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警隊的“拼命三郎”---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突擊大隊大隊長王雷

特警隊的“拼命三郎”---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突擊大隊大隊長王雷

特警隊的“拼命三郎”---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突擊大隊大隊長王雷

王雷,1983年4月出生,漢族,大學學歷,中共黨員。2004年9月參加公安工作,三級警督,現任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突擊大隊大隊長。

從小有個警察夢

    如果說,這些年王雷在從警生涯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那麼,奇蹟絕對是留給堅持不放棄的人的。而這份堅持,緣於他從小就埋藏在心中的一個夢想。

    1983年4月,王雷出生在吉林省松原市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工人。

    王雷從小就有個警察夢,他愛看警察破案、抓捕壞人的電影、電視劇。人民警察剛直不阿、面對邪惡無所畏懼的形象,深深印在他的腦海中,加上父母都是正直善良的人,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從上小學一年級,就一直為“長大後當警察”而努力。

    “等我長大了,一定要當一名警察,專門抓壞人!”這是王雷小時候經常對父母和親友說的一句話。

    時至今日,父母和年長的親友依然能記得王雷說這句話時稚嫩的聲音。

    理想決定人生的方向。一個人如果有了理想、抱負,就等於有了奮鬥的目標、前進和動力。

    學生時代,不論是家裡,還是在教室,都留下了王雷篤學不倦的身影,尤其是高中階段,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看著王雷秉燭達旦地學習,父母經常勸他休息一下。他卻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勤奮努力,才能學有所成,才能實現夢想。”

    高中畢業後,王雷以優異成績考入吉林警察學院。接到入學通知書的時候,王雷知道,多年的努力和執著,讓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更近了……

    穿上警服的那一刻,王雷的心中充滿了欣喜,站在鏡子前,看了又看……

    經過寒窗苦讀,2004年9月,王雷從吉林警察學院畢業,成為吉林市公安局巡警支隊的一員。想到自己多年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今後,他可以盡己所能維護一方平安,心裡便一陣狂喜。

    他對未來充滿憧憬,並暗下決心,一定不辜負這身警服,不辜負百姓的期待。自此,王雷的日常工作兢兢業業,每次訓練都認真努力,成績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面對窮兇極惡的歹徒,他毫不畏懼地衝上去,就在歹徒愣神的剎那間,他一個健步衝到歹徒身旁,迅速將歹徒制服;

    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的液化氣罐和情緒失控的犯罪嫌疑人,他英勇果敢,破窗而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用熟練的擒敵技術,將犯罪嫌疑人“拿下”,成功解救出被挾持的人質。

    一幕幕電影、電視劇中的情節,就這樣在王雷的從警生活中真實“上演”。

    事實上,見到王雷,很難將這些驚心動魄的一幕幕與他聯繫起來,他看起來文質彬彬,說起話來慢條斯理,臉上的一副近視鏡使他顯得尤為儒雅。與其說是身手矯健、頭腦敏銳、衝鋒陷陣的“鋼鐵戰士”,倒不如用“書生意氣”來形容更為貼切。

    但就是這樣一位外表看起來像文弱書生的人,這些年來,數十次臨危受命,解救人質、緝拿毒梟、追捕逃犯、排除險情,憑藉超強的本領、過人的膽魄,在生死瞬間挺身而出,危難關頭力挽狂瀾,從來沒有一次失手,創造了驚人的“零失誤”記錄……

    這一場場驚心動魄、令人心驚膽戰的經歷,對於王雷而言,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從警十幾年來,王雷從普通巡警到吉林市第一批特警隊員,從特警教官到基層所隊領導,從中隊長到大隊長,一步一個腳印,始終無怨無悔地堅守在特警崗位上,用責任與擔當,書寫著傳奇……

“練”為“戰”

    對於王雷來說,2005年是個重要節點。由於潛質優秀、表現優異,王雷被選派去北京特警總隊學習、進修。歸來後,成為特警大隊的首批隊員。
    從成為特警的第一天起,王雷就被隊友們稱為訓練場上的“拼命三郎”——武裝越野、高空速降、小組戰術、徒手攀樓……這些特警實戰科目,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課。

    2006年,全省公安特警大比武,王雷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被支隊領導任命為訓練教官。項目訓練過關後,王雷又利用清晨和夜晚,進行實彈射擊項目高強度訓練。由於長時間舉槍擊發,王雷的右手虎口被震裂,每天射擊完,虎口都血肉模糊,第二天訓練時,結痂的地方再次被震壞。就這樣,傷後反反覆覆,每天訓練都要強忍疼痛。

    “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一槍制敵是光榮,是責任,是擔當,是一名特警必備的本領。訓練的過程充滿了艱辛,但必須堅持和努力!”王雷說,他在所有特警科目訓練中,武裝越野、高空速降、搏擊攻防、徒手攀樓等項目,成績都很優秀,唯有實彈射擊是弱項。

    為了迅速提高成績,他加班加點在射擊場進行實彈訓練。地下射擊場空間小、沒有消音設備,長時間訓練後,他忽然感到左耳轟鳴,繼而聽不到任何聲音……
    經過醫生確診,尖銳不斷的槍聲,給王雷造成了左耳突發性耳聾。醫生建議他馬上住院治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當時,我只有20幾歲,連女朋友都沒有,消息傳出來,家人為我擔心,尤其是母親,以淚洗面,父親也著急,睡不好覺,單位領導和隊友把我送進病房……”王雷說,他理解大家的好意,但想到自己的射擊科目還有待繼續訓練,就坐不住了。
    一天,他做了個讓所有人驚詫的決定:把注射的藥水拿到集訓隊,利用休息時間打“點滴”,訓練、治療兩不誤。就這樣,他提著藥瓶,回到了摯愛的訓練場……
    工夫不負有心人。六個月的集中訓練後,王雷每次射擊,基本接近滿環。成績的背後浸透著汗水。不僅實彈射擊,其它科目的訓練亦付出了更為刻苦的努力。王雷說,他一直堅信,一個人,當你克服困難,才會成功;當你踏完層層臺階,才能到達山頂;當你苦苦思索,才能破解難題。訓練過程中,為了在最短時間完成槍支組裝,每天訓練結束後,王雷都獨自留下來,反覆拆卸、組裝各種槍支。


    靜謐的夜晚,別人早已進入夢鄉,訓練場上,槍支拆卸、組裝的“咔咔”聲卻不絕於耳……這種在外人看來有些枯燥的訓練,王雷常常要練習到深夜,或者凌晨兩三點鐘。
    也許,每個人都曾為了一件事付出過很大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收穫了喜悅與幸福。這便是執著與堅守!
    由於訓練刻苦,成績優異,王雷多次被選派參加全省、全國公安系統比武競賽。
    2011年,王雷代表吉林省公安系統參加全國首屆警務實戰教官比武。憑著過硬的技能,王雷和隊友超常發揮,過關斬將,勇奪團體第三名,並以個人全國前50名的優異成績,被公安部授予“全國特級警務實戰教官”稱號,省公安廳也為他榮記個人二等功。
    王雷不僅自己刻苦訓練,對全體隊員也嚴格要求。“團隊精神的培養,取決於團隊的每一個成員。只有大家共同進步,這個團隊才有凝聚力,才能共同面對一切!”王雷說。

    如今,在他的帶領下,突擊大隊已經成為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過硬隊伍。

生死關頭挺身而出 

    突擊大隊主要負責防暴處突、解救人質、打擊重大惡性刑事犯罪,永遠出現在“急、難、險、特”第一線,是特警隊伍中的尖刀和品牌。
    十幾年來,王雷面對無數次的刀光劍影,始終身先士卒,英勇果敢,踐行著“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錚錚誓言。
    時間定格在2008年7月,舒蘭市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一殺五口“滅門案”。案發後,犯罪嫌疑人逃往山裡。一時間,當地人心惶惶。由於犯罪嫌疑人常在山裡勞作,熟悉地形,加上多年練武,力大過人,被當地人稱為“五百斤”。
    為了儘快將“五百斤”抓捕歸案,王雷趕到現場之後,從清晨開始,帶領突擊隊員,進入到指定區域,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中,展開了拉網式搜捕。
    北方的盛夏時節,天氣炎熱,進入那片玉米地,猶如進入了桑拿房,熱得讓人幾乎無法喘息。除了蚊蟲叮咬,鋒利的玉米葉子,將王雷和隊友們的手臂、臉龐刮破,伴隨著流淌下來的汗水,鑽心的疼痛。
    高強度、高消耗的搜捕6個多小時後,一無所獲,大家幾近虛脫……王雷勘查地形後,發現有一片小樹林較為茂密,極有可能成為“五百斤”的藏身之地。於是,提議改變搜捕方向,向這片小樹林“進軍”,形成包圍之勢,並逐漸縮小包圍圈。


    王雷和隊友們的舉動,被躲在暗處的“五百斤”看在眼裡。見警察已經形成合圍之勢,“五百斤”開始做垂死掙扎。
    就在王雷和隊友們行進到半山腰時,“五百斤”突然一手拿著鍘刀,一手持扎槍,從高處跳出來,向身邊的特警胡育榕撲過去。而此時,胡育榕正背對“五百斤”,對突發危險沒有防範。8米、5米、距離不到3米……生死攸關時刻,王雷迅即衝上去,一手推開隊友,一手果斷出槍,一擊而中,將“五百斤”制服……
    事後,胡育榕說:“當時,我正在檢查一處草叢,‘五百斤’突然從我左側衝上來,我一點都不知道,王雷在我身後,一下子衝過來,擋在我的左側,舉槍射擊,果斷將‘五百斤’擊斃。我回頭看時,才發現,‘五百斤’距離我只有5步,如果不是王隊長在緊急關頭衝上來,後果不堪想象……”
    “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勇往直前是他的風範!”這是所有隊友對王雷的概括和評價。短短的話語,更包含著王雷對特警工作的詮釋。每逢發生“急、難、險、特”事件,王雷總是說:“我先上!”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不僅成了王雷的錚錚誓言,也是王雷在生死關頭的不二選擇。
    2011年3月22日,吉林市昌邑區一處小區四樓,發生一起綁架人質危害公共安全案件——一名中年男子,由於和妻子產生矛盾,趁妻子不在家,強行將兒子和岳母挾持在房間裡,與此同時,打開了家裡的液化氣罐,一手舉打火機,一手舉著刀,揚言要同歸於盡。

    王雷接到命令趕到時,這名中年男子情緒已經十分激動,不僅不接受談判,還把門鎖反鎖,用鐵絲綁住,將雜物堆積在門口,阻攔警察進入現場。
    “當時,液化氣濃度越來越高,整個樓道都能聞到刺鼻的氣味,那名中年男子的情緒也加劇向失控的方向發展。為了營救屋內的老人和孩子,我們制定了幾套方案。可是,談判解救人質、技術開鎖從門突入、利用消防雲梯救人、狙擊手射擊等施救方案全部失利。”王雷說,現場的情況,十分危急。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千鈞一髮之際,現場指揮部決定,採取高空速降戰術展開解救。王雷當即主動請纓:我上,保證完成任務!
    隨後,王雷快速實施高空速降降至四樓高度,利用繩子的迴盪力,踹開四樓窗戶,衝進屋中,在那名男子愣神的瞬間,王雷飛身撲過去,一把將那名男子手中的打火機奪下來,接著回手一拳,打掉那名男子手中握著的菜刀。
    王雷用熟練的擒敵技術,將該男子制服,成功解救了被挾持的老人和孩子。事後,很多人為王雷捏了一把汗。
    經過消防專家鑑定,當時液化氣的濃度如果被引爆,足以將樓板炸塌……

 佈陣鬥“毒梟”



    在隊員心裡,王雷既是知人善任榮辱與共的兄長,又是指揮若定決勝終局的“定海神針”,他聰明睿智,無論多麼疑難的案件,都能抽絲剝繭,運籌帷幄,最後實現人贓俱獲。
    2015年,王雷通過線索發現,有涉毒前科的尚某,出手闊綽,有販賣毒品的重大嫌疑。他帶領偵查員連續蹲守七天七夜,掌握了尚某販毒的證據。仔細研究後,決定放長錢釣大魚,進而一舉掀開販毒網。
    就在這時,王雷得知,尚某有一批毒品要出手。他當即決定,一旦尚某取貨交易,立即實施抓捕。果然,一切按照預想的那樣順利進行。取貨當日,尚某來到貨站,剛拿到貨物,就被王雷和隊友們當場抓獲。
    面對突然出現的警察,尚某稱收到的氧氣瓶狀物體是幫朋友來取的“油水分離器”,拒不承認裡面藏有毒品。搜查尚某車輛後發現,有兩個非常精緻的螺絲扳手。王雷立即對兩個油水分離器進行拆分,發現三大袋白色冰毒狀物體。
    尚某見狀,當即面如死灰、汗如雨下。


    王雷判斷,這極有可能是一個重大販毒團伙。經過彙報和請示,市公安局當即決定,成立專案組,由王雷帶領專案組深摸細排。
    隨後的兩天,王雷走訪了數十家銀行網點,調取了幾百份銀行單據,結合資金流向,一條由廣東到吉林再到山東的毒品銷售鏈,清晰呈現出來,尚某的“上線”“下線”陸續浮出水面……
    為將毒販一網打盡,王雷率領專案組前往廣東抓捕“上線”吳某,但吳某十分狡猾,在多地來回流竄。
    通過對吳某的行為軌跡偵查對比後,王雷決定,兵分兩路,一路跟蹤,一路蹲守。經過5天的鏖戰,終於在廣州將吳某抓獲。
    接著,王雷又帶領專案組,馬不停蹄,四下廣東、兩赴山東,行程3萬多公里。連續奮戰40多天,終於將這一橫跨三省五市的特大販毒團伙摧毀,14名毒犯全部落網,繳獲冰毒2.5萬克,案值1000餘萬元。
    此案是吉林市建國以來最大的一起涉毒案件,涉及範圍廣、影響大,被公安部列為“701案件”掛牌督辦。

    因破案有功,王雷被吉林省公安廳批准,榮記個人一等功。


舍“小家”為“大家”

    歲月匆匆,時光流逝,轉眼間,王雷已在特警崗位上奮戰了十幾年。
    王雷說,自己是幸運的,從警這些年來,多次立功、獲獎,從一名普通巡警成為三級警督,要感謝所有人對我的支持和幫助。
    說這句話的時候,王雷將目光落到辦公桌的一個像架上,那是她女兒的照片。白皙無瑕的皮膚,圓圓的臉龐,清澈明亮的眼睛,微笑著,彷彿一直在注視著前方。那種可愛的神態,任誰看到,心都會在瞬間被融化……
    “由於工作忙,不能像別的家長那樣,經常陪伴孩子……”王雷說,除了出現在“急、難、險、特”第一線,維護社會穩定也是特警的重要工作之一,尤其是春節、元旦等節假日,他和隊友們每天奔走在江城的大街小巷,無法與家人團聚成了“常態”。
    提及家人,王雷滿臉的歉意。他說:“很對不起家人,尤其是外出偵破案子的時候,走之前,從來不告訴家人。有一次辦案,出於保密的需要,走之前,我沒有告訴父母和妻子,就那麼悄無聲息地走了,而且一走就是一個多月。”
    王如果是普通家庭,丈夫一聲不響地走了,而且最多的時候“失聯”好多天,說不上會衍生出多少家庭矛盾,好在他的妻子也是一名警察,很理解他舍“小家”為“大家”的工作狀態。


    最虧欠的,還有女兒。王雷說,女兒降生時,他在執行安保維穩任務,無法回家,只能通過手機與家人視頻。看著女兒粉嘟嘟的小臉,那一刻,王雷恨不能把這個可愛的小生命抱在懷裡,親一親她可愛的小臉。可是,任務還沒有完成,他只能在心裡,默默地祝福妻女平安、健康。
    “現在,只要不辦案,沒有任務,下班之後,我幾乎從不外出,都儘量回家陪家人,去看望父母。有時候外出辦案,不僅不能告訴妻子,也從來不告訴父母。另外,自己訓練情況、工作情況,從來不敢跟父母提起,因為父母年紀大了,他們知道後,會為我擔心……
    由於工作忙碌,王雷幾乎沒有時間陪伴父母、妻子和女兒。尤其是很少留在家裡照顧妻女,更別說分擔家務了。
    一次,王雷外出辦案半個月之久回到家裡,見到女兒就想抱她,沒想到女兒躲在媽媽身後,竟用一種陌生的目光注視他。看著孩子的眼神,王雷充滿了內疚……
    說走就走,隨時出發,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待命!王雷說,這些年,他和隊友幾乎都是這樣過的。
    2017年7月中旬的一天夜裡,永吉縣出現重大洪水險情。接到任務後,王雷帶著隊友,第一時間奔赴抗洪搶險最前線,救助受災群眾。接連幾天,王雷和隊友們一道,地上吃、車裡睡,連續作戰……

    7月19日晚,吉林地區再次迎來新的一輪強降雨,王雷帶領隊友又緊急奔赴船營區一拉溪鎮,連續涉水工作三天兩夜,終於把處在險情區域的200多名群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特警工作,充滿艱辛和危險。這些年,有的特警選擇了轉崗,一起入警的,只有王雷還一直留在突擊大隊。王雷說,他熱愛這份工作,所以選擇了堅守。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近年來,王雷先後被評為全省公安大比武標兵、市公安局實戰類專業人才、二級突出貢獻民警;榮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個人三等功4次;被公安部授予“全國警務實戰特級教官”稱號,被省政府授予“特級優秀人民警察”稱號,先後成功破獲重大刑事案件上百起,參與完成各類大型安保警衛任務600餘次,參加重大會事維穩200餘次。王雷所在的突擊大隊建隊13年以來,2人榮立個人一等功,5人榮立個人二等功,10餘人榮立個人三等功。
    對於取得的榮譽,王雷說,成績意味著過去,未來的路還長,作為一名特警,哪裡有急難險重的任務,我的身影就應該出現在哪裡,這也是人民警察的責任和使命,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想面對未來。

    這就是王雷,一次次出色完成上級交辦的急難險重任務,始終保持良好的政治本色和人民警察優秀品格,以大愛大義為警徽添彩,以大智大勇守一方平安,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