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新星廖仲愷被暗殺後,誰成了最大受益者?

講史論教


廖仲愷被殺是國民黨早期三大暗殺事件之一。廖仲愷的被殺。實際上,兇手是誰,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這標誌著國民黨左派的的徹底失敗。國民黨右翼掌權。至於誰是受益者,都是受益者,從短期來看,汪精衛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長遠來看,蔣介石才是最大的收益者。



廖仲愷,生於1877年,原名恩煦。字仲愷。在美國舊金山出生。祖籍廣東。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在此結識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就此伴隨孫中山一生。長期處於國民黨高層,主要負責和執掌財政經濟,從來沒有涉及到政治,組織和軍事。因此上說,廖仲愷不是孫中山的接班人和繼承者。

在1925年8月20日的上午,廖仲愷和夫人何香凝一起去廣州參加國民黨政府會議。途中竄出一夥刺客,持槍對他們進行了襲擊,廖仲愷身中數彈,在尚未到達醫院的途中便離世了。

在當時執掌國民黨最高權力的是三個人 即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許崇智主管軍事。但廖案發生以後,胡漢民受嫌疑最大。(我個人認為至少胡漢民知情,但肯定不是主謀),許崇智敗走香港。汪精衛當選國民黨最領導者。蔣介石崛起。進入國民黨核心階層。為日後掌控國民黨奠定了政治和軍事基礎。


在8月20日廖仲愷被刺後,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成立三人特別小組,授予“警察全權”調查案件,蔣介石隨即就任廣州衛戍司令並宣佈戒嚴,許崇智喪失了對廣州控制力和兵權。而胡漢民由於受嫌疑最大而被排除在外。這也是蔣介石正式進入國民黨核心階層。而汪精衛就此排擠了最大的政治對手胡漢民。都是獲益者。

隨即汪精衛和蔣介石立即開始政治聯手。首先蔣介石以調查小組的名義宣佈,粵軍將領有涉嫌廖仲愷案件案為由,將粵軍繳械,同時派部隊包圍“盟兄”許崇智的官邸,形成逼宮之勢。許崇智無奈,拿著蔣介石給的二萬元路費離開廣州赴上海轉香港。胡漢民由於其兄涉案。被迫出走蘇聯。就此,國民黨四大巨頭只剩下了汪精衛,就此來看,汪精衛無疑是最大的政治獲益者。但汪精衛引為援手的蔣介石就此一躍成為國民黨核心階層。並且最終成為國民黨的最高領導者,而汪精衛最終失敗。最後淪為可恥的漢奸。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政治交易。蔣介石幫助汪精衛剔除胡漢民,是為了幫助汪精衛奪取最高地位掃除障礙,而汪精衛幫助蔣介石罷黜許崇智是為蔣介石掌控軍權作為回報。但這一切都有一個總導演,那就是蘇聯顧問鮑羅廷,而汪精衛和蔣介石不過是演員和執行者罷了,只不過是兩位執行者而已。但事情的走向和歷史的發展則完全出乎鮑羅廷的意料。

在廖案之前,蔣介石的職務是黃埔軍校校長、粵軍參謀長,他既不是國民黨中央委員,也不是國民政府委員,他正式由於廖仲愷案件才進入國民黨核心階層。這無疑是蔣介石的關鍵性的起步,從武力驅逐許崇智、掌控粵軍開始。是蔣介石擴張軍事實力、進而篡奪國民黨最高權力的發端。此後蔣介石發動高超的政治手段,囚禁熊克武,驅逐王懋功。借中山艦事件逼迫汪精衛去職。蔣介石終於問鼎成為國民黨的最高統帥。攀上了國民黨權力的巔峰。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1925年8月19日上午9點,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前,黃埔軍校的黨代表和財政部長廖仲愷身中四槍遇刺身亡。

在此之前,因為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國民黨決定把總理這個稱號永遠留給孫中山,國民黨實行集體領導制。

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汪精衛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胡漢民擔任中央執委會常委和軍事委員會常委。廖仲愷則擔任中央執委會常委和財政部部長。



國民黨迅速分成了左派和右派,廖仲愷和鄧演達為左派領袖,胡漢民和孫科為國民黨右派領袖。

這一次的廖仲愷遇刺案,就是雙方矛盾激化的標誌。



這起案件本來應該由廣州市市長孫科和市公安局局長吳鐵城等人主導偵破工作。但汪精衛考慮到這兩個人是右派,就把他們排除在外,和許祟智、蔣介石組成了特別委員會,統一軍政警大權調查此案。

這起案件的具體操辦人是蔣介石,他的辦事效率特別高,很快就抓到了兇手。兇手是許崇智手下的旅長朱卓文。

經過一番審訊,朱卓文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他是在報復斷他財路廖仲愷,順便把背後的主謀也揭發了出來,那就是右派胡漢民的弟弟胡毅生。



抓到了朱卓文和胡毅生,背後的胡漢民和許崇智就逃不了干係。

最終胡漢民辭職去蘇聯考察,許崇智則被蔣介石免去了軍隊的職務。



有人說這次刺殺案件的最大受益人是汪精衛,其實根本談不上,他本來就是國民黨黨政軍的第一把手,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也多次被淘汰出局。當前失控的局面對他談不上有利。

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蔣介石。孫中山在生前對軍人非常警惕,重用的大部分都是廣東人。因此蔣介石只有軍權,不能插手黨務和政務。

廖仲愷、胡漢民、許崇智的離開,讓蔣介石成為了國民黨中僅次於汪精衛的2號人物,接管了許崇智的軍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和國民革命軍總監。


汪精衛雖然是最高領導人,但他缺乏軍事經驗和政治平衡能力,很快就被蔣介石打敗,失去了對國民黨的控制。


第二個受益人是宋子文。

宋子文是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但此前他並沒有政府工作經歷,只擔任過孫中山的秘書和中央銀行的行長。

這次事件之後,宋子文接替了財政部部長職務,迅速成為政界精英。

宋子文出身顯赫,畢業於西方名校,可以說是那個時代國內最出色的金融人才。這次能夠成功的進入國民政府,讓他有機會,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就是為中國打造一套統一的現代經濟制度。

但他的這個理想過於超前,將介石更需要的是有求必應不問出處的自動取款機式的理財好手,對如何發展經濟和建立經濟制度沒有興趣,這也是他們後來發生衝突的根本原因。然而在這時,他們還處在蜜月期,還是可以合作的。


新知傳習閣


1925年3月12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遺憾的是臨終前卻沒有確定繼承人和留下隻言片語的遺囑。5月,由國民黨元老汪精衛在廣州主持召開國民政治會議,決定將廣州革命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採用集體領導委員制,設國民政府主席為最高領導人。

7月初,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擔任政府主席和軍委會主席,成為孫中山的繼承人。另外兩位黨內資深元老胡漢民和廖仲愷,在擔任中央委員和軍委委員的同時又分別擔任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成為汪精衛的左膀右臂。新成立國民政府沒有搞太多的新思想和新主義,一如既往地堅持孫中山留下的三大政策,堅持走以武力統一中國的道路。

但是,在蘇聯顧問支持下的中國共產黨自國共合作之初就看到了自身與國民黨在政治上的分歧,因此在幫助國民黨進行黨內改組時也堅定了其爭取無產階級在國民革命中領導地位的決心。這樣一來,在國民黨黨內就出現在對待蘇聯顧問和共產黨問題上兩個不同的派別。

以廖仲愷和鄧演達為首的左派支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以胡漢民和孫科為首的右派則主張限制蘇聯顧問和共產黨在國民黨內的影響及地位。這就出現了兩條激烈鬥爭的不同政治路線,而作為黨政軍一把手的汪精衛顯然缺乏孫中山那樣的威望,對於兩派和兩路線的鬥爭根本難以制衡,以至於鬥爭愈演愈烈。

左派在汪精衛、蘇聯人和共產黨支持下逐漸處處佔上風,右派中一些中下層激進分子決定用暗殺的手段教訓教訓氣焰囂張的左派。

1925年8月19日上午9點,正準備進入國民黨黨部大樓的廖仲愷被一夥突然竄出來的暴徒開槍射擊,身中四彈,在送醫途中身亡。

堂堂中央常委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在黨部大樓前被暴徒殺害,完全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暗殺行動。中央高度重視,最高領導人汪精衛隨即與粵軍總指揮許崇智、國民革命軍總監蔣介石組成特別委員會,併成立專案組,由蔣介石擔任組長,徹查此案。

蔣介石自出任黃埔軍校校長之初就備受廖仲愷關照和支持,能位列中央委員之一,完全是廖仲愷一手栽培的結果。加上蔣介石介於左右派間偏左的中間派,因此是審查此案的不二人選。在蔣介石高效率的工作下,很快鎖定了幾個殺人兇手,並將此案定性為政治仇殺案,種種證據都指向了胡漢民和許崇智這兩位黨內和軍內元老。

胡漢民有個弟弟叫胡毅生,覺得哥哥被左派打壓心生不爽,便夥同右派骨幹鄒魯和因利用職務之便違法亂紀被廖仲愷奪職罷官的原粵軍旅長朱卓文共同制定了一起暗殺行動,目標直指左派領袖——廖仲愷。

這樣一來,胡漢民和許崇智便背上了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巨大嫌疑。為了擺脫嫌疑,胡漢民以出國考察、許崇智則因生活問題自我批評為由,相繼卸去本兼各職。

加上廖仲愷被刺,國民政府一下子空出了三個中央委員及財政部、外交部、軍事部等若干職位,等於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地帶。蔣介石因功躋身於中央常委,主管政治軍事,成為僅次於汪精衛的二號人物,無疑是廖仲愷案最大的獲益者!孫中山的小舅子宋子文則繼承了廖仲愷中央委員兼財政部長的位子。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孫中山病逝北京時並沒有留下關於接班人選的明確政治遺囑,所以當時廣州革命政府是一個“集體領導”,即以汪精衛、胡漢民和廖仲愷為主的領導小組,以粵軍領袖許崇智為軍事領袖,注意四位都是廣東籍。而蔣介石校長還遠沒有接近權力中心,廖仲愷被刺案,讓蔣介石在蘇聯顧問鮑羅庭的支持下,經過一系列動作“鯉魚跳龍門”,成為國民黨的核心人物。



廖仲愷是國民黨內的“左派”領袖,堅持執行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自然為右派所不容;而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當時是個“偽左派”,仍然被蘇聯方面和國民黨左派們所信任;更重要的是,1925年的廣州,真正說了算的是鮑羅庭顧問,因為廣州政府是在蘇聯的經援和軍援下撐起場面的。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被刺後,鮑羅庭提議以“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成立三人特別小組,授予“警察全權”調查案件,蔣介石隨即就任廣州衛戍司令並宣佈戒嚴,開始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政治表演,將所擁有的權力發揮到極至。



第一步,蔣介石與汪精衛合謀,以粵軍個別將領涉案為由,命令黃埔黨軍將部分粵軍包圍繳械,同時派第一軍部隊包圍“盟兄”許崇智的官邸,名曰警衛,實則逼宮。許崇智無奈,拿著蔣介石給的二萬元路費離開廣州赴上海,從此,廣州方面軍權盡落蔣介石手中。

《人間正道是滄桑》裡,就有楊立青等黃埔學生軍包圍粵軍駐地並繳械的故事描述。

第二步,以胡漢民之弟胡毅生涉案(這個倒是真涉案)為由,將胡漢民拘留審查,最後逼其離開廣州出使蘇聯,廣州政府排名靠前的“四巨頭”一死兩逐 ,只剩一個沒有兵權的汪精衛。

一石三鳥,蔣介石的政治野心和政治手腕終於顯露出來,成為“廖案”最大的獲益者。



第三步,主持隆重下葬廖仲愷,以孫中山虔誠信徒的身份,獲得了廣州政府各界的支持,同時就任總司令進行第二次東征陳炯明,到東征勝利結束時,蔣介石在廣州的聲望達到頂峰,並在國民黨“二大”上以最高票數當選中央執行委員,問鼎最高權力層,年40。

這還不算完,1926年蔣介石藉機發動“中山艦事件”,又一次“一箭三雕”:完成了對嫡系第一軍的清洗、打擊了蘇聯顧問和我黨、逼走汪精衛遠赴歐洲,在北伐戰爭開始前,蔣介石終於攫取了國民黨的主要權力,尤其是軍隊控制權。


度度狼gg


毫無疑問,廖仲愷死後,最大的受益者是蔣介石。在廖仲愷被暗殺後,蔣介石几乎青雲直上。孫中山的兩個親信廖仲愷,胡漢民一個被暗殺,一個被逼走。後來汪精衛也被逼走,蔣介石基本上成為國民黨的權力中樞。

我們來說一下廖仲愷,他是國民黨左派的領袖,廣東人。廖仲愷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是,他出生於美國華僑家庭,但是16歲回到了祖國。25歲的廖仲愷,為了救國救民,赴日本留學。1903年的時候,廖仲愷和夫人認識了孫中山,並被孫中山的革命道理所折服,從此積極投入民主革命運動,這一年他26歲。



1905年,廖仲愷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以後,他積極的協助孫中山。後來從事,反對袁世凱專制,護法運動,不辭勞苦,不避艱難險阻。 1922年,陳炯明叛變,廖仲愷被捕。經過夫人何香凝多次營救,得以脫離險境。脫離危險以後,廖仲愷積極的輔助孫中山確定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幫助。

他曾擔任黃埔軍校黨代表,廣東省省長,工人,國民黨工人部部長等職務。1925年孫中山逝世,他忠實的實行三大政策,堅持新三民主義,成為國民黨左派的旗幟,同時也被國民黨右派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1925年8月的時候,有人提醒過廖仲愷,要他去中央黨部開會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但是廖仲愷說:“我時時刻刻都是準備著死的,有什麼關係呢?”廖仲愷在去開會的路上,遭到了國民黨右派的暗殺。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就這樣犧牲了,現在在南京市玄武區中山陵旁有著廖仲愷和妻子何香凝墓,環境幽靜,氣勢恢宏。


紅雨說歷史


最後受益人是蔣介石。但是其中是陰差陽錯,波瀾重重。

廖仲愷不是新星,是元老。孫中山在東京的信件收發聯絡處就設在廖仲愷家裡。只因廖仲愷不是單身,有何香凝在身邊。何香凝是女子,不惹人注目。

廖仲愷是完全擁護和執行三民主義的。尤其是民生主義。好多國民黨人不支持民生主義。民生主義要求平均地權,而國民黨要人恰恰擁有很多土地。這也是後來國民黨分左派、右派的原因。

1914年,是孫中山最落魄的時候。他從臨時大總統,到全國鐵路督辦,再到流亡海外,成為通緝犯。孫中山成立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宣誓效忠領袖,而黃興不願這麼做。這時依然有一批人忠於孫中山。廖仲愷就是其一,他任財政部副部長。財政部長是張靜江。

孫中山在廣東穩住政權後,張靜江身患殘疾,行動不便,廖仲愷成為財政部長。廖仲愷的地位相當於漢初的蕭何。

1924-1925年,孫中山重新整理了國民黨。他手下人才濟濟。他突然因病去世,沒來得及選擇繼承人。如果硬要排個坐次的話,如下:

1.汪精衛,他是孫中山的貼身機要秘書長。

2.胡漢民,孫中山生前職務是大元帥,胡是代理大元帥。

3.廖仲愷,當時孫中山正北伐和東征,廖仲愷為後方(廣州)總負責人。

4.張靜江,元老,但是身有殘疾。

5.許崇智,粵軍總司令,孫中山的嫡系部隊。

6.馮玉祥,國民軍總司令。

7.楊希閔,滇軍總司令,孫中山哼哈二將之一。

8.劉震寰,桂軍總司令,孫中山哼哈二將之一。

9.譚延闓,北伐軍總司令兼湘軍總司令。

10.李烈鈞,大元帥府參謀總長。

11.蔣介石,黃埔軍校校長兼東征軍總司令。

12.朱培德,大元帥府鞏衛軍總司令(屬於另一部分滇軍)。

13.梁鴻楷,粵軍第四軍軍長(原鄧鏗的部隊包括孫中山警衛團,屬於另一部分粵軍)

14.樊鍾秀,豫軍總司令,手下有幾千人。

15.胡景翼,國民二軍軍長。

16.熊克武,川軍總司令。

17.孫嶽,國民三軍軍長。

其餘,如程潛、楊虎城、黃紹竑等,均加入了整編後的國民黨,勢力還很小。

蔣介石大約排在第11名。

這其中包括很多是廣東政府之外的勢力。比如馮玉祥、熊克武、胡景翼、樊鍾秀。孫中山死後,這些勢力不願居於廣東政府下,而變成了盟友關係。而李烈鈞則進入馮玉祥的部隊。這樣蔣介石前進2名,排第9。

廣東政府內部首先被消滅的,是楊希閔、劉震寰。這二人的罪名是謀反。他們打算奉唐繼堯為首領,被廖仲愷得知,廖仲愷和胡漢民、許崇智商量後,調回東征軍蔣介石和北伐軍譚延闓,再聯合鞏衛軍朱培德,一起剿滅此哼哈二將。蔣介石再進2名,排第7。

廖仲愷被刺殺,是有風聲的,卻是意料之外的。廖仲愷對資本家、地主、商鋪所有人和商人,一向是課以重稅。他嚴格執行孫中山平均地權的政策,將土地、商鋪升值部分收歸公有。1924年10月便發生了商團暴動事件,被蔣介石鎮壓了。徵稅到後來就徵到粵軍軍官頭上,這些軍官大部分是有產業的,他們不願意上交升值部分。於是軍官們喝酒後,便揚言殺死廖仲愷。不同的酒桌上,都有這些說法。這其中真有人當真了,於是買兇殺死了廖。

廖死後,蔣介石排名第6了。

在蘇聯顧問的建議下,成立廖案調查小組。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三人。

很快就調查出結果了,子彈、手槍的主人都找到了,是胡毅生的手下,而胡毅生是胡漢民的堂弟。胡漢民一貫不贊成徵收土地增值款,他酒後說過對廖仲愷不滿的話。當調查組要傳喚審問胡漢民,是否指使胡毅生的手下作案時,胡漢民選擇了出國。蔣介石升為第5名。

調查中,粵軍軍官酒後說的話都被一一記錄下來。包括他們揚言殺死廖仲愷的話。其實他們也是矇在鼓裡,因為他們只是說說,誰也沒真動手,他們都以為是酒桌上的別人動的手。這些人有師長、旅長,還有軍長。蔣介石把他們一一抓起來審問,做筆錄。然後把這些筆錄交給了許崇智,蔣介石同時給許崇智寫了封信,指責許崇智對部下管教不嚴而放縱他們,蔣介石甚至要把許崇智抓起來審問。蔣介石說他相信許崇智沒有參與其中,但是現在證言已經牽連到許,那最好還是學胡漢民,先出去躲一躲。於是許崇智出走了、梁鴻楷被抓了。蔣介石升為第4名。

正在查案期間,川軍熊克武帶2萬多川軍投奔廣東國民政府。蔣介石主張將川軍繳械,他說廣東內部已經很亂了,熊克武若不服從怎麼辦?所以繳械是沒錯的。於是譚延闓誘騙熊克武來,蔣介石抓住他逼迫川軍繳械。

剩下的4人。汪精衛、張靜江、譚延闓、蔣介石。張靜江癱瘓不能行走,他是蔣介石的大哥,同是浙江人。譚延闓為人平和,權力慾望不強烈。便只剩下汪精衛和蔣介石鬥法了。


草墨之家




在說廖仲愷案的受益者之前,我們先看看這個時間段發生的事:

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蔣、廖成為黃埔軍校頭、二號人物。同時,廖仲愷還身兼數職,且皆是要職,比如大元帥府秘書長。

1925年,廖仲愷任黃埔軍校“青年軍人社”社長,掌握軍校筆桿子,且又是黨代表,在軍校影響力成倍增長。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病逝。此時,最有可能也是最有實力繼承孫中山衣缽的是汪精衛、廖仲愷以及胡漢民三人。

1925年8月20日,聲勢正隆的廖仲愷在國民黨中央黨部遭到暗殺。廖仲愷案發生後,汪精衛、許崇智與蔣介石組成特別委員會調查此案,最終嫌疑人指向胡漢民,胡漢民因此被剝奪“爭位”的權利。



在廖仲愷案發生中,廖亡,胡漢民受到牽連,孫中山繼任者人選瞬間便去兩人,可謂是“一石二鳥”,那麼,誰又是廖案最大的受益者者呢?是汪精衛,還是蔣介石?

汪精衛會是廖案的最大受益者嗎?

汪精衛是成名已久的少年英雄,1910年,汪精衛慷然北上刺殺清政府攝政王載灃,隨後敗露被逮捕,在獄中寫下“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的豪壯絕命詩。辛亥革命後,被袁世凱釋放。正是因為這次經歷,讓汪在革命黨中聲名鶴起,開始了他政治資本的原始積累。汪精衛深受孫中山的器重,1924年跟隨孫中山北上並任秘書,顯然是孫中山在著意培養汪精衛。1925年,汪精衛在孫中山臨終前為孫中山記錄遺囑。1925年7月,國民政府成立,汪精衛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

在孫中山病逝後,誰的呼聲最高?是汪精衛!那麼,對於廖仲愷和胡漢民兩位競爭者,他有必要行此險計嗎?如果這事暴露了,他的政治生物基本上便可以確定結束了。


然而在1926年,蔣介石便製造“中山艦事件”,破壞國共合作,造成汪精衛政治破產,最終汪精衛被迫辭職。汪精衛與蔣介石的首次正式政治交鋒,以汪精衛的落敗告終。



蔣介石顯然才是廖案最大的受益者。

蔣介石與汪精衛相比,具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便是蔣介石起步較晚,在政界的影響力遠不如成名已久的汪精衛。蔣介石真正發達是在黃埔軍校成立以後,可是軍校又不是蔣介石一人說了算,還有一個廖仲愷在與他分庭抗禮,或者說是蔣介石不得不與廖仲愷爭權。廖仲愷在政界已經頗具影響力,如果繼續待在黃埔軍校,那麼以後的廖仲愷勢力必然遍佈軍政兩界,在政界影響力較低的蔣介石還有機會?

但是!如果廖仲愷死了呢?可以預見的是,黃埔必將成為自己的“家底”,他將會成為軍界的首腦,既然在政治方面先天不足,那麼他也只能從軍界彌補了。蔣介石只有徹底掌握了軍界,依靠軍界的力量才有機會“爭位”,那麼,廖仲愷便成了擋在他前面的絆腳石。

於是,廖仲愷死了。

然後,胡漢民因受到牽連而出走蘇聯,蔣介石成為“序列”人物;再然後,汪精衛被蔣介石以“中山艦事件”打趴。

最終,蔣介石成了廖案最大受益者。


吾與吾國


民國時期好幾個暗殺案,都是中級軍官或者某些人自行其是,比如鄧鏗、廖仲愷。鄧案更不好說,現在把兇手栽贓給陳,鄧和陳多年戰友,私交甚好,陳重情重義,會下得去手?陳當時也想緩和與孫的關係,鄧鏗是最佳調和人選,不會殺他,孫中山也是信任鄧鏗的。

陳不會去做,相比來說,廖案反而更清晰一點。是因為鄧鏗查煙,粵軍裡有中級軍官利益受損。鄧鏗說他好人難做,應該是指查禁菸土的事情。

廖仲愷案是清晰的,搞包稅,粵軍裡有些人不滿至極,中級軍官動的手。廖仲愷重新劃分防區,重新劃定稅收範圍,不許胡亂收費,廖這個財神爺,是真把粵軍得罪了。廖案看起來最大的受益者是蔣介石,那是因為老蔣抓住機會,因勢利導,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了。

許胡牽涉其中,汪受到了驚嚇,三駕馬車分崩離析,老蔣後來居上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最大受益者只有一個。就是常凱申。

表面上看汪精衛成為藍黨第一責任人,但接替的也只是原藍黨左派,被暗殺的廖仲愷的政治地位,實際權力並未得到顯著擴張。

廖案之前,藍黨呈現右大左小局面,代理大元帥胡漢民是藍黨的黨政軍一把手,右派的許崇智控制粵軍。但是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汪精衛任政府主席與軍事委員會主席,實際已經取代胡漢民的軍政地位,胡漢民只剩黨主席。

廖案發生後,廖案檢察委員會中許崇智只有一票,汪蔣密切合作,在CCP的協助下率先解決許崇智,剝奪其職務,所部被蔣分化瓦解,整編吞併。

其次,火越燒越旺,胡漢民兄弟被牽連,在鮑羅廷,汪精衛,常凱申的合作下,胡漢民辭職出洋。

所以,真正獲得利益的是常凱申。

案前常凱申只是軍校校長,粵軍參謀長(空頭職務,總司令是大哥許崇智),沒有任何黨政職務。案件後,常凱申掌握的第一軍得到極大擴張,實力位居第一,4個月後的1926年1月就擔任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國民革命軍總監。再過兩個月,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後蔣全面上位。


四川達州


誰會想廖仲愷死?最大的嫌疑是胡漢民,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三人在孫中山死後都有可能上位,但是最後廖仲愷支持了汪精衛,胡漢民因此權力旁落,他弟弟多次組織集會揚言殺死廖仲愷(人證物證俱全),胡漢民也是知道的,並未阻止,可見胡漢民嫌疑最大。

其他有嫌疑的包括原來廣東的各路軍閥,黨內反對聯俄聯工的右派等。

真正受益的蔣介石,發生廖仲愷事件後,蔣介石走進國民黨權力中央,並完全掌握軍權。而且從兩年後蔣介石中山見事件,後來的屠殺共產黨事件可以看出,暗殺容共的廖仲愷也是有可能的。不過是蔣介石暗殺廖仲愷的可能極低,一是,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證明他參與了這件事,二他當時最重要的任務是走上國民黨的權力巔峰。蔣介石是個權術家,他非常明白在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情。在那時候,他需要做的,是把自己打造成孫中山的忠實信徒,嫡傳弟子,讓他立馬做出反對孫中山三大政策的事情,那絕對無助於這一形象的打造。而兩年後他發動“清共”,那時是因為反對共產黨已經成為當時國民黨的主流,他迎合這種主流的一種權變而已。

所以,我認為他就是踩了狗屎交了好運,而他抓住了這個天載難逢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