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江陰構建縣域治理“1+5”總架構 以集成改革解發展難題

今年上半年,江蘇省江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24.58億元,增長7.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66元,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39元,增長9.1%,兩項收入增速、絕對水平均位居江蘇同類縣(市、區)前列。長期以來,良好的營商環境、便利的交通網絡為江陰市的經濟發展持續助力。

2017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會議指出,對領域相近、功能互補的改革試點,可以開展綜合配套試點,推動系統集成。同年7月,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在江陰市開展縣級集成改革試點,從企業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著力破解群眾、企業辦事之難,全面構建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新體系。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江陰以系統思維推進集成改革,構建政務服務、基層治理、社會救助、生活服務、公共安全為一體的縣域治理“1+5”總架構,探索出一條縣域治理體系的新路子。

“3月接洽,5月就簽約,9月開工建設,今年6月份一期廠房主體封頂,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及設備調試,預計12月底一期生產線可正式投產。”在9月21日舉行的江陰發展大會上,聯動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閻紫電說,江陰的行政效率和營商環境是吸引他來這裡投資的主要原因。

“從縣域治理矛盾最突出、改革呼聲最高和人民需求最迫切的問題入手,通過大精簡、大清單、大提速、大數據,構建起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陳金虎介紹,集成改革就是在吸納全國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基礎上,針對當前區域發展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提出一攬子的改革方案,然後按照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在整個縣域系統推進。

江陰集成改革涉及七大領域,包括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開發開放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改革、社會事業體制改革、加強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梳理下來,共有38個方面的356項改革任務。

“2440”是代表江陰行政服務水平的標誌性數字。即開辦企業只需2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4個工作日、工業項目施工許可40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在江陰徐霞客鎮政務服務中心的綜合服務窗口前,周敏瑜高興地拿到了公司新申請的營業執照。讓她驚喜的是,整個過程只花了2個工作日。周敏瑜是科亦隆(江陰)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她告訴記者,“以前一件事情跑好幾回可能都辦不好,現在基本上是進門以後諮詢清楚,就可一次性辦完”。

徐霞客鎮黨委書記葉韓清介紹,在該鎮政務服務中心,經過標準化和流程再造,每個窗口能辦理228項事務。通過“互聯網+政務”還能實行網上辦、自助辦、延伸辦,為企業群眾提供全天候、多元化、多層次的政務服務,實現“一窗通辦、一章審批、一站服務”。2018年,該中心辦件179584件,各村辦件18574件,代辦6094件。

隨著多舉措、多途徑縱深推進重點領域的各項改革,江陰全市形成了改革的集成和疊加效應,開辦企業流程不斷優化,全程電子化登記等多元化登記渠道全面推廣,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得到進一步激發。全市市場主體從2017年底的13.90萬戶增長到目前的19.36萬戶。

集成改革帶來的獲得感,不僅企業主們感受明顯,江陰市165萬群眾也是直接受益者。

“我把申請表和病歷給小馬,手續不用我自己去辦,就能得到慢性病醫療補貼,真的是方便老百姓。”江陰市青陽鎮桐岐村村民趙阿姨日前在該村政務服務窗口領取了慢性病醫療補貼通知書,對代辦員馬葉娜感謝不已。

2018年以來,青陽鎮政務服務中心在實現“政務服務一窗口”的基礎上,將鎮級政務服務向村(社區)延伸,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代辦制”模式的政務服務,真正做到“便民全覆蓋,服務零距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薛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