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美團,後有阿里,這個20歲的老牌互聯網巨頭還能瘋狂多久?

10月29日是老牌OTA巨頭攜程近年來最風光的一天。

國內最早的一批互聯網公司大多成立於1999年,阿里等相繼在這一年迎來了20週年,攜程也不例外,在飽受暗地裡捆綁銷售坑人、"偷竊"機票退改簽費用、價格歧視、親子園殺機、大幅虧損等一系列事件後,更不會輕易放棄這樣一個難得的公關機會。

前有美團,後有阿里,這個20歲的老牌互聯網巨頭還能瘋狂多久?

為了達到最大的品牌傳播效果,攜程一擲千金包下希爾頓大酒店多個房間,前一天就全國各地的上百家媒體請到上海,試圖打造一場該公司史上最盛大的慶典活動。當天不僅請到了代言人彭于晏,甚至費盡心機實現了"攜程四君子"梁建章、季琦、沈南鵬、範敏的同框,在媒體圈引發大量刷屏。

從表面上,攜程確實配得上這一天的榮耀。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作為國內最早的OTA之一,攜程過去20年的發展史就是中國在線旅遊發展的20年。在其成立之初,國人的出遊大多以商務為主,今天,因私休閒度假出行所佔比重已超50%,1999年,攜程用戶年人均訂單數2單,均價約750元,到去年,這些數字已刷新成14單、1600元,年旅遊消費金額20年間增長了10倍。

前有美團,後有阿里,這個20歲的老牌互聯網巨頭還能瘋狂多久?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2003年上市時,攜程市值不到6億美元,年營收只有1800萬美元左右,而虧損接近千萬美元。到了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已實現169億元,淨利潤超過40億元,最新市值185億美元。

官方網站顯示,今天的攜程已在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廈門、重慶、青島、武漢、三亞等95個境內城市,新加坡、首爾、香港等22個境外城市設立了分支機構,向超過3億會員提供集無線應用、酒店預訂、機票預訂、旅遊度假、商旅管理及旅遊資訊在內的全方位旅行服務。

攜程的成功離不開沈南鵬、季琦、範敏,更與梁建章這位天才CEO分不開。上市後,攜程迅速高築護城河,牢牢鞏固了自己的龍頭老大地位,"打著望遠鏡也找不到競爭對手",2006年,功成名就的梁建章激流勇退,宣佈卸任攜程CEO奔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從事人口、創業及中國勞動力市場方面的研究。

前有美團,後有阿里,這個20歲的老牌互聯網巨頭還能瘋狂多久?

不過,誰也沒有料到,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使攜程一夜之間深陷困境,藝龍的逆襲。去哪兒、同程們的橫空出世,令老大哥不知所措。2010年,攜程市場份額開始低於50%,行業控制能力與議價能力逐步削弱,次年,市場份額跌至41%。除此之外,攜程財務狀況也在快速惡化,尤其危機深重的2012年,攜程多項財務指標大幅下滑,當年淨利潤同比暴跌34%,當然,投資者則用腳投票,股價回落至上市初期的水平,市值較高峰時縮水近一半。

2013年3月,梁建章不得不再次走到前臺,經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攜程全面移動互聯網化,並通過一系列買買買,不僅將十多年的老冤家藝龍收入囊中,而且將幾乎所有有份量的競爭對手甚至潛在競爭對手納入勢力範圍,走到三年後再次掛冠而去。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OTA甚至整個互聯網業,攜程都是一家非常值得人們尊重的公司,不過,孫潔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金山銀山亦有啃光時

2016年11月16日,梁建章宣佈不再擔任攜程CEO,親自將這一職位交棒到該公司原CFO孫潔手上。

前有美團,後有阿里,這個20歲的老牌互聯網巨頭還能瘋狂多久?

孫潔繼承的攜程是一份令許多人豔羨的遺產,彼時,該公司市值接近250億美元,就在梁建章那個季度,攜程交上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成績單,若不計股權報酬費用,當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營業利潤率16%,遠超華爾街此前8%-10%的預期,而經稀釋每存託憑證盈利則是華爾街預期的17倍。

然而,在孫潔治下,不到兩年,攜程業績就開始過山車,去年第三、四季度,該公司接連鉅虧,分別虧損了11.39億元、11.9億元。

細心的人們會注意到,創立於1999年初的攜程,按照常理,本應在今年上半年進行慶祝,從品牌傳播角度來說,那個時機正好排在阿里之前,效果顯然會更好,孫潔之所以將慶典挪到年底,很可能就因這樣的苦衷。

前有美團,後有阿里,這個20歲的老牌互聯網巨頭還能瘋狂多久?

事實上,孫潔領導的攜程除了不得不面對尷尬的虧損局面外,還深陷更大的危機之中無法自拔。

2018年3月,美團酒店以2270萬的單月間夜量首次超過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的總和,梁建章苦心孤詣營造的在線旅遊市場格局被打破。《2018年Q1中國在線酒店預訂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在移動端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及用戶年輕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當季,美團酒店以5770萬的訂單總量,奪得業界第一名,成為在線酒店預訂行業多年來最重大的變化。

前有美團,後有阿里,這個20歲的老牌互聯網巨頭還能瘋狂多久?

為了應對美團的挑戰,孫潔和她的攜程開始飢不擇食,捆綁銷售坑人事件、高額機票退改簽費用事件、價格歧視事件等頻發,僅僅一年多來,該公司至少發生了六起以上的紅色輿情危機。消費者、律師、明星大V、消費者協會、央視甚至官方監管機構無一對這家曾經的明星企業佈下的各種"坑"進行口誅筆伐。

如果再算上親子園事件,孫潔很可能是去年最"忙碌"的CEO之一,不是奔走在道歉、整改的路上,就是在再道歉、再整改的途中。

打不贏就跑?

病急亂投醫之後,攜程試圖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今年初,孫潔拋出了下沉市場策略。3月1日,攜程在一封內部信中宣佈,2019年將計劃增加1300家門店,並招募5000人加盟,新開門店中有一半要落在縣級城市。當時,官方稱,三四線城市中老年消費者對互聯網接受度較低,他們傾向於線下門店的服務,這個市場空間不小。

不過,半年後,攜程似乎在轉向。在攜程20週年慶典暨全球合作伙伴峰會上,攜程的英文名稱由Ctrip更名為Trip.com Group Limited.,並公佈其下一程的戰略是高品質與全球化,尤其是東南亞將是攜程下一步的發展重點。

前有美團,後有阿里,這個20歲的老牌互聯網巨頭還能瘋狂多久?

這意味著在美團、阿里的進攻面前,攜程選擇了錯位競爭,似乎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畢竟國內旅遊消費經過20年發展後已呈現出明顯的個人消費增長趨勢,覆蓋"吃住行遊購娛"的全鏈條旅遊消費綜合平臺優勢顯現。

問題在於,當巨頭們瓜分完國內市場後,出海就成了他們的必然選擇,到了那時,攜程又將如何應對呢?孫潔或許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聯姻騰訊。

過去,攜程常常吹噓自己擁有多少家酒店的合作關係,但這些在高昂的佣金面前不堪一擊,孫潔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恐怕就剩下商旅業務了,不知美團、阿里還會迷糊多久?


【紫財經】是一個鮮活有深度有溫度的科技財經自媒體,關注、轉發是最長情的表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