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劉伯溫可謂中國古代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雖成名於明朝,貴為明朝大功臣、開國元勳,但其大部分青春年華還是在元朝時期度過。他生於元朝浙江行省青田縣武陽村,其父劉爚堪稱玄學大師,在占卜星宿、奇門遁甲方面造詣甚是頗深。劉伯溫自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也頗學有所成,並且因為天資聰穎,在玄學方面造詣較之其父更為深刻。

另外,劉伯溫對理學、軍事學也頗感興趣,這使得他在日後輔佐朱元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不論是集征伐、治國、納賢、馭臣之道於一身的軍事傑作《時務十八策》,還是朱元璋問鼎天下的鄱陽湖大戰,劉伯溫均主筆成文、位列首功,如此成就了其第一軍師的美名。在讚歎其謀奪天下、治國安邦之英才同時,也應注意道:劉伯溫還是一名出色的文學家,並且還是一位很有思想、會講“虎”事的文學家。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虎”在劉伯溫筆下頻繁出現

作為一位有思想的文人,往往會將其日常生活、從政生涯中的喜怒哀樂留在筆下。劉伯溫也是如此,在元王朝為官期間,由於受到不公正待遇頗多,權力掣肘厲害,使得他這匹原本可堪大任的千里馬只能做做拉糞活,內心的抑鬱可想而知。因此在江西行省高安縣任職後,他寫下了“世路如何?險惡實多。昨夜燈前相笑語,豈意今朝化為虎。”以虎代言,將世道險惡描畫得淋漓盡致。

在南昌政府掾史任職期間,由於劉伯溫表現得清者自清,不與世俗為伍,便受到了很多人的攻擊誹謗。有人傳言他故作清高,請他吃飯他不來;有人說,南人出身的他還這麼自以為是,不知天高地厚;還有人說他外表忠厚,內心奸詐,用漢語來說就是假道學。當他的上司——江西行省長官勸他不要自命清高,要識得官場體統,不然流言蜚語將滿天飛。他說了個“三人成虎”的故事,當上司再問他為何有那麼多人詆譭他,劉伯溫又講了個寓言故事,大意是:

喜鵲、八哥原本在山裡快樂地居住著。一天山裡來了老虎,喜鵲連忙亂叫了起來,八哥也跟著亂叫了起來。狐狸便問道:“老虎又不能飛,你們為何害怕?”喜鵲說:“虎嘯生風,害怕風把自己的巢穴吹翻,故而大叫”,狐狸再問八哥,八哥無言以對。狐狸笑了起來,對著八哥說道:“喜鵲的窩在樹梢,怕風,所以擔心老虎,你們住在洞穴裡,並不怕風,為何也跟著亂叫?”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當元政府面對反覆無常的叛亂者方國珍使出招安這一手段時,劉伯溫聽聞痛心疾首,於是寫下了下面一個寓言故事:

有個慈悲為懷的和尚坐船,突然在水裡看到一毛茸茸的東西。和尚說道:“這是條生命,大家救它上來吧”,等到大家救上來發現是隻老虎,就想把它推到水裡。和尚卻阻攔,說:“這可是條生命啊。”坐船的人說不過和尚,便紛紛跳水逃跑,獨留和尚一人在船上。等到老虎精氣神恢復以後,便將和尚當成了豐盛的美味飽餐了一頓。

四十五歲生日那天晚上,劉伯溫閒來無事,便與佛教信徒礪上人就“虎”進行辯論,最終劉伯溫勝出,可見劉伯溫思路很是清晰、口才非常了得。為了便於理解,已將其轉化為現代文。

礪上人:佛主張不殺生,非但不能殺,還要割肉喂虎。

劉伯溫:這就不對,如果你被老虎咬了一口,馬上就死了,有機會殺它也不殺嗎?

礪上人:原則上是這樣。

劉伯溫:你們佛家不是主張眾生平等嗎?可你就要被老虎咬死了卻不反擊,不就證明你的命不如老虎嗎?

礪上人:這個嘛……,反正殺生是要遭報應的。

劉伯溫:山中老虎,水中鱷魚,每天都在殺生,我怎麼沒見它們遭報應?

礪上人:那是食物鏈的問題,佛說不殺生,是講給咱們有理性的人聽的。

劉伯溫:這樣說來,禽獸殺生不會得到報應,我們人殺生就要得到報應,那人不如禽獸?

礪上人:咱們談點別的吧。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當然最出名的當屬劉伯溫所寫的《說虎》一文。文中開篇給出了虎與人的力量對比描述:“虎之力,於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無之,又倍其力焉。則人之食於虎也,無怪矣。”但也道出了一讓人意想不到的現象:“然虎之食人不恆見,而虎之皮人常寢處之”,究其原因,是因為“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並且“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因此點出了虎吃人不常見,而人常寢坐於虎皮的原因:“以一敵百,雖猛必不勝”。最終引申為人世間道理:“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與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類也。其為人獲而寢處其皮也,何足怪哉?”

“虎”文化古已有之,對中華文明影響巨大

劉伯溫之所以筆下頻頻提及到了虎,因為虎文化早在其出生前的數千年之前,就在中華大地紮根發芽了。

毫無疑問,虎在人類出現之前便已進化為讓百獸聞風喪膽的超級獵手,奠定了其在百獸中無可爭議的王者地位。由於虎的異常強大和兇猛,使得剛涉足世間的人類頗為敬畏,同時虎的霸氣和美麗又讓弱小的人類打心眼裡嚮往。因此,五世紀前,生存於中華大地的人在創造中華文明的同時,虎文化便也應運而生,人們常認為:“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執博挫銳,噬食鬼魅”。不僅對百獸之王的老虎作為圖騰來崇拜,而且還將虎文化擴展延伸至神明領域,認為其可以祛病消災、驅邪辟災。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如此可見,正是因為早期的人類還處“嬰兒狀”,因此在對大自然充滿敬畏的同時,便將居於食物鏈頂端、能霸氣駕馭大自然的王者老虎作為偶像進行膜拜。毫無疑問,當膜拜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便會將偶像的一言一行作為唯一教科書進行深入骨髓般地學習。也正是因為中華大地上的人對虎學習得如此深入,因此虎文化對中華文明的發生發展產生了巨大而又深遠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漢字“王”的出現:與其說老虎額頭上的條紋像漢字“王”,倒不如說“王”字正是因其而來,老祖宗正是參考了老虎額頭條紋製造了“王”字。而且,百家姓中,“王”姓人數不斷激增,使得其發展成為了中國三大姓氏之一,不得不說,這是虎的王者風範在中華兒女心中打下深深烙印的最好體現。

(2)帝王“稱孤道寡”:中國古代帝王都有一類自我稱號:孤、寡人。雖然對外宣稱的意思是“寡德之人”,自我感覺德行不夠,是一種謙稱,結合實際歷史可知:此稱號基本與“德”關係不大,最有力的證據便是: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各諸侯國忙著厲兵秣馬擴大地盤,誰還想著“德”?唯一念叨著“德”的宋襄公兵敗喪命,反倒成了歷史的大笑話。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那孤、寡人實際含義是什麼呢?很顯然其內部深層次含義應是“帝國唯一之人”的意思,畢竟他屁股下的那把交椅天下唯一,他坐上了還不能稱孤道寡嗎?如此尊貴卻又孤獨之地位也早有先例,這便是森林王者老虎。眾所周知,老虎雖然身處森林王者之尊貴地位,但卻是不折不扣的獨居動物。這必然也為向之學習的人類帶來了啟發:至高無上的王者必然孤獨。

(3)對權力的絕對追求:老虎能夠登頂絕對的王者之位,始於對入侵領地的同類毫不留情的驅趕屠殺。放眼自然界可知:實際這項充滿血腥的競爭法則在動物界普遍存在,不僅老虎,就連遠在非洲的獅子也是如此。當雄獅發現獅群裡還有另一隻雄獅,必然一見面便不分青紅皂白大開殺戒,直至將競爭者逐出獅群或者殺死,以獨享王者之位。這種對權力地位的絕對追求顯然也深深影響了成長中的人類。中國古代幾乎每一代帝王登上權力巔峰之前,均會搞一次血腥屠殺,比較劇烈的如南北朝時的劉宋、五胡亂華時的後趙,比較溫和的如清朝康熙時的九子奪嫡。

(4)軍隊標誌命名:作為直接彰顯武力的地方——軍隊,自然少不了虎的存在。由於老虎威風凜凜、力量強大,自古便用於軍隊中的各種標誌命名,如軍人多用虎將、虎臣、虎士、虎賁、虎師、虎威、虎步、鷹揚虎視、燕頷虎鬚等詞語來形容,給人一種很是霸氣英勇的感覺。將處理軍機事務的地方叫做“白虎堂”,把將帥的營帳稱為虎帳。同時調遣軍隊的唯一信物稱之為虎符,皇上保存一半,將領保存一半。只有兩片合二為一之時,方能調動軍隊。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另外,以虎命名的軍隊也名不虛傳,戰功赫赫、威震八方。周朝開始,軍中便設立有虎賁衛隊,軍官中也設有虎賁中郎將、虎牙將軍等職。而且據說周武王的虎賁軍在滅紂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武王戎車三百兩(輛),虎賁三千人,擒紂於牧野”),可見虎賁軍之猛。三國時,蜀國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被封為“五虎上將”,為敵人所忌憚,為後世所頌揚。

不過凡事均具有兩面性規律,現存於世界的萬事萬物,只要真實存在於世並且與人共處過,就必然存在兩面性,一面為人稱道,一面則為人詬病。如此說來,龍這種動物應為古人杜撰出來的,現實中並不存在,因為對龍的評價基本上均處於一邊倒的稱讚,而無詬病之處,這顯然不符合真實事物兩面性規律。

作為早期中華圖騰、被世人奉若力量王者和神明化身的老虎與人相處久了,也暴露出了讓人嫌棄之處。畢竟虎相比人還只是未進化之動物,其兇殘、嗜殺本性是文明時代之人所不能接受的,因此虎也常常用於形容險惡世道,並且逐步延伸至勢利、醜惡等領域,如“為虎作倀”、“狐假虎威”、“老虎學藝”等,均將老虎勾勒出一幅勢利小人、忘恩負義、仗勢欺人的醜惡嘴臉。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劉伯溫筆下老虎均為“反派”,他為何如此討厭老虎?他筆下的“虎”有何深意?

從劉伯溫筆下的那些虎可以看出:幾乎無一例外是反派,而且還是極其擾民,容易引起民間恐慌的可怕之物,如其寓言故事中,老虎一進山,便引起喜鵲的紛紛亂叫,雖然老虎進山對八哥沒有任何影響,卻也引得其莫名恐慌,由此可見:虎雖為百獸之王,卻也是不折不扣的大魔頭;當行舟和尚見虎落水,念其是條生命便施以援手,救其性命,虎回報的不是感恩而是將其吃掉,充分說明了虎之本性兇殘,是邪惡充斥的大惡魔,當然這也便是講故事之人劉伯溫對虎的刻板印象。

當佛教信徒礪上人認為虎是一條生命可以寬恕其殺生行為時,劉伯溫便毫不客氣、針鋒相對提出了反對意見,並且從其激烈的措辭語氣中可以看出:劉伯溫心中絲毫沒有中華虎文化中慣有的對虎的圖騰崇拜,反倒認為其是徹頭徹尾的禽獸,而且結合其著作《說虎》可知:虎相比人而言,雖然爪利勇猛,卻終敵不過善用智慧的人,並且還將此結論推廣至人,天下凡是隻知道用武力和力氣而不會用智慧和思想的人,以及只知道自我封閉而不知任用賢人者,“皆虎之類也”,表達出了對虎這一低等生物的充分蔑視。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劉伯溫為何如此討厭老虎呢?從其對虎的形象概括可以看出,虎就是隻會使用力氣武力的一介武夫,而且還是本性兇殘、邪惡充斥的禽獸大魔頭。結合前文敘述可知:作為有思想有良知的人居然還將其作為圖騰神明來敬畏崇拜,並將其作為教科書進行深入學習、努力效仿,這顯然太過荒唐,也不利於人類社會的生存發展和長治久安。這應為劉伯溫筆下頻繁出現“虎”之背後的深意,即呼籲世人、尤其是當政者停止對武力的盲目崇拜,而應以人類社會應有的德行來教化約束天下,如此才能安享天下太平。

據此含義再來窺探劉伯溫當時所生存的元朝時代,便可知曉其之所以不被重用的原因,也可窺見一心為國的劉伯溫內心是何等的煎熬抑鬱。

縱觀元朝歷史可知:元朝對國家的治理幾乎與禽獸老虎咆哮森林一般模樣,且不論元朝政府提出的四類等級制度有多野蠻,就說元政府內部,其對政權的爭奪也充滿了濃濃的原始本性。自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死後(1294年)至元順帝即位(1333年)的三十多年間,元朝統治階級內部基本都是拿著斧頭、砍刀相互砍來砍去。公元1323年,御史大夫鐵失拎著彎刀衝進了元英宗的臥室,將其砍成了肉醬。即位的泰定帝死後,一批野心家擁立孛兒只斤·圖貼睦兒在大都即位,另一批野心家擁立孛兒只斤·阿速吉八在上都即位,二人猶如一山中的兩虎一樣開始血腥火拼,最後孛兒只斤·圖貼睦兒險勝,是為元文宗。可元文宗的寶刀血腥未乾,王爺孛兒只斤·和世㻋拎著砍刀來砍元文宗了。之後又爆發了連綿不斷權力內戰,如此過程,像極了虎之本性。

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其筆下的那些“虎”,有何深意?

如此不用智力僅憑武力駕馭國家、奴役人民,是智慧化身劉伯溫不願見到的,也是其痛心疾首的地方,可惜元政府對其並無有采納,元朝如此短命,不得不說也充分驗證了劉伯溫的理論。好在是金子總會發光,酒香不怕巷子深,元政府對劉伯溫及其理論置之不理,但並不影響劉伯溫的發光發熱,最終元朝瀕臨壽終正寢之際,一代梟雄朱元璋騰空而起並迅速壯大,他在宋濂等人的舉薦下,吸納劉伯溫加入隊伍,從而成就帝業,而劉伯溫也位列明朝功臣、開國元勳之列,成就了“一統天下劉伯溫”之千古美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