機攻擊秦軍,可是晉文公沒有同意。筆者認為,此時晉國沒有任何藉口和理由對秦國開戰,而且晉文公還要依賴秦穆公的力量來制衡國內的權臣。所以,“秦晉圍鄭”更像是秦、晉兩國彼此之間的試探,而秦國單獨出兵鄭國才是秦晉之間爆發“崤之戰”的主要原因。

戰爭爆發的這一年,對秦、晉兩國而言都是關鍵的節點。對秦國來說,由秦穆公一手扶持的晉文公去世,想借由晉文公入主中原的計劃已經沒有了希望,又得重新盤算;對晉國來說,晉襄公剛剛即位,對國內局勢無法完全掌控,權臣們自然會借這個機會剷除深埋在晉國政權內的秦國勢力。

秦晉“崤之戰”:拋開過程,只談“前因”和“後果”

《東周列國·春秋篇》秦穆公劇照

秦穆公朝思暮想的機會終於來臨,鄭國杞子通報“潛師以來,國可得也”。這個逐鹿中原的機會,秦穆公怎麼能不把握?他早已視鄭國為進軍中原的橋頭堡,所以,這次是非打不可的。瞭解這之後歷史的人都知道,秦穆公在襲擊鄭國七年之後就去世了,而在這期間再也沒有更好的時機了,由此可見,秦穆公選擇此時攻擊鄭國是合情合理的。

秦軍想要出兵鄭國,必須要經過崤山隘道,可此地偏偏處在晉國的南方邊境,這便給晉國突擊提供了有利條件,不僅如此,秦國此次出兵的時間正值晉國國喪,這也給晉國出兵提供了正當理由。秦晉“崤之戰”一觸即發,而戰爭的過程我們也已知道了。

秦晉“崤之戰”:拋開過程,只談“前因”和“後果”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文公劇照

戰後兩國形勢

我們可以把“崤之戰”的大敗視為秦穆公咎由自取,其賭博似的襲鄭後被晉國擊敗,以致爭霸中原的願望始終沒有實現。反觀晉襄公,雖然他贏得了此次戰役的勝利,但是他在國內的境況還遠不如秦穆公,他被貴族架空,國君之名形同虛設。這樣的戰爭結果在春秋時期是相當罕見的。

此戰之後,秦、晉兩國雖征戰不斷,但在許多戰役中皆點到為止,由此可見,這些小型戰役只不過是走走形式,秦國是有心無力,晉國是有力無心。與此同時,秦、晉兩國之間的互相牽制,使楚國趁機壯大了實力,導致後來“晉楚爭霸”局面的形成。

秦晉“崤之戰”:拋開過程,只談“前因”和“後果”

《東周列國·春秋篇》晉文公劇照

從晉國的形勢來看,晉文公稱霸中原,其子晉襄公雖然在權力轉移之際出現了危機,但是仍然維持了中原的霸權,並擊敗了東進的秦穆公,此後百餘年間,晉國一直領導中原各國聯合對抗楚國。

從秦國的形勢來看,秦穆公雖然受制於晉國,無緣在中原稱雄,並且在他死後,秦國幾乎完全退出了中原的紛爭。然而,禍兮福所倚,秦國有了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權力整合和改革活動,並且專注於西方的拓展和經營,可以說,這為後來秦國一統六國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至於鄭國,因為燭之武等人的機智,使原本面臨亡國危機的鄭國得以化險為夷。“崤之戰”後,鄭國又歸附晉國。但是,我們都知道,弱國向來是沒有外交可言的,鄭國只能隨著國際形勢,不斷地調整策略,不僅要避免秦國的威脅,還要搖擺在晉、楚兩國之間,成為春秋時期的“牆頭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