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新星廖仲愷被暗殺後,誰成了最大受益者?

講史論教


1925年8月20日,孫中山的親密戰友,時任中華民國政府委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國民革命軍總黨代表的廖仲愷,在去參加國民黨中央常務會議時,在位於廣州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大門前被暴徒暗殺,不治身亡。

廖仲愷是國民黨領導層中最著名的左派,成為政見不一的國民黨右派的眼中釘,據說,右派在境外勢力的支持下,以重金收買暴徒暗殺廖仲愷於黨部門前,既有去掉眼中釘之意,也有殺一儆百、向國民黨中的左派發出警告之意。廖仲愷被暗殺後,在任過孫中山的首席顧問併兼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的米哈依爾·馬爾科維奇·鮑羅庭的提議下,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組成特別小組,負責調查此案。

當時,在審理廖仲愷一案的過程中,作為國民黨右派領袖的胡漢民,因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反對共產黨,反對以廖仲愷為首的左派活動,被認為嫌疑最大。而且,廖仲愷被暗殺,主犯就是胡漢民的堂弟胡毅生,胡漢民因此被拘禁於黃埔長洲要塞司令部,不久被釋放,受國民黨中央委派,到蘇聯去度假式出國考察。

自孫中山去世,廖仲愷被殺,胡漢民休假式出國,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三人便成了後廣州國民政府的核心人物,總攬軍政大權。同時,在倒胡以後,蔣介石與汪精衛聯手,以部下參與刺殺廖仲愷為由,將曾擔任過孫中山大元帥府陸軍總長、建國粵軍總司令、時為國民政府軍事部長兼廣東省政府主席的許崇智,排擠出廣州政府。

而且,作為曾經的“把兄弟”,蔣介石派人給送許崇智送了一封親筆信給,蔣介石在信中說:“粵軍已有變動,請總司令(許崇智)去上海暫避一下,由我代為安排整頓。6個月後,再請回來共同主持北伐。”許崇智收到蔣介石的信和他讓人送來的2萬元路費,無奈之下,連夜乘輪船離開了廣州,去了上海,路上,蔣介石還專門派了一支衛隊護送,名為護送,實則監督離境。

孫中山去世前後,廣州國民政府最有實力和資格接替孫中山位置的有三個人,一為廖仲愷,二為胡漢民,三為汪精衛,至於蔣介石,還差得遠,不在這個層面,但隨著廖仲愷被殺,胡漢民休假,許崇智出差,廣州國民政府自孫中山以後,核心人物就只剩下汪精衛,所以,廖仲愷被殺,直接受益者是汪精衛。

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汪精衛雖然是刺殺案的直接受益者,但經過這一番廣州國民政府領導人物的大洗牌,蔣介石由第二梯隊,直接進入了第一梯隊,進入了政府的核心層,特別是他通過派軍包圍許崇智官邸、逼這個曾經的把兄弟出差以後,許崇智在國民黨中的軍事首腦地位便立即被蔣介石取代。蔣介石通過槍殺案,實現了華麗轉身,掌握了國民黨的軍權。

1926年,國民黨北伐前夕,蔣介石發動中山艦事件,汪精衛被迫辭職,蔣介石藉此又擠走了汪精衛,自此,蔣介石徹底掌握了國民黨的軍政大權。所以,刺殺廖仲愷,直接受益者是汪精衛,但最大受益者,則非蔣介石莫屬。


帝國的臉譜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攜妻子何香凝乘坐汽車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路遇國民政府監察委員陳秋霖。到達中央黨部後,廖仲愷與陳秋霖先下車,平時警衛森嚴的中央黨部,跳出多名刺客,向兩人連發20餘槍,然後奪路而逃。



何香凝急忙把廖仲愷與陳秋霖架上汽車,意圖送往醫院搶救,廖仲愷身中4槍,在途中即去世,為國家和民主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終年48歲。陳秋霖在兩天後也不治身亡。

廖仲愷犧牲距孫中山逝世僅5個月,他的犧牲是國民黨和國民革命運動的重大損失,也是中國革命和工農群眾的重大損失。

為了追查暗殺的幕後策劃者,國民政府成立“廖案檢查委員會”,周恩來參加了此會。經查明暗殺是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右派集團組織,主要參與人胡漢民、許崇智、吳鐵城等,孫科雖反對卻知情。



隨後在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的努力下,國民政府把胡漢民、許崇智逐出廣東,其他兇犯殺手均在通緝令發出之前逃跑。廖仲愷被刺案儘管結案,但一些案情仍然不清楚,一些內幕被隱藏在黑暗中,廖案也成為歷史上的一個重大懸案。

廖仲愷去世後,國民黨的隱形右派蔣介石、汪精衛乘機掌握國民黨和政府權利,國民黨迅速由一個進步政黨轉變為一個反革命政黨,給國家人民造成深重災難。


廖仲愷一生有兩大功績,一是全力推動國民黨改組,協同孫中山建立新三民主義,促成國共合作。二是籌辦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出大批優秀軍事人才。廖仲愷是孫中山真正的遺志繼承人,是進步的國民黨左派旗幟,也是當時國民黨第一順位的權利繼承人。

在同盟會時期,廖仲愷就發出“莫惜頭顱”的誓言。在被陳炯明逮捕時他寫下“死生能一我何哀”的詩句。1924年的一個通電中他說自己:“二十年來,以身許黨,生死譭譽,在所不計豈復珍惜羽毛,畏難思退”。對死亡他絲毫無懼。廖仲愷一生威武不屈,無私無畏,萬事以國家革命為重。未革命工作奮不顧身,長期堅持每天十五六小時工作時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廉潔奉公,他長期掌握國民黨財政大權,死時家無餘財,唯一住所還是何香凝孃家嫁妝所購。



廖仲愷去世前,國民黨繼承孫中山權利的最重要繼承人是廖仲愷、胡漢民、汪精衛。蔣介石並未有成為權利繼承人的條件。廖仲愷遇刺後,蔣介石一躍成為國民黨政軍的最高統治者,是毫無疑問的廖案最大利益既得者。隨後蔣介石發動北伐,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成為一個背叛革命的獨裁統治者。


滄海歷史春秋


孫中山病逝北京時並沒有留下關於接班人選的明確政治遺囑,所以當時廣州革命政府是一個“集體領導”,即以汪精衛、胡漢民和廖仲愷為主的領導小組,以粵軍領袖許崇智為軍事領袖,注意四位都是廣東籍。而蔣介石校長還遠沒有接近權力中心,廖仲愷被刺案,讓蔣介石在蘇聯顧問鮑羅庭的支持下,經過一系列動作“鯉魚跳龍門”,成為國民黨的核心人物。



廖仲愷是國民黨內的“左派”領袖,堅持執行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自然為右派所不容;而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當時是個“偽左派”,仍然被蘇聯方面和國民黨左派們所信任;更重要的是,1925年的廣州,真正說了算的是鮑羅庭顧問,因為廣州政府是在蘇聯的經援和軍援下撐起場面的。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被刺後,鮑羅庭提議以“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成立三人特別小組,授予“警察全權”調查案件,蔣介石隨即就任廣州衛戍司令並宣佈戒嚴,開始了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政治表演,將所擁有的權力發揮到極至。



第一步,蔣介石與汪精衛合謀,以粵軍個別將領涉案為由,命令黃埔黨軍將部分粵軍包圍繳械,同時派第一軍部隊包圍“盟兄”許崇智的官邸,名曰警衛,實則逼宮。許崇智無奈,拿著蔣介石給的二萬元路費離開廣州赴上海,從此,廣州方面軍權盡落蔣介石手中。

《人間正道是滄桑》裡,就有楊立青等黃埔學生軍包圍粵軍駐地並繳械的故事描述。

第二步,以胡漢民之弟胡毅生涉案(這個倒是真涉案)為由,將胡漢民拘留審查,最後逼其離開廣州出使蘇聯,廣州政府排名靠前的“四巨頭”一死兩逐 ,只剩一個沒有兵權的汪精衛。

一石三鳥,蔣介石的政治野心和政治手腕終於顯露出來,成為“廖案”最大的獲益者。



第三步,主持隆重下葬廖仲愷,以孫中山虔誠信徒的身份,獲得了廣州政府各界的支持,同時就任總司令進行第二次東征陳炯明,到東征勝利結束時,蔣介石在廣州的聲望達到頂峰,並在國民黨“二大”上以最高票數當選中央執行委員,問鼎最高權力層,年40。

這還不算完,1926年蔣介石藉機發動“中山艦事件”,又一次“一箭三雕”:完成了對嫡系第一軍的清洗、打擊了蘇聯顧問和我黨、逼走汪精衛遠赴歐洲,在北伐戰爭開始前,蔣介石終於攫取了國民黨的主要權力,尤其是軍隊控制權。


度度狼gg


毫無疑問,廖仲愷死後,最大的受益者是蔣介石。在廖仲愷被暗殺後,蔣介石几乎青雲直上。孫中山的兩個親信廖仲愷,胡漢民一個被暗殺,一個被逼走。後來汪精衛也被逼走,蔣介石基本上成為國民黨的權力中樞。

我們來說一下廖仲愷,他是國民黨左派的領袖,廣東人。廖仲愷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是,他出生於美國華僑家庭,但是16歲回到了祖國。25歲的廖仲愷,為了救國救民,赴日本留學。1903年的時候,廖仲愷和夫人認識了孫中山,並被孫中山的革命道理所折服,從此積極投入民主革命運動,這一年他26歲。


1905年,廖仲愷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以後,他積極的協助孫中山。後來從事,反對袁世凱專制,護法運動,不辭勞苦,不避艱難險阻。 1922年,陳炯明叛變,廖仲愷被捕。經過夫人何香凝多次營救,得以脫離險境。脫離危險以後,廖仲愷積極的輔助孫中山確定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幫助。

他曾擔任黃埔軍校黨代表,廣東省省長,工人,國民黨工人部部長等職務。1925年孫中山逝世,他忠實的實行三大政策,堅持新三民主義,成為國民黨左派的旗幟,同時也被國民黨右派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1925年8月的時候,有人提醒過廖仲愷,要他去中央黨部開會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但是廖仲愷說:“我時時刻刻都是準備著死的,有什麼關係呢?”廖仲愷在去開會的路上,遭到了國民黨右派的暗殺。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就這樣犧牲了,現在在南京市玄武區中山陵旁有著廖仲愷和妻子何香凝墓,環境幽靜,氣勢恢宏。


紅雨說歷史


民國時期好幾個暗殺案,都是中級軍官或者某些人自行其是,比如鄧鏗、廖仲愷。鄧案更不好說,現在把兇手栽贓給陳,鄧和陳多年戰友,私交甚好,陳重情重義,會下得去手?陳當時也想緩和與孫的關係,鄧鏗是最佳調和人選,不會殺他,孫中山也是信任鄧鏗的。

陳不會去做,相比來說,廖案反而更清晰一點。是因為鄧鏗查煙,粵軍裡有中級軍官利益受損。鄧鏗說他好人難做,應該是指查禁菸土的事情。

廖仲愷案是清晰的,搞包稅,粵軍裡有些人不滿至極,中級軍官動的手。廖仲愷重新劃分防區,重新劃定稅收範圍,不許胡亂收費,廖這個財神爺,是真把粵軍得罪了。廖案看起來最大的受益者是蔣介石,那是因為老蔣抓住機會,因勢利導,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了。

許胡牽涉其中,汪受到了驚嚇,三駕馬車分崩離析,老蔣後來居上了。


李三萬的三萬裡




在說廖仲愷案的受益者之前,我們先看看這個時間段發生的事:

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蔣、廖成為黃埔軍校頭、二號人物。同時,廖仲愷還身兼數職,且皆是要職,比如大元帥府秘書長。

1925年,廖仲愷任黃埔軍校“青年軍人社”社長,掌握軍校筆桿子,且又是黨代表,在軍校影響力成倍增長。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病逝。此時,最有可能也是最有實力繼承孫中山衣缽的是汪精衛、廖仲愷以及胡漢民三人。

1925年8月20日,聲勢正隆的廖仲愷在國民黨中央黨部遭到暗殺。廖仲愷案發生後,汪精衛、許崇智與蔣介石組成特別委員會調查此案,最終嫌疑人指向胡漢民,胡漢民因此被剝奪“爭位”的權利。



在廖仲愷案發生中,廖亡,胡漢民受到牽連,孫中山繼任者人選瞬間便去兩人,可謂是“一石二鳥”,那麼,誰又是廖案最大的受益者者呢?是汪精衛,還是蔣介石?

汪精衛會是廖案的最大受益者嗎?

汪精衛是成名已久的少年英雄,1910年,汪精衛慷然北上刺殺清政府攝政王載灃,隨後敗露被逮捕,在獄中寫下“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的豪壯絕命詩。辛亥革命後,被袁世凱釋放。正是因為這次經歷,讓汪在革命黨中聲名鶴起,開始了他政治資本的原始積累。汪精衛深受孫中山的器重,1924年跟隨孫中山北上並任秘書,顯然是孫中山在著意培養汪精衛。1925年,汪精衛在孫中山臨終前為孫中山記錄遺囑。1925年7月,國民政府成立,汪精衛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

在孫中山病逝後,誰的呼聲最高?是汪精衛!那麼,對於廖仲愷和胡漢民兩位競爭者,他有必要行此險計嗎?如果這事暴露了,他的政治生物基本上便可以確定結束了。


然而在1926年,蔣介石便製造“中山艦事件”,破壞國共合作,造成汪精衛政治破產,最終汪精衛被迫辭職。汪精衛與蔣介石的首次正式政治交鋒,以汪精衛的落敗告終。



蔣介石顯然才是廖案最大的受益者。

蔣介石與汪精衛相比,具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便是蔣介石起步較晚,在政界的影響力遠不如成名已久的汪精衛。蔣介石真正發達是在黃埔軍校成立以後,可是軍校又不是蔣介石一人說了算,還有一個廖仲愷在與他分庭抗禮,或者說是蔣介石不得不與廖仲愷爭權。廖仲愷在政界已經頗具影響力,如果繼續待在黃埔軍校,那麼以後的廖仲愷勢力必然遍佈軍政兩界,在政界影響力較低的蔣介石還有機會?

但是!如果廖仲愷死了呢?可以預見的是,黃埔必將成為自己的“家底”,他將會成為軍界的首腦,既然在政治方面先天不足,那麼他也只能從軍界彌補了。蔣介石只有徹底掌握了軍界,依靠軍界的力量才有機會“爭位”,那麼,廖仲愷便成了擋在他前面的絆腳石。

於是,廖仲愷死了。

然後,胡漢民因受到牽連而出走蘇聯,蔣介石成為“序列”人物;再然後,汪精衛被蔣介石以“中山艦事件”打趴。

最終,蔣介石成了廖案最大受益者。


吾與吾國


最大的受益者,毫無疑問是和當時的廣東國民政府太上皇蘇聯顧問鮑羅廷關係密切的蔣介石。

1925年3月孫中山去世後,廣東國民政府處於一種集體領導制的狀態。雖然蔣介石後來自吹孫中山選了自己為接班人,但蔣介石當時連權力中心還很遠。當時的廣東國民政府設委員16人,分別為汪精衛、胡漢民、張人傑、譚延闓、許崇智、于右任、張繼、徐謙、林森、廖仲愷、戴季陶、伍朝樞、古應芬、朱培德、孫科、程潛,蔣介石甚至連委員都不是。

(年輕時的蔣介石)

汪精衛、胡漢民和廖仲愷資歷深厚,是最有資格繼承孫中山位置的人,另外粵軍大佬當時擔任軍事部長兼廣東省政府主席的許崇智,也是一位有力的競爭者。

蔣介石雖然當時資歷威望均不足,離權力中心很遠,但有一個很大優勢是和蘇聯顧問鮑羅廷關係良好。

鮑羅廷是蘇聯人派給孫中山的顧問。孫中山晚年組織的廣東國民政府以及後來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起家之初毫無疑問帶有非常濃厚的蘇聯色彩。鮑羅廷為首的蘇聯顧問團主持了對國民黨組織體系的改造、組織建立黃埔軍校、訓練改造廣東國民政府的軍隊、開辦莫斯科中山大學、甚至其後的北伐戰事指揮等重大事項。

(鮑羅廷)

建立黃埔軍校是鮑羅廷很關注的一件大事,作為黃埔校長的蔣介石因此得以和鮑羅廷有較多的接觸機會,得到鮑羅廷的賞識。蔣介石當時也對鮑羅廷極力迎合。

孫中山去世後,當時的國民黨內部稱孫中山為國父,鮑羅廷為亞父。蔣介石特別吹捧鮑羅廷說:“總理雖然去世了,還有鮑顧問領導我們。”鮑羅廷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學培養中國革命者時,蔣介石也將自己的兒子蔣經國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遇刺身亡。在鮑羅廷的提議下,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三人組成一個特別委會會處理廖仲愷案。蔣介石在鮑羅廷的力推之下,從連16人之一的政府委員都不是,一舉進入了廣東國民政府的權力中心。

(廖仲愷)

廖仲愷案處理過程中,不被鮑羅廷喜歡的粵軍大佬許崇智被排擠出權力中心,另一位黨內大佬胡漢民也被藉機派往蘇聯考察。蔣介石由遠離權力中心一舉成為僅次於汪精衛的廣東國民政府實際的第二號人物。

不過汪精衛缺乏軍事根基,而蔣介石通過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及之後出任第一軍軍長培養了自己的軍方勢力,蔣介石取代汪精衛已經是可預見的未來。

和歷史上楚漢戰爭時項羽的亞父范增一樣,蔣介石的亞父鮑羅廷也沒啥好下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後,鮑羅廷也被蔣介石通緝,回到蘇聯後也未受重用。1949年,鮑羅廷因為一個美國記者間諜案被牽連逮捕,1951年死於勞改營中。


仁勇校尉


廖仲愷,男,(1877—1925),漢族,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廣東省歸善縣陳江鎮鴨仔埗鄉窯前村人(現廣東省惠州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幸福村),祖居廣東梅縣程江鎮。

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共產黨的摯友。

擅長詩詞、書法,著作編為《廖仲愷集》、《雙清文集》上卷。

他出生於美國華僑家庭,16歲回祖國。25歲赴日本留學。1903年廖仲愷和夫人認識了孫中山,並被孫中山的革命道理所折服,從此積極投入民主革命運動。 1914年,是孫中山最落魄的時候。他從臨時大總統,到全國鐵路督辦,再到流亡海外,成為通緝犯,但廖仲愷一直效忠領袖。

他曾擔任黃埔軍校黨代表,廣東省省長,財政部部長,國民黨工人部部長等職務。1925年孫中山逝世,堅持執行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堅持新三民主義,成為國民黨左派的旗幟。


廖仲愷一生威武不屈,無私無畏,萬事以國家革命為重。未革命工作奮不顧身,長期堅持每天十五六小時工作時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又廉潔奉公,他長期掌握國民黨財政大權,死時家無餘財,唯一住所還是何香凝孃家嫁妝所購。

所以題主的提問說法並不精準,廖仲愷不能稱之為民國新星,是國民黨中資歷極深的元老之一。

1925年3月孫中山去世後,廣東國民政府處於一種集體領導制的狀態。

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及粵軍大佬的許崇智四人資歷深厚,是最有資格繼承孫中山衣缽之人,但1925年的廣州,真正說了算的是鮑羅庭顧問,因為廣州政府是在蘇聯的經援和軍援下撐起場面的。

鮑羅廷是蘇聯人派給孫中山的顧問,鮑為首的蘇聯顧問團主持了對國民黨組織體系的改造、組織建立黃埔軍校、訓練改造廣東國民政府的軍隊、開辦莫斯科中山大學、甚至其後的北伐戰事指揮等重大事項。

建立黃埔軍校是鮑羅廷很關注的一件大事,作為黃埔校長的蔣介石蔣介石也對鮑羅廷極力迎合,深得到鮑羅廷的賞識。

孫中山去世後,當時的國民黨內部稱孫中山為國父,鮑羅廷為亞父。”鮑羅廷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學培養中國革命者時,蔣介石也將自己的兒子蔣經國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遇刺身亡。為了追查暗殺的幕後策劃者,在鮑羅廷的提議下,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三人組成一個特別委會會處理廖仲愷案。

蔣介石在鮑羅廷的力推之下,從連16人之一的政府委員都不是,一舉進入了廣東國民政府的權力中心


廖案處理過程中,胡漢民、許崇智被擠出權力中心,其他兇犯殺手均在通緝令發出之前逃跑。廖仲愷被刺案儘管結案,但一些案情仍然不清楚,一些內幕被隱藏在黑暗中,廖案也成為歷史上的一個重大懸案。

蔣介石藉機以孫中山虔誠信徒的身份主持隆重下葬廖仲愷,獲得了廣州政府各界的支持,1926年蔣介石藉機發動“中山艦事件”,完成了對嫡系第一軍的清洗、打擊了蘇聯顧問和我黨、逼走汪精衛遠赴歐洲,到東征勝利結束時,蔣介石在廣州的聲望達到頂峰,並在國民黨“二大”上以最高票數當選中央執行委員,問鼎最高權力層。

廖仲愷遇刺後,蔣介石一躍成為國民黨政軍的最高統治者,是毫無疑問的廖案最大利益既得者。隨後蔣介石發動北伐,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成為一個背叛革命的獨裁統治者。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後,蔣介石的亞父鮑羅廷也被蔣介石通緝,回到蘇聯後也未受重用。1949年,鮑羅廷因為一個美國記者間諜案被牽連逮捕,1951年死於勞改營中。

後記:

蔣介石正是憑藉黃埔軍校校長的身份和在學生中威信,以黃埔軍校學生為紐帶控制軍隊。而廖仲愷任黨代表,在學生中威信極高,是唯一可以威脅蔣介石在黃埔軍校學生中威信的人。一旦廖仲愷與蔣介石爭奪黃埔學生,蔣介石的根基將會崩塌,這對於蔣介石來說,完全無法容忍。因此,蔣介石動手,即可以除掉他的最大威脅,也可以趁機進入權力中樞,一舉兩得。


所以說蔣介石就是殺害廖先生的幕後黑兇。


美麗青春您真痘


個人認為,作為孫中山政治上最得力助手之一的廖仲愷先生遇刺身亡,最大的受益者當屬蔣介石。

孫中山在世時,其政治上最重要的三位助手依次是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廖擔任好幾個職務,其中比較重要的一職是黃埔黨代表。廖仲愷能力過人且鋒芒畢露,為人處世咄咄逼人,勇於開拓,是國民黨內一位堅定的左派。

1925年,在暗流洶湧的南中國政治舞臺上,發生了一件震驚一時的大事,這就是廖仲愷被暗殺一案。這年8月25日上午10點左右,廖仲愷、何香凝夫婦乘車到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的惠州會館,準備出席會議。他倆下車邁步登臺階之時,突然遭到一個事先埋伏好的歹徒開槍襲擊。廖仲愷身中4彈,這位傑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被罪惡的子彈奪走了生命 ,時年48歲。兇手陳順被警衛亂槍擊斃,卻不曾供出誰是幕後主使。

廖在國民黨內威望很高,孫中山、蘇聯顧問、國、共眾多黨員都很親近他。廖氏被刺一案,是民國早期政治舞臺上的一件大事,國民政府下令各大機關降半旗3天,公職人員戴黑紗1星期,以示哀悼。黨內外同聲呼籲,要求調查“刺廖”內幕,嚴懲幕後主謀。

身為國民黨內左派代表人物的廖仲愷遇刺身亡,因社會影響太大,國民政府中央黨部處置也算果斷,很快就為此案成立了“處理廖案特別調查委員會”,任命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為委員。經過周密調查,該委員會下令逮捕胡毅生、林直勉和朱卓文3人,認為這3人有重大嫌疑。

胡毅生是胡漢民的堂弟,老同盟會員,參加過反清、討袁、護法運動,既是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又是一位堅持反共的國民右派黨員。據說他非常反感廖仲愷的左傾思潮。

林直勉是美國華僑,曾當過孫中山的秘書,有人舉報他曾和朱卓文等人談過“非除掉廖仲愷不可”。

朱卓文是在檀香山參加興中會的“元老”,兇手陳順作案時所用的手槍就是他的;有此鐵證,朱卓文的嫌疑最大。

胡毅生、朱卓文聞風而逃,只抓住了林直勉。林直勉承認自己反共、討厭廖,但他矢口否認自己和行刺廖仲愷一案有關。

因為胡、朱逃匿,“廖案”一直謎霧重重,到今天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疑案。不論幕後策劃者是誰,可以斷言的是,此案是國民黨內右派勢力策劃的一起反對三大政策的驚天大案,是“兄弟鬩牆,同室操戈”的前奏與信號。

對於國民黨內右派策劃刺廖,彼時的蔣介石是明確表示反對的。但政治風雲變幻莫測。對暗殺廖仲愷一案的追查,使國民黨內的權力分配發生了重大變化。而蔣介石竟意外成了最大受益者。

原來,廖仲愷被刺,黨國元老胡漢民因堂弟胡毅生涉案,難逃干係。汪、蔣合謀,乘機把刺廖的罪名推到國民黨元老胡漢民和最具軍事實力的粵軍統帥許崇智身上,逼迫胡漢民出國“考察”,許崇智逃亡上海。可以說,蔣介石雖然沒有參與刺廖,但他卻從廖案中撈得了不少好處:趕跑了許崇智,使蔣搬掉了自己前進道路上最大的一塊絆腳石,不但擴充了自己的實力,而且取代許成為東征軍總指揮,對蔣日後青雲直上、成為國民黨軍事領袖具有決定性意義。其次,廖仲愷被刺,使以胡漢民為代表的許多國民黨元老右派在廣東革命政府內難以存身,這就給蔣介石這位政壇後起之秀進身到國民黨政治領袖的位置造成了難得良機,併為他攫取最高軍、政權力廓清了障礙,鋪平了道路。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廖仲愷被殺是國民黨早期三大暗殺事件之一。廖仲愷的被殺。實際上,兇手是誰,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這標誌著國民黨左派的的徹底失敗。國民黨右翼掌權。至於誰是受益者,都是受益者,從短期來看,汪精衛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長遠來看,蔣介石才是最大的收益者。



廖仲愷,生於1877年,原名恩煦。字仲愷。在美國舊金山出生。祖籍廣東。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在此結識孫中山。加入同盟會。就此伴隨孫中山一生。長期處於國民黨高層,主要負責和執掌財政經濟,從來沒有涉及到政治,組織和軍事。因此上說,廖仲愷不是孫中山的接班人和繼承者。

在1925年8月20日的上午,廖仲愷和夫人何香凝一起去廣州參加國民黨政府會議。途中竄出一夥刺客,持槍對他們進行了襲擊,廖仲愷身中數彈,在尚未到達醫院的途中便離世了。

在當時執掌國民黨最高權力的是三個人 即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許崇智主管軍事。但廖案發生以後,胡漢民受嫌疑最大。(我個人認為至少胡漢民知情,但肯定不是主謀),許崇智敗走香港。汪精衛當選國民黨最領導者。蔣介石崛起。進入國民黨核心階層。為日後掌控國民黨奠定了政治和軍事基礎。

在8月20日廖仲愷被刺後,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成立三人特別小組,授予“警察全權”調查案件,蔣介石隨即就任廣州衛戍司令並宣佈戒嚴,許崇智喪失了對廣州控制力和兵權。而胡漢民由於受嫌疑最大而被排除在外。這也是蔣介石正式進入國民黨核心階層。而汪精衛就此排擠了最大的政治對手胡漢民。都是獲益者。

隨即汪精衛和蔣介石立即開始政治聯手。首先蔣介石以調查小組的名義宣佈,粵軍將領有涉嫌廖仲愷案件案為由,將粵軍繳械,同時派部隊包圍“盟兄”許崇智的官邸,形成逼宮之勢。許崇智無奈,拿著蔣介石給的二萬元路費離開廣州赴上海轉香港。胡漢民由於其兄涉案。被迫出走蘇聯。就此,國民黨四大巨頭只剩下了汪精衛,就此來看,汪精衛無疑是最大的政治獲益者。但汪精衛引為援手的蔣介石就此一躍成為國民黨核心階層。並且最終成為國民黨的最高領導者,而汪精衛最終失敗。最後淪為可恥的漢奸。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政治交易。蔣介石幫助汪精衛剔除胡漢民,是為了幫助汪精衛奪取最高地位掃除障礙,而汪精衛幫助蔣介石罷黜許崇智是為蔣介石掌控軍權作為回報。但這一切都有一個總導演,那就是蘇聯顧問鮑羅廷,而汪精衛和蔣介石不過是演員和執行者罷了,只不過是兩位執行者而已。但事情的走向和歷史的發展則完全出乎鮑羅廷的意料。

在廖案之前,蔣介石的職務是黃埔軍校校長、粵軍參謀長,他既不是國民黨中央委員,也不是國民政府委員,他正式由於廖仲愷案件才進入國民黨核心階層。這無疑是蔣介石的關鍵性的起步,從武力驅逐許崇智、掌控粵軍開始。是蔣介石擴張軍事實力、進而篡奪國民黨最高權力的發端。此後蔣介石發動高超的政治手段,囚禁熊克武,驅逐王懋功。借中山艦事件逼迫汪精衛去職。蔣介石終於問鼎成為國民黨的最高統帥。攀上了國民黨權力的巔峰。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