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基本解決執行難桂林執行幹警都成了“拼命三郎”

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桂林执行干警都成了“拼命三郎”

為了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這場硬仗,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兩級法院從5月開始,全市法院執行幹警堅定信心,攻堅克難,苦幹巧幹,為順利通過第三方評估考核驗收付出了辛勞和汗水。

截至9月20日,桂林市兩級法院兩年多來共收執行案件40748件(其中舊存558件,新收40190件),執結35927件,執結率達88.17%,執行到位金額65.77億元, 今年截至目前,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終本合格率達到90%以上。

班子成員“齊上陣”

“在執行會戰這段時間,我每週至少用兩天時間聽取執行工作彙報,難點問題現場敲定解決方案。其他院領導也要深入到基層法院進行督查。”在執行攻堅專題黨組會上,桂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敏作了表態。

5月16日,陳敏來到其聯繫的永福縣人民法院,協調解決地稅部門提供網拍詢價服務問題;8月18日,她又利用週末時間到市中院執行局、臨桂區、象山區、荔浦市、平樂縣法院督導執行工作,並看望慰問加班加點奮戰在執行崗位上的幹警們。

7月16日至17日,分管執行工作的副院長張德生和執行局局長向陽到龍勝、全州、灌陽、恭城、平樂5個基層法院,就終本案件整改、有財產案件結案、擬移送“執轉破”審查的案件等開展“面對面”督導。7月23日,副院長楊勝男帶隊到荔浦市人民法院督導執行工作。

“我是民主黨派人士掛職的副院長,雖然不分管執行工作,但按照黨組要求,我必須到聯繫法院進行督導,我們不再是攻堅執行難的看客,而是肩負任務的戰士。”副院長唐原告訴筆者。

向陽感慨地說:“在院領導班子成員的示範引領下,執行幹警自覺加班,展現出敢打必勝的戰鬥狀態,體現了‘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舉’的要求。”

遇上難事“挺一挺”

“你在玩什麼?”小女孩問。“我在看動畫片。”小男孩答道。“我也想看。”“那跟我一起看吧。”“可是我要先寫完作業才能看,等一下媽媽要檢查的。”8月21日晚上8時許,在興安縣人民法院執行局,伴隨著幹警們打字、翻卷宗的聲響,兩個小孩子的對話,猶如一支優美動聽的小夜曲,給埋頭加班的幹警們帶來了歡樂。

小女孩是興安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文蘭蘭的女兒,小男孩是速裁庭書記員劉榮榮的兒子,因為家中無人照看,他們就把各自的小孩帶到執行指揮中心結伴玩耍,下班後再帶他們回家。

在象山區人民法院,同在一間辦公室辦公的民一庭副庭長石小娟和書記員文若詩因加班同樣也遇到了小孩沒人照看的問題。

新學期開學前幾天,文若詩因孩子上學報名的事被班主任在家長微信群裡點名批評。原來是她的女兒上一年級了,第一次入學報名,學校要求父母帶著孩子去,以表示對孩子的關心。誰知文若詩忙於工作,只能讓外婆帶孩子去學校註冊。

“她的孩子是全班唯一一個由外婆帶去學校報名的。還好,家人們都很支持我們的工作。”石小娟說,她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也是由家人帶去報的名。

石小娟有兩個孩子,大的剛上小學一年級,小的才兩歲,她平時難以抽出時間陪兩個孩子,這4個多月來支援執行工作,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陪孩子更成了奢望。

臨桂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中隊中隊長文巍的父親今年5月被檢查出肺部有腫瘤,需要到廣州治療。幾個月來,他一直是在桂林、廣州兩邊跑。每隔20天陪父親去廣州做一次化療,一去就是一個星期,回來後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家裡的老人、小孩全由妻子一人照顧。

平樂縣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嚴宇7月底喜得千金,為了不讓父母及妻子過於勞累,他將未到學齡的兒子送到了幼兒園,並主動把半夜起來給女兒換尿布、哄女兒睡覺的工作包了下來。

生病受傷“不下崗”

“小龍經常加班,您有什麼看法?”“我們全家人都理解,會盡全力支持小龍的工作。”8月21日,小龍的家婆抱著8個月大的小孫女,來到興安法院執行局辦公室,讓兒媳小龍給孩子餵奶。

小龍叫龍亞琦,是興安法院執行局的一名聘用人員,是一名哺乳期的媽媽。會戰期間,每天上午和晚上,她都讓家婆抱女兒到辦公室來餵奶,喂完奶後又讓家婆抱回去。8月21日這天,龍亞琦發燒達38度,同事們都勸她休息,可她說:“我已打點滴,吃了退燒藥,用溼毛巾敷一下頭就好了。”

今年5月的一天,臨桂區法院執行局執行三庭庭長彭蘇平剛從蘭州執行回來,顧不上休息,又連夜奔赴湖南邵陽與廣西賀州執行案件。在火車上,彭蘇平病情發作,腹痛難忍,滿臉通紅,一直吃藥緩解。

作為團隊負責人,彭蘇平每天都比其他人提早一小時來到辦公室,晚一小時離開,不舒服的時候就吃點藥繼續工作。

8月16日凌晨,臨桂區法院法官助理陳小華加班後騎電動車回家,為了躲避突然從巷口竄出的行人,連人帶車摔得鼻青臉腫。

看著臉已經腫得連眼睛都睜不開仍堅持上班的陳小華,領導多次勸他回家休息,但每次都被他以各種理由給擋了回去。“我眼睛腫了,但我手還能動,每天到辦公室來一下,多一個人就多一個幫手。”

個人大事“放一放”

8月31日晚上8時,象山區法院依舊燈火通明。

在會議室的桌子上,有為加班幹警們準備的“戰鬥食糧”——補充體力的紅牛飲料、食物和水,長桌上是一摞摞執行案件材料,數十名幹警為迎接第三方評估驗收正埋頭工作。

“別人都是用好幾個月籌備婚禮的,他啊,結婚前一天卻還在上班,結婚的第二天也在上班。”

上個月剛舉行完婚禮的陳一銅,是該院執行局的副局長,妻子是廣西師範大學的老師。他曾經無數次地憧憬,要舉辦一場浪漫婚禮。但評估工作壓力大、任務重,經常是一項工作還沒完成,第二項、第三項工作就接踵而至,加班成了“新常態”,無暇顧及新婚的妻子,更談不上度蜜月了。

“連結婚都沒時間,妻子埋怨過你嗎?”

“她理解的。”

他帶領的執行團隊,手頭有近3年來的500多件執行案件需要查漏補缺,逐卷整改。

陳一銅的桌面上擺滿了卷宗,一張張便籤上邊寫著一個個需要重新整改的問題。“反覆檢查,列明問題,逐項整改,我們一天也就能完成三四十個執行案件材料整改工作。”陳一銅說,“從今年4月開始,執行局幹警週一到週三的晚上、週六的白天都來加班,7月開始每天加班,8月全院幹警集體加班。”

執行幹警們經常自我調侃——“忙完這陣子,就可以忙下一陣子了”,這是現階段執行幹警們的真實寫照。沒時間和朋友聚會,沒時間照顧家人,哪怕是孩子成長階段的第一次上學也沒有時間參與。幹警們凝心聚力,只為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執行答卷。

“我房子裝修都沒有時間管,儘管房子就在我們院辦公樓後面。”全州縣人民法院執行攻堅小組副組長唐耀君指了指他房子的方向。為了工作,他把新家裝修計劃擱置一邊,連續加班3個多月,每天見得最多的就是卷宗材料。

臨近退休“不鬆勁”

“我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交出一份令自己問心無愧的答卷。”荔浦市法院的黎東華和象山區法院的徐忠華今年都已滿57歲,按慣例,他們應該退居“二線”了,但當他們接到任務後,便像一名戰士,義無反顧地披掛上陣,奔赴戰場。

“黎東華司改前是四級高級法官,現在只是執行局的一名法官助理,但交到他手上的案件,他從不推辭,毫不含糊。”荔浦市法院院長林傑這樣評價黎東華。

“7月,一個執行案件交到了他的手上,申請執行人80多歲了,行動不便,黎東華和一名幹警頂著高溫酷暑,幫助申請執行人清除了涉案地裡的沙糖桔果樹,讓老人非常感動。”

徐忠華是象山區法院執行局的員額法官,也是一名老黨員,2003年從河南省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調到象山區法院後就一直奮戰在執行一線,僅2018年就辦理900多件案件,辦案經驗十分豐富。

“我應該是整個桂林法院系統執行一線年紀最大的老同志了,最近加班是比較辛苦,好在我當過兵,身體素質還行,扛得住,咬咬牙就挺過來了。”徐忠華自豪地說,“雖然這次受檢準備工作強度很大,大家都很辛苦。但是能讓大家都知道案卷裝訂標準,以後做到隨時抽檢都能過關,這對執行工作來說是一個進步。這麼一想,這段時間的辛苦也就值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