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兩省為何有那麼多河流?

冬季凱風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江浙,也稱作江浙地區,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下游,包括江蘇、浙江兩省。

在古代,狹義上的江浙地區指長江和錢塘江之間的地區。

由於蘇南文化和浙江文化都是從吳越文化衍生而來,現實文化性格也比較相近,所以人們把江蘇和浙江合而為"江浙"。

地理位置:

江浙地區位於中國的東部,地居長江下游,包括江蘇、浙江兩省[1],面積20.39萬平方公里。

水系:

江蘇省與浙江省是我國典型平原河網地區,水系十分發達,不但擁有著名的長江、京杭大運河、太湖和西湖,而且湖蕩密佈,江灘、河灘與溼地眾多,數萬條大小不一的河流縱橫交錯。

要想明白江浙為什麼這麼多河流,那麼我們就得知道怎麼形成河流:

河流裡的水是降雨、雪山融化的水和地下水共同組成的。剛開始,河流可能只是融化的雪水所形成的小河流,

也可能使地面上湧出來的一股泉水,或是雨水所彙集的小溪。當水越聚越多,便開始向地勢低的地方流動。

此時,雪水融化的水不斷流入小河中;而雨水也有一部分降落在河流裡,另一些則滲入土壤裡,形層地下水。

有時,地下水會穿過岩石和土壤,慢慢滲入河流裡。有時,湖泊中的水也會溢出湖泊形成小溪匯入河流中。

因為不斷有雨水、雪水、地下水及小溪流等匯入,逐漸形成大河,最後流入大海中。

河流是陸地表面上經常或間歇有水流動的線形天然水道。河流在我國的稱謂很多,較大的稱江、河、川、水,較小的稱溪、澗、溝、曲等。

藏語稱藏布,蒙古語稱郭勒。每條河流都有河源和河口。河源是指河流的發源地,有的是泉水,有的是湖泊、沼澤或是冰川,各河河源情況不盡一樣。

河口是河流的終點,即河流流入海洋、河流(如支流流入幹流)、湖泊或沼澤的地方,在乾旱的沙漠區,有些河流河水沿途消耗於滲漏和蒸發,

最後消失在沙漠中,這種河流稱為瞎尾河。除河源和河口外,每一條河流根據水文和河谷地形特徵分上、中、下游三段。

上游比降大,流速大,沖刷佔優勢,河槽多為基岩或礫石;中游比降和流速減小,流量加大,沖刷、淤積都不嚴重,但河流側蝕有所發展,河槽多為粗砂。

下游比降平緩,流速較小,但流量大,淤積佔優勢,多淺灘或沙洲,河槽多細砂或淤泥。通常大江大河在入海處都會分多條入海,形成河口三角洲。

通常把流入海洋的河流稱為外流河,補給外流河的流域範圍稱為外流流域。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於沙漠之中的這類瞎尾河稱為內流河,補給內流河的流域範圍稱為內流流域。

我國外流流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63.76%。為溝通不同河流、水系與海洋,發展水上交通運輸而開挖的人工河道稱為運河,也稱渠。為分洩河流洪水,人工開挖的河道稱為減河。

江浙有我國幾個大湖:洪澤湖 太湖 就在江蘇。

江蘇是水域面積比例最大的省份,水網稠密,全省有大小河道2900多條,湖泊近300個,水庫1100多座。

平原地區河渠交叉,河湖相通,流域界線頗難劃定,依地勢和主要河流的分佈狀況,

全省主要流湖泊大致可分為沂沭泗水系、淮河下游水系、長江和太湖水系等三大流域系統。

沂沭泗水系諸河位於廢黃河以北,皆發源于山東沂蒙山區,沿傾斜之地勢進入省境。

主要河流有沂河、沭河、新沂河、新沭河等;淮河下游水系指廢黃河以南,長江北岸高沙土以北地區的河流,

主要水道有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串場河、新通揚運河等,水路系統比較完整;

長江和太湖水系是指長江北岸高沙土以南地區的河流。長江穿越境內長約418公里,

河流面積3.9萬平方公里,太湖流域為全省公里,太湖流域為全省湖泊密集區,有大小湖泊180多個,

江南運河斜貫長江與太湖間,能有效調節水量。

浙江的主要河流從大到小,依次是錢塘江、甌江、靈江、苕溪、甬江、飛雲江、鰲江、京杭運河(浙江段)等八條。

我感覺造成江浙的河流眾多的原因:首先南方雨水多,大量降水積水匯流成河。二有大江流過,造成分支河流必定不會少。

三土質疏鬆,容易形成河流。四離海近,海水沖刷也可以形成河流。

一條河流的形成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俗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造成這麼多河流的原因也是諸多自然條件

和時間的產物。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莫循


江浙為什麼有那麼多河流?這可是一個簡單問題,是因為江蘇、浙江地勢低,水往低處流,河水才湧向江蘇或浙江。第二個原因就是處於亞熱帶季風區,降水多,才發育了這麼多河流。

上圖,這是我們國家北部沿海圖,包括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從圖中可以看出地勢高低非常明顯,江蘇、浙江兩省位於沿海位置,地勢接近海平面,浙江大部分地區還是丘陵地帶,而江蘇可是全國地勢最低的省份了,境內沒有一座山,一馬平川,河網縱橫,湖泊眾多。

如果我們在放眼華北平原,地勢與江浙一帶都很相似,從黃河的河道變化也可以看出,黃河沖積形成的華北平原,京津冀環渤海灣地區也有許多河流匯集,如海河組成的水系網,黃河注入渤海,也可能看出渤海灣一帶的地勢低平得到了眾多的河流“寵愛”。

黃河改道多次,水患對山東沒有多大影響,這主要是山東地勢高,山東丘陵起了保護作用。而對江蘇卻情有獨鍾,黃河改道多次從江蘇穿過,留下眾多湖泊,很多是古河道的痕跡,歷史上江蘇也是水患比較多的省份,這也是地勢低的原因。

環渤海灣地勢低,從目前來看,快沒有河流的痕跡了,有三分之二河道乾枯,儘管有發育河道的優勢,卻因流域內乾旱沒有水。而江浙一帶卻兼有得之,這裡發育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而且對應著集水區域也是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充沛的降水,為河流發育提供了先天的優勢,如長江水系、淮河水系,浙江境內的錢塘江水系。

江浙因為地勢低,河網密集,便於農耕生產,歷史上久負盛名,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這裡生產力水平較高,經濟發達,既是我們國家“錢袋子”又是我們國家的”米袋子“,這都得益於江浙有著育好的自然條件。


地理縱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