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獻:用激情築路的“拼命三郎”

張文獻:用激情築路的“拼命三郎”

張文獻(右)在周南高速公路施工一線督導檢查。

大雪紛飛、天寒地凍,他跑前忙後、一刻也閒不下來,協助土建一標推進工地附屬物清理。整整一天滴水未進、飢寒勞累,終於暈倒在工地上。同事心疼地說,他是一個“拼命三郎”。

累倒了、住院了,他停不下來,從早到晚不停地往工地打電話。剛好一點,又忍不住了,他辦理出院手續後乘公共汽車直奔工地。醫生搖搖頭說,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為儘快拿下項目手續,每天上午8時,他都會準時掂個小馬紮來到國土部門,逼得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工作人員無奈地說,他是一個難纏的“釘子戶”。

父親住院一個多月,僅抽空回家看望了一下就匆匆返回了工地,直到父親病逝不見他的人影兒;女兒高考,又看不到他的身影,甚至連一個電話都沒打。家人淚眼婆娑地稱他是一個鐵石心腸的“狠心人”。

……

這就是張文獻,默默奮戰在周駐南高速公路建設一線的河南宛龍公司協調處副處長。三年來,這位憨厚、低調的中年漢子走村入戶上工地,進機關找領導,多方奔走為項目,一身正氣幹工作,殫精竭慮不言苦,為工程順利實施打通梗阻、優化環境、保駕護航。他以自己的堅守與奉獻,忠誠履職、盡心盡責,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責任與擔當。

由於工作突出,在周駐南高速公路全線四市九縣評比中,張文獻多次被評為第一,並被河南宛龍公司授予2018年環境協調特殊貢獻獎。周口市周駐南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商水縣周駐南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特意發文給予張文獻通報表揚。2018年12月,周口市交通運輸局、商水縣周駐南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先後向河南宛龍公司發函,建議表彰張文獻。

工作上的“拼命三郎”

盛夏的午後,驕陽似火,新鋪的柏油路面格外“蒸人”。張文獻頭戴草帽,巡行於各個施工路段,不時彎下腰、記錄著,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流。

“趁這會兒有點時間,看看路面揚塵汙染防治是不是還有紕漏,不看不放心啊!”47歲的張文獻膚色黝黑,顯示出與實際年齡不相符的滄桑。一年多,現場督查標段揚塵汙染防治,成了他每日必修的“功課”。

其實,環保督查只是張文獻眾多工作中的一項,而且是“臨危受命”。一年前,河南宛龍公司領導專門“點將”,把這一急難險重的任務交給張文獻時,他頓感“壓力山大”。經過軍隊大熔爐的淬火錘鍊,張文獻沒有退縮。對於不按環保要求施工的,他絕不姑息遷就,勇於“亮劍”、敢於“執法”:開的第一張罰單就是2.5萬元,其中最多一張罰單是10萬元,先後對6個工區開具了8張罰單,共計20餘萬元。

“得罪人的事誰都不想做,但工作得有人管,為了工程建設我必須去做。”張文獻說,“違反規定、交了罰款,就按要求限時整改,直至整改到位。工作幹不好,沒法對得起公司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信任。”如此,效果很快顯現出來了:他所督查的路段均能夠嚴格環保要求施工。

張文獻除了協調、環保督查外,還督導漯阜鐵路工程施工,協助鐵路代建單位解決施工難題。由於工作繁忙,他像機器人一樣,每天在路上跑幾百裡,不分日夜明察暗訪,督導施工現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工作起來就像‘拼命三郎’,手腕硬、作風強,堅持原則、敢於負責,不講情面、只講奉獻。”張文獻以無私無畏和執著精神,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讚譽。

“工作不在我手裡延誤,事情不在我手裡斷線。”是張文獻始終堅持的工作理念,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公司,一旦有突發情況,他風雨無阻趕往現場。2017年,張文獻突然感覺身體不適,住進了河南省人民醫院。深知張文獻是個幹活不要命的工作狂,公司領導囑咐他,要靜下心來看好病。醫生建議他住院休養,可他安不下心,從早到晚不停地往工地打電話。一週後,他辦理出院手續後乘公共汽車直奔工地。

令人感動的“釘子戶”

周駐南高速公路屬於PPP項目,徵地拆遷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涉及面廣,協調工作必須打頭陣、儘快展開。2016年,張文獻來到河南宛龍公司,義無反顧地接下了協調工作這一重擔。但負責周口境內協調工作的只有他一人,沿線途經周口市商水縣5個鄉鎮、30多個行政村,施工里程17.12公里,要和市、縣、鄉、村等二十多個政府部門和數萬村民打交道,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公司相信我,把協調工作交給我做,我就得把它做好。”張文獻說。他來到周口後,首先調查研究。經過數十天的奔波,他跑遍周南高速周口境內的主線道路,掌握協調工作全部現狀的第一手資料。

徵地拆遷向來就是項目建設最難啃的“硬骨頭”。在附屬物清表階段,商水縣有一段路涉及徵拆群眾的房屋、蔬菜大棚等設施,群眾對徵地拆遷補償方案不一致,徵地拆遷難度較大,工作一度停滯。張文獻起早貪黑地開展走訪活動,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交流,瞭解群眾心理動向,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

有了第一手資料,張文獻心裡有了底氣。隨後,他直奔市、縣指揮部和相關鄉政府,逐一進行反饋,為商水縣、鄉兩級“因戶施策”推進徵地拆遷工作提供了準確可靠信息支撐。他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群眾安置工作,多次召開工作協調推進會,制定完善了“接地氣”的徵拆方案,徵拆工作實現了方案統一、計算方法統一、執行標準統一、實施人員統一的“四統一”。此次徵地拆遷,不僅打開了周口境內徵地拆遷新局面,也為其他地市提供了借鑑。

項目土地組卷是一項複雜的系統性工作,需要經過多次研究,準備多項材料,一級一級審批等,使得土地組卷工作歷時較長。為早日完成土地組卷工作,張文獻堅持早上8時必定準時出現在國土局相關股室,幫助人家打掃衛生、燒水,主動為經辦人員打下手、協助查找資料。很快,雙方熟絡起來,後來他買個小馬紮,幹完活兒就坐在相關股室門口,隨時隨地準備為經辦人員服務。時間一長,市、縣國土局領導及工作人員都認識了張文獻,也被他這種精神所感動。為此,許多工作人員放棄休息日,日夜加班加點組卷。土地組卷工作以最短的時間完成並上報至上級,並得到批覆。

在張文獻的努力下,周口市率先完成徵地拆遷任務,劃撥土地不動產權證、服務區經營性土地證均第一個辦理完成。而張文獻對工作的執著,也深深地感動了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周口市交通運輸局、商水縣周駐南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先後向河南宛龍公司發函,建議表彰張文獻。

高速施工的“潤滑劑”

在張文獻看來,協調工作要想幹得好,不僅需要有闖勁兒,還要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張文獻專門買了一大堆書籍,晚上擠出時間學習相關部門的知識和政策,白天去政府部門辦事時順便向工作人員請教。很快,他就從剛開始的一知半解到熟知各項政策知識和業務辦理流程,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成了協調工作中的“潤滑劑”。

2017年上半年,周駐南高速公路商水縣境內施工單位工作中出現了問題:已有的土方資源無法滿足工地需要,如果徵用耕地費時較長,花費也較大。施工單位經過認真研究,認為可使用當地棚戶拆遷區的磚渣廢棄物替代缺口的路基填料。經過專家充分論證,可以使用部分磚渣廢棄物進行路基填築。張文獻積極幫助施工單位聯繫、協調指揮部等相關部門,協助解決了施工難題。施工單位可利用建築廢棄物填築路基,節約佔地2500餘畝,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廢棄物堆放問題,而且還節約了資金和時間,保護了耕地,發揮了良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上跨漯阜鐵路工程施工是周駐南高速公路項目周口境內的一個重要節點性控制工程。上跨漯阜鐵路工程要施工,自然離不開大型商混站,而且這麼大的工程對商混站的規模、設備、工藝以及水泥混凝土的標準要求特別高。如果自己建站,一個站僅設備就需要300多萬元。不說多花錢的事兒,單單訂購設備、徵用土地、辦理手續等,就耗費大量時間,沒有兩個月很難拿下。回想起當初遇到的這一難題,張文獻記憶猶新。

眼看施工日期日益臨近,張文獻決定出去轉轉。一週內,他把周邊10多家商混站跑了個遍。最終,找到了一個符合這一重大工程要求的商混站。而後,張文獻就與這家老闆面對面,談條件、議價格。經過一番較量,價格最終降下來了。纏繞大家心頭多日的難題,一下迎刃而解。期間,張文獻沒有吃過商混站一頓飯,老闆很感動,並專程到河南宛龍公司送來一面錦旗。

家庭生活的“缺席者”

2017年6月8日19時,商水縣周駐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指揮部,從一大早忙碌到此時的張文獻,依然閒不下來,正集中精力協調徵地拆遷工作。此時,隨身攜帶的手機發出嗡嗡的振動,“喚醒”了正在忙碌的張文獻。

“爸爸,別人家的孩子都是父母陪著高考,而你一個電話也不打。”手握電話,聽到女兒哭聲中不停地責怪,這位男子漢淚水無聲地灑滿面頰。

是啊,這不能怪孩子,十年寒窗苦讀,只盼高考這一刻,然而作為父親卻在女兒人生中攻城拔寨、決戰決勝的關鍵時刻成了無奈的缺席者,張文獻內心難以平靜。女兒報高考志願的時候,張文獻依然在工地忙碌,沒能幫助女兒填高考志願。

而同在這一年,讓張文獻今生更追悔莫及的事情發生了,年邁的老父親患冠心病、肺氣腫住院一個多月,家人怕耽誤張文獻工作沒有告訴他這件事,直至父親病故,才接到家人的電話。急匆匆趕到家中,張文獻瞬間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情感,心酸的眼淚流了下來。

父親住院期間,張文獻沒有請假,全部由妻子照料陪護。父親喪事期間,看著心力交瘁的妻子,聽著妻子不停地埋怨,張文獻百感交集。得知父親去世前為不打攪兒子工作,早早在家人陪伴下照好相,把疊好的壽衣整齊地擺放在抽屜裡,自己洗洗臉、刮刮鬍子,而後安靜而去時,張文獻更是愧疚不已。

“河南宛龍公司給了我成長進步、發揮作用的舞臺,在這裡,我找到了歸屬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想為項目建設多盡一份力,這樣心裡就覺得欣慰。”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沒有豪言壯語,卻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奮敬業,揮灑汗水;沒有豐功偉績,卻在平常的工作中幹出實績,書寫出彩。在高速公路工作的十多年間,張文獻以一個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默默為高速施工保駕護航,為河南高速公路化繭成蝶、翩翩起舞,向著高質量跨越發展添磚加瓦、增色添彩。②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