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需買房,如何看戶型,選樓層?

用戶2686508386732


剛需買房關於戶型和樓層的選擇建議:

1、戶型首選兩室兩廳或小三室兩廳(面積控制在90㎡以內),總價低還款壓力小。戶型最好方正,南北通透,至少兩室朝陽。

2、樓層方面只要不是底層和頂層都可以,最好是七樓以下,以防範小區停電不需要爬那麼高的樓層,還有就是國內的消防雲梯最高只能達到七層。

除了戶型和樓層,我個人覺得對於剛需來說得房率也是值得關注的,樓梯房的得房率相對高於電梯房,但電梯房的電梯數量越多得房率越低,最好是選擇一梯兩戶,這裡需要講清楚的是一梯兩戶和兩梯四戶這兩棟樓的得房率是不一樣的,兩梯四戶要比一梯兩戶的公攤面積大,主要是多出了公共走廊面積。


ClearSky


我做房產銷售好多年了簡單說幾點吧:1.買房主要看戶型、工程質量,然後想辦法打聽開發商的實力!好多人有個誤區認為只要是品牌強的開發商開發的房子就好其實不然,品牌開發商房價裡包好了很大一部分品牌輸出,而且大品牌開發商市場開發已經達到了上線,很難有所突破。恰恰是中等實力的開發商正處在上升期,一方面要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又要與大品牌開發商搶客戶,所以他們能做的就是性價比!(包括質量、內部配套、價格等)。

2.遠方標準:不要買靠路邊的房子(各種吵),不要買離大門近的,不要買門面商鋪上面的,不買挨著醫院的!

要買小區中間位置的,前、後面沒有高樓的,左右沒有高樓的,

3.樓層選擇:他要相信西曬,能選儘量優先選東邊戶和西邊戶,一般中間戶通透性肯定沒有兩邊通透性好!

頂樓能不買儘量不要買,還要問清楚設備層在哪裡,加壓層在哪裡,避開這些樓層!

4.物業:說說物業,現在生活水平好了,都希望有個好物業。不要相信小開發商和大物業合作的鬼話!也不要盲目相信大品牌開發商的物業,因為大品牌開發商都是全省甚至全國性的,在某個城市一旦開發完撤出的時候物業跟著也走了,有些有良心的會保留原物業名字,只派個把人留守,其餘都是當地的承包物業的人。那麼如何去選呢,選那種專門做物業的公司,前提是資質和承接項目都很不錯的。其實物業夠用就行,根本不存在保姆一樣的物業,就是有也是你花很多錢買來的!

純手打,沒核對,有不足的請原諒!


海子哥歌


俗話說,蘿蔔鹹菜各有所愛。買房子選樓層也是如此。其實樓層高低各有妙處,只要這個樓層適合你,那就是好的。不過有時事情並不是象你理想中的樣子,選擇樓層也不能單單靠個人的感覺、喜好。購房者詳解如何看建築選樓層。

多層房型好 高層堅固

多層住宅就是磚混結構。這種結構成本低,比鋼筋混凝土結構低40%左右。這類房子的耐久性一般,折舊較快。它的優勢是房子由於受到各種限制,通常只能是板式,大多南北通風;少了柱樑的限制,戶型也比較好。加之沒有電梯,少了電梯井、候梯廳等公用建築面積,房間利用率高。多層的最佳樓層為3、4層。

高層住宅就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又分為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框筒結構等。

框架結構,就是用幾根柱子和棟樑架起整棟房子,這種結構可以隨意更改戶型結構。缺點是房間內有梁有柱出現,影響美觀、傢俱佈置。

框剪結構,優點是隱梁隱柱。缺點是房型佈局有侷限性,室內多數牆壁不能拆卸,裝修不便,同層平面難免會出現較差戶型。

框筒結構:整體建築主要由幾大框筒承擔重量,單元內的牆體不起承重作用,真正的活性建築,牆體可以隨意改變,甚至整層都可以隨意間隔。這是現在最先進的結構。

最佳樓層——大樓的3/1到 3/2之間處

以21層的大樓為例,它的最佳樓層是7-14層之間。這裡無論是採光還是空氣都不錯,如果是景觀樓觀景的效果也很好;這樣一個高度人站在陽臺上也不會有眩暈的感覺,對於中年和青年人都很適合;這個高度離地面有一定距離,受馬路上噪音的影響也不大。即使電梯壞了,住戶跑10幾層樓也不是問題。在銷售中,這些樓層雖然價格要比其它樓層貴許多,仍然是最先被搶掉。

現在建築類別多樣性越來越大,購房者對於買房時樓層的選擇也越來越重視。不同樓層的價格甚至相差能近千元,為何同一棟樓的房子價格差距如此之大?通常情況下樓層每高一層每平米加十塊,但是也有的樓盤從8樓開始每層樓加一定的價格。但也有樓盤將頂樓定價最高,高出一樓幾萬的,具體要看樓盤、地區。

一般情況下,根據樓房的不同高度又分為低層、多層、中高層、高層和超高層。而不同樓層的樓盤,售價也大不相同。一般而言,6層的房子多為3-4層最貴;12層的房子,7-8層最貴;18層的房子,13-16層最貴;25層的房子,18-23層最貴。

高層樓盤要比底層樓盤貴一些原因如下:

1、高層本身造價就要高一些,如基礎要求,消防要求,結構要求等。

2、高層越往上通風和採光都要好一點。

3、高樓停電,停水問題在功能設計上一般是考慮清楚的,如雙電源,備用水池等,

4、住高樓還是平房要看個人喜好了,如果更喜歡親近大自然,住底層,有樹有水,散步,休閒愜意。

下面來看看不同層高的樓盤哪些樓層的價格更貴:

1、6層的房子:3-4層最貴

一層二層易潮溼,且在居住方面可能會很不安靜,如果臨街,受路上的汽車尾氣、揚塵汙染重。而一般6層樓盤多沒有電梯,5-6層對那些有老人小孩的家庭而言,上下樓不方便,且6層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因此,綜合考量,還是3-4層最理想,價格當然也最貴。

2、12層的房子:高樓層最貴(一般指7-8層)

對於高層住宅樓來說,七層、八層是黃金樓層段。這個樓層安靜,不受噪音、灰塵汙染等影響,並且也不至於讓人達到恐高的程度。但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不適宜居住,因為氣壓低,很容易讓人感覺上不來氣,所以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切勿購買。

3、18層的房子:高樓層最貴(一般指13-16層)

從十二層到十五層,是最明亮的樓層,相比低樓層而言,光線不易被遮擋,視野最佳。但相對於20多層的高層而言,往往只能看到對面的樓房,景觀自然就會稍遜一籌。


珠三角房產諮詢


1、避免走道過長

走道過長,空間的利用率就變的太低,曾經一張上海的“跑道”戶型圖震驚了無數網友:花480萬買了個78平米的房子,光過道就31平米,這倒是方便健身了,吃完飯在家裡溜達一圈肯定長不胖。

但是這麼長的過道也放不下什麼東西這不是浪費嘛,而且住起來太不方便,在這屋喊一嗓子,那屋都聽不見。另外,戶型中如果有狹長走廊,一般整套房子都會偏向長方形,不免會影響到房子的採光和通風。

2、戶型存在斜邊

現在帶有斜邊的戶型是不太常見的,但咱們剛需還是不能被開發商的“新意”所迷惑,他們的樣板間很漂亮,但如果你自己裝修會發現,自家房子跟樣板間相比就是買家秀和買家秀的差別吧。而且一些斜邊造成的斜角,裝修很難,利用率一般都非常低。

3、戶型面積比例不好

還有一些戶型,廚房和窗戶的面積都特別大,這些肯定要擠佔其他戶型面積的。當然了,你如果買個三四百平米的房子那無所謂。我們普通老百姓住的,90平米、80平米的房子,一個巨大的廚房,那別的房間肯定要小很多。

還有個類似的情況就是主次臥面積特別懸殊:主臥特別大,次臥一丟丟,恨不得擺張床,然後進門就脫鞋,直接上炕臺。這樣住起來也不舒服。

4、獨立陽臺設計

獨立陽臺一般面積都比較大,所以陽臺和其相連接的房間之間的隔牆會被建設為承重牆,即使裝修時你拆掉門垛,兩邊的矮牆也是無法拆除的。

這種獨立陽臺面積雖大,卻不能被完全收入,最後還可能變成家中堆放雜物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陽臺大多都會以一半面積計入房屋總面積,如果面積過大,剛需族就會多拿錢,還不能充分利用。不過也見仁見智,有的朋友可能更喜歡這種獨立陽臺,可以更隔音更保暖。


肥貓V5


房價猛於虎,讓很多人或咬牙切齒、或畏懼退縮,可仍舊有很多很多的人前仆後繼、殫精竭慮地去買房。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買房?買房到底有多重要?

我們要買房,主要還是因為:

1、有房才有家,有自己的房子心裡過得才安慰;

2、我們相信愛情,可是丈母孃不相信,沒有房子影響婚姻;

3、不買房孩子沒有戶口,上學受影響;

4、買房子雖然投資很大,但是房子屬於固定資產,如果你買的好,房子還會長值,這樣你就算是投資賺了。

所以,地圖君總結,買房雖讓我們覺得很難,可它關係到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所以買房很重要。

因此,會買房、新手懂買房技巧那就更重要。


我們經常聽人說,買房子一定要選大開發商,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同一地段大開發商的房價要比小開發商要貴一點呢? 大開發商和小開發商的區別還是不少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品牌實力。大開發商的品牌實力讓購房者覺得更有實力,更有保障。 2、施工質量。大開發商讓購房者覺得房子質量更好,即使是維權,也是大開發商更講規矩。 3、配套設施。大開發商提供的硬件配套設施更加完備。大開發商在操盤項目中,往往能引入好的幼兒園和周邊學校,這極具吸引力。 當然,買大開發商的房子,付出的居住成本更高。 以物業為例,大開發商的物業通常都是自有物業,從拿地開發商到業主入住,開發商能夠提供一條龍服務。物業公司為自有項目提供物業服務,會更加負責、敬業。出了問題保修也更加方便。換做第三方物業,我們則不能將矛頭對準他們了,畢竟物業公司是外來戶,跟房子質量沒有直接關係,他們能做的就是溝通協調。如果再加上幾戶不交物業費,物業公司或許還會懈怠。 那當然,好物業當然得要好價錢,大開發商的物業費相對市場平均水平要高出不少。一月物業費,加上水電燃氣網絡等費用,差不多要1000塊錢,可是不小的一筆支出。



當我們決定了那個開發商。我們就需要去參考他們的樣板間。 地圖君覺得樣板間大家都不陌生,幾乎購房者都對樣板間室內設計讚不絕口,因為樣板間能做到“幾乎不浪費一平方釐米的面積”。在商品房預售模式下,經過專業設計團隊包裝的樣板間的確是一塊金字招牌,因為購房者所能看到除了沙盤,就只剩下樣板間了。 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說,樣板間重要的目的就是凸出項目戶型的,但從購房者的角度來說,看樣板間更多地是為了發現問題。但樣板間由開發商主導,放大掩蓋不足變成為行業的通行做法,這樣一來,樣板間的各種貓膩越來越多,沒有專業知識的購房者,是極難發現的。

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注意樣板間的燈光。寬敞明亮的室內環境全由燈光營造,購房者看不到自然採光效果。而我們實際居住的時候並不會長時間開燈來滿足採光要求。關燈後的室內採光情況,是你參觀樣板間必須要看的。是一些塔式建築的暗間,比如衛生間和廚房。 2、注意樣板間冊尺寸。樣板間的購房者通常都會被樣板間的“高利用率”吸引。等你收房後,就會發現,樣板間放得下這麼多傢俱,怎麼到自己家就不行了。其實,樣板間的傢俱大多是異形尺寸,而且這些異形尺寸屬於定製傢俱,製作成本高,不適合一般家庭採用。 3、注意精裝戶型的建材。現在精裝修交房越來越流行,購房者不用在硬裝修設計方面操心,買點傢俱家電就直接入住了。但硬裝修所用的建材的也是我們需要留心的地方,“大品牌”不假,但產品具體型號就不清楚了。那些家用高頻設施,比如水龍頭、瓷磚、地板、油煙機都需要在合同中寫明具體型號。


當我們選好房子的面積、方位。我們是不是又要挑選樓層。 選樓層,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地圖君僅從客觀事實來給各位一點建議,這裡以33層的建築為例。 1-4層:這段的樓層價格稍低。但也存在潮溼、私密性差、採光不好、積塵大、蚊蟲多等都是問題。 5-7層:這段的樓層價格稍低,比較適合中老年人居住。但光照和景觀在樓層中處於中下水平,安全性一般。 8-10層:這段的樓層高度是比較合適的,光照也不必擔心。但視野一般。 10-12層:這段樓層很適合居住的,光照和風景都不錯。但空氣質量想對較差。 13-23層:這段樓層是搶手的樓層,一般認為這些樓層的採光上佳,光照充足,視野開闊,噪音很小。但價格是整棟樓中偏貴的。 24-30層:這段樓層高度夠,觀景效果上佳、晚上安靜、私密性很好,幾乎不會有蚊蟲困擾。但空氣噪音大。 31-33層:這段樓層樓層高,景觀佳,私密性好,沒有蚊蟲困擾。但供水供電,水壓如果不夠,影響居住,供電不好就問題大了。 總的來說,房子是根據家庭成員結構來選樓層的,如果有老人,低樓層(1-2層)比較合適,如果沒有老人,一般選9-15層比較適合。
說起來容積率與城市化進程息息相關,城市飛速發展和人口的大量湧入造成土地資源不足,有限的資源承擔著人們巨大的住房需求,就不得不思考如何發揮其大價值。 它的計算公式並不複雜: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而容積率和居民居住的關係通俗點說,容積率說到底就是小區裡戶數、人數和小區面積的關係,當然戶越少、人越少,面積越大越舒服了。 對於開發商來說,容積率決定了地價成本在房屋中佔的比例,而對於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適度。綠地率也是如此。綠地率較高,容積率較低,建築密度一般也就較低,開發商可用於回收資金的面積就越少,而住戶就越舒服。這兩個比率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從人的居住需求角度,還是從純粹賺錢的角度來設計一個社區。



但綠地率和綠化率又有區別。有購置者提成質疑:“我買的房子宣傳時說綠化率45%,可是籤合同時變成了綠地率30%,開發商屬於虛假宣傳嗎?”這裡“15%”的落差並不屬於虛假宣傳,因為本身綠地率和綠化率就並非同一個概念,至多是商家的文字遊戲而已。 要想準確區分兩者的異同,就要分別明確其定義。 首先,國家對綠地率的要求嚴格。根據相關技術規範、法規都可以知道,長草的地方並不一定都能算作綠地,綠地率所指的“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所屬綠地和道路綠地等。 除此之外,距建築外牆1.5米和道路邊線1米以內的土地和地表覆土達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們上面是否有綠化,都不計入綠地面積。 而綠化率則是一個不準確、不規範的用詞,其準確的提法應為“綠化覆蓋率”。綠化覆蓋率是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相對而言比較寬泛,大致長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綠化, 樹的影子、露天停車場可以中間種草的方磚都可算入綠化覆蓋率,所以綠化覆蓋率一般要比綠地一些。計算綠化覆蓋率所指的綠地,簡單地說,就是隻要有塊草皮就可以計入,所以綠化覆蓋率有時能做到60%以上。 地圖君認為,如果你購房時如果對小區綠化比較關心,一定要在瞭解樓盤時格外關注開發商提供的數據是綠地率還是綠化率,一字之差,交房標準可是差別很大的。



小高拍拍


一、把握整體結構

格局應緊湊規整

上乘的住宅格局應是方正寬敞,通風良好。首先,各居室朝向以南北為宜,臥室和客廳至少有一間南向。這是因為東西向的居室不僅採光通風不暢,而且在消耗能量比南北向居室多。

 

另外,各居室形狀宜方正規整,斜角佈局雖然可以活躍空間,但不利於物品擺放,同時,斜牆造成的視線錯覺,容易使人產生緊張情緒。

佈局應公私分明

公私分明、動靜分區是指將戶內公共活動空間(如會客,起居,洗衣,燒飯,用餐等)與要求安靜的空間(休息,學習,工作,浴衛等)適當分開,避免相互干擾,以滿足人們的心理和生理要求。

從人的行為習慣來看,客廳應設在住宅的最前方,進入大門後首先看見客廳,而臥室、廚房以及其他空間應設在住宅的後方。另外,住宅佈局還應注意廚房、衛生間是否潔垢分區,主臥、客臥是否公私分離。

居室面積要合宜

並不是居住的面積越大越好,所謂“合適的就是好的”。購房者可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人口、年齡來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居室。當我們對總面積需求有大體把握後,接下來就要看各個居室了。單個居室長寬比應不超過1.5:1,過大長寬比的居室易使人有狹長、壓抑的感覺,並且此類居室不宜通風,容易潮溼。

二、關注居室細節

客廳應與臥室隔開

客廳是家庭群體生活的空間,除用於休息外,也是接待賓客和娛樂的場所。所以,客廳應位於住宅的最前端,與臥室隔開。同時,客廳與大門之間應設有玄關或有矮櫃遮擋,使內外有所緩衝,其一,不至於一入房門,就將整個客廳一覽無餘,其二,緩衝區可阻擋外界對住宅內部的窺探,消除居住時的不安全因素。另外,客廳的牆面應盡少有門的設置,以利於擺放傢俱。同時,客廳內應減少穿行面積,以使其發揮出使用空間。

臥室的面積不宜過大

臥室一般位於住宅的盡端,私密性最強。我們挑選臥室時,應綜合考慮臥室的形狀、門窗位置、床位佈置及活動面積等因素。其中床是臥室佈局的關鍵,一般床要緊靠內牆,不宜放在臥室中間。此外,床頭的位置宜南北向(順應磁力線方向),不宜靠窗下,不宜對門。同時,臥室的面積不宜過大,一般10—15平米左右即可。

廚房應具備良好的採光與通風

廚房與衛生間合併稱為住宅的核心部位,是家庭活動的重要場所,設備密集。廚房除應具備良好的採光與通風,還應注意廚具的擺放和管道的佈局。同時,廚房應以面向西北為比較好的方位,以便油煙被南風吹走,難以在室內停留,利於身心健康。

總之,如今的廚房已不再限於烹調、備餐,而發展成儲物、就餐等多種功能混合的居室空間。所以,選擇好一個佈局合理、環境優雅的廚房,不僅能幫助緩解烹飪的辛勞,還能帶給家人美的視覺享受。

衛生間不能過小

衛生間作為家庭的洗理中心,是一個具有實用功能的地方。現在的衛生間一般包括浴室,為了方便各衛具、浴具的擺放,衛生間一般寬在1.5—2.1米,長在1.2—1.8米左右最合適。另外,由於衛生間易滋養細菌,並且常伴有異味,所以,衛生間的門不宜開向大門、臥室以及廚房門。

樓層一般在中間偏下樓層,11層為空氣楊灰層千萬不要買,房屋從一樓開始每隔3層為吊塔的槽鋼層,謹慎購買,後期容易外牆滲水。其他的都可以放心購買。

 



買房小哥


坐北朝南肯定是最好的,樓層選擇中高樓層,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好,主要還是看戶型,看採光,一般中高樓層採光都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