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辛利軍首次透露京東健康新戰略

“醫谷”關注

我們

“置頂公眾號”即刻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

昨日(10月28日),在2019京東健康合作伙伴大會上,京東健康CEO辛利軍首次透露了接下來京東健康的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京東健康是京東集團旗下專注於經營大健康相關業務的子集團,是繼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之後由京東集團打造的第三隻“獨角獸”。今年5月10日,京東健康宣佈獨立運營,當月初獲得超過10億美元A輪融資。7月18日,京東集團對外宣佈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總裁辛利軍擔任京東健康CEO,全面負責京東健康的戰略、管理、業務發展等工作;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擔任京東健康董事長。

會上,辛利軍宣佈京東健康將圍繞醫藥供應鏈、醫療服務、慢病管理開啟新戰略,啟動“新藥品扶貧計劃”、“新赤腳醫生計劃”和“新慢病防治計劃”,未來將圍繞用戶建立全鏈條全週期的健康管理服務。

所謂“新藥品扶貧計劃”,即針對目前貧困地區沒錢買藥、沒處購藥的難題,“新藥品扶貧計劃”將對全國貧困人口,提供每人一千元藥品補貼,並利用供應鏈優勢保障基層和偏遠地區的藥品供應,提高藥品可及性。

“新赤腳醫生計劃”是由京東健康聯合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共同發起,針對全國基層醫務工作者,利用互聯網開展技能培訓和遠程幫扶,助力實現基層鄉村診療水平和質量的提高,讓農村居民獲得便捷、價廉、安全的醫療健康服務。

“新慢病防治計劃”是指京東健康將聯合全國各大公立醫院的優勢專科,針對以心腦血管、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融合互聯網科技與優質醫療資源,開展專病專科的慢病管理。目前京東健康已與多家三甲醫院合作開展針對專病專科的健康管理,並將逐步建立慢病管理生態體系。

在京東健康佈局成熟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方面,其也有自己的打算。

日前,依託京東的資源優勢,京東健康在目前醫藥健康電商、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智慧解決方案四個業務版塊基礎上,構建了完整的“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

具體而言,在醫藥健康電商版塊,京東健康現擁有藥品零售、藥品批發、以及非藥物的泛健康類商品零售等業務;互聯網醫療版塊主要圍繞患者需求,開展在線掛號、在線問診等醫療服務,並結合京東獨特藥品供應鏈優勢,在業界首創了線上“醫+藥”閉環;健康服務版塊為用戶提供包括體檢、醫美、齒科、基因檢測、疫苗預約等在內的消費醫療服務;“智慧解決方案”版塊則主要服務於線下實體藥店、醫院和

政府部門等各合作方,向其提供基於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化、智慧化解決方案。

京東健康醫藥部總經理金恩林在大會上介紹道,京東健康零售合計佔據醫藥零售15%以上份額,貢獻了超過60%的專科用藥銷售額,有超過一半藥品被髮往三線以下城市。核心產品京東大藥房僅用三年時間,就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醫藥零售企業,同時開創全行業第一個“醫+藥”閉環,為用戶提供更專業的尋醫問藥服務。

對於供應鏈和渠道合作伙伴,京東健康致力於打造To B新場景,去掉中間環節,提升效率。京東健康渠道創新部總經理周新元表示,京東健康可以通過行業數據及京東用戶行為特徵分析,協助品牌商制定產品方向,並幫助其在傳統零售、社交業務、企業業務等渠道推廣。

其中,京東健康提升傳統渠道效率的產品“藥京採”成立近三年來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第三方藥品批發平臺之一,覆蓋21個省,400多個城市,目前渠道已下沉到鎮級,未來將繼續下沉。

在互聯網醫療方面,京東互聯網醫院作為京東健康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核心產品,已成為增速最快的互聯網醫療平臺之一,有超3萬來自全國32省市自治區327市的醫生,其中62%來自三甲醫院,80%是主治及以上級別,能夠圍繞患者需求,開展預約掛號、開藥門診、

電話問診、線上診療室、診後管理、疫苗預約、疾病科普與教育、健康服務包等醫療服務。

京東健康互聯網醫療部總經理肖建波在合作伙伴大會上提出“京東互聯網醫療服務升級”與“京東互聯網醫療平臺開放”兩大計劃,旨在分別面向C端和B端,為個人用戶連接更多種類、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為各類企業的客戶及員工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滿足各層次醫療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

在智慧醫療領域,京東健康將與眾多合作伙伴們一道,致力於打破“信息孤島”,實現互聯互通,共建智慧健康生態。基於AI、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信息化,京東健康將從醫療、醫藥、醫保、醫養,“四醫”聯動佈局智慧健康城市。京東健康醫療創新部總經理王東媛表示,基於AI和5G的“區域醫聯體+互聯網醫院”模式將加速分級診療和慢病管理發展,驅動醫療向健康新時代邁進。

文 | 醫谷綜合報道

醫谷:擁有最全醫學大健康產業信息來源渠道,緊跟政策風向,傳播最新行業資訊;聚集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投資人,挖掘跟蹤創新項目,實現項目資本快速對接;網羅大量會展信息及展後報道,聚焦熱門產品技術,闡述專家大咖獨到見解。

張江科學城南部核心區,城市副中心——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期待您的考察蒞臨,共謀發展,021-681199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