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判斷力的父母,切勿迷信盲從,家長們都看看吧

做有判斷力的父母,切勿迷信盲從

你知道「封針」嗎? 據稱,一種針對“腦癱”的特效療法。 (網絡新聞)

最小的患者只有幾個月大。 一次「封針」大概10分鐘左右,需要被連續扎入幾十針,甚至近百針並注射神經營養藥物。

孩子成長過程都是不可逆的,面對未知的將來,孩子到底有沒有問題? 是否需要治療?

做有判斷力的父母,切勿迷信盲從,家長們都看看吧

大多數父母都會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害怕自己判斷失誤,盲目自信,認為孩子沒病,沒有在6個月的黃金期治療,長大了發現真有問題,後悔也來不及。 然而,腦癱治療之難,國內外皆然。

儘管腦癱有多種原因,但都是腦細胞損傷、死亡導致腦癱,目前尚無藥物和療法能恢復受損和死亡的腦細胞,無論藥物治療還是其他療法只是輔助療法,起到的是部分康復作用,不能完全治癒。 況且,治療腦癱最本質的是,大腦神經細胞和整個大腦要發揮正常功能,要讓人產生運動、認知、記憶、思維、語言、分析和創新的功能。這些功能需要隨著青春發育和長大成人後才能獲得。

現階段,就言之鑿鑿地說“治癒”、“正常化”,未免言之過早。為什麼總有家長往坑裡跳? 不少患兒的家屬難以接受“不可治癒”的結論,但凡有一絲希望,他們都願意去嘗試。

做有判斷力的父母,切勿迷信盲從,家長們都看看吧

但感性掩蓋了理性、執念勝過了科學,在這類“療法”面前就失去了免疫力。

家長自己的愚昧盲從

正常孩子的家長能學習和了解基本的育兒知識,他們會知道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是會肌張力高一些,“之後會隨著時間有規律地下降”,滿月後就是沒那麼好帶了,多少孩子都很鬧騰。掌握一些睡眠知識,再熬過去就是晴天;此外,如果平時不多練習趴,那4個月孩子抬不好頭也是極正常的…… 而那些被“靠譜醫生”確鑿確診是腦癱的孩子家長們,如果能保持冷靜和清醒,才更可能理性選擇真正對孩子病情好的療法;只有保持學習和思考,才不會遇到一個江湖術士也好、一個號稱能治好腦癱的醫生也好,就跟吃了迷魂藥一樣,毫無保留傾家蕩產地就全信了。

家長的各種擔心:不治,怕耽誤康復,治了,怕孩子受罪。

做有判斷力的父母,切勿迷信盲從,家長們都看看吧

之前,網上一則醫生用“搖頭法”治療“腦部發育遲緩”的寶寶,反而導致寶寶腦癱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怎麼回事呢?

網絡上有出現一則短視頻,視頻來源是微博網友wuyou200408,在視頻中,一名孩子被一醫護人員搖頭擰脖子,動作誇張嚇人,引發眾多網友轉發評論。同時該網友還指出,視頻中的醫生為“搖頭爺爺”,經過他的治療孩子被“搖”成了腦癱。

專家表示搖頭治腦癱會產生傷害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鮑秀蘭表示劇烈搖晃對寶寶危害大,很容易造成“嬰兒搖晃綜合徵”。這是因為嬰幼兒的頭部還未發育成熟,再加上頸部難以承受腦袋的重量。她表示“猛烈的搖晃可導致腦內或腦附近出血,腦內神經連接的斷裂,還可導致眼內出血和其他(骨頭的)傷害。”

做有判斷力的父母,切勿迷信盲從,家長們都看看吧

煤炭總醫院副主任醫師鄭山海認為雖然腦癱病根在腦治療應圍繞頭部來,但忽視頸部的存在進行治療會產生嚴重問題。他還表示,頸部不可隨意“擺弄”,一旦頸椎離斷後果很嚴重,其輕則高位截癱,重則有生命威脅。孩子尤其要注意,因為一般6歲後頸部才能真正穩固成型來確保頸椎功能的生理彎曲,而且其頸部相關韌帶較為鬆弛對頸椎規定能力較差容易導致頸椎損傷。生活中的普通打鬧,甚至正常的跳水活動都有可能致使頸椎關鍵的脫位或半脫位,“搖頭治療”很難說不會損害孩子的頸椎。

話又說回來,事情發生的起因就是寶寶的發育遲緩問題,那麼如果是咱們媽媽自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又該怎麼應對呢?

首先得知道什麼樣的是屬於寶寶發育遲緩的範疇。一般有這麼幾種情況:

做有判斷力的父母,切勿迷信盲從,家長們都看看吧

  • 1.長得慢

這個長得慢可不是咱們平常意義上的長得慢,是真的很慢。 例如你家孩子3歲了身體卻還只有人家1歲左右的發育程度,這種遠低於同齡人發育速度的就需要注意是不是發育遲緩了。

  • 2.有交流障礙

不是說寶寶文靜內向就是有交流障礙哦,這裡指的是交流,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對於聲音的辨別能力比較差,對於語言沒法進行模仿學習。 例如快兩歲的寶寶還不會講話,你說的一些簡單指令寶寶也不做回應,這樣的需要謹慎了。

做有判斷力的父母,切勿迷信盲從,家長們都看看吧

  • 3.無法完成精細動作

最常見的就是不會自己吃飯,沒法自己撿起小東西,勺子啊小叉子啊也都沒法拿穩,翻身起坐也存在困難。 如果有這些情況,就要考慮是不是由於大腦發育遲緩導致的精細運動功能發育不良。

  • 4.視力有問題

據統計,25~50%的腦發育遲緩患兒都伴有視力障礙,患兒多表現為近視、弱視、斜視等。嚴重者有眼震,偶為全盲。 所以,如果明明沒有看多少電視接觸什麼電子設備,卻有視力問題也要引起重視。

寶寶發育遲緩不可小覷,大腦神經要是受損的話是可能出現智力問題的,有時候還會伴隨一些併發症例如癲癇,父母如果發現寶寶有以上傾向的還是帶孩子到醫院做下發育測試吧~

做有判斷力的父母,切勿迷信盲從,家長們都看看吧

從兩則事件中得出:作為家長要考慮的是: 考證該做法是不是過度醫療? 正確認識其診斷標準、循證醫學、藥物適應徵等等這些。

如果說,家長的智商才是孩子的“起跑線”,那每一位家長要做的就是修煉自己,而不是折磨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