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縣北隍城鄉公務員群體:堅守孤島 以奉獻為燈

長島縣北隍城鄉公務員群體:堅守孤島 以奉獻為燈

北隍城島風光

长岛县北隍城乡公务员群体:坚守孤岛 以奉献为灯

島上藝術展覽

長島縣北隍城鄉,位於一座面積僅為2.79平方公里的小島上,從一頭走到另一頭用不了一個小時,卻有著諸多之“最”。這裡是山東省最北端的島嶼,長島最外一座門戶,也是長島諸小島中條件最艱苦的幾座島嶼之一。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北隍城鄉的幹部們卻始終默默堅守,以理想信念為燈塔,將美好的歲月奉獻給海島,把發展和希望播撒在這片土地上。

长岛县北隍城乡公务员群体:坚守孤岛 以奉献为灯

開展綠化工作

不懼艱辛 把青春獻給海島

從地圖上看,北隍城島就坐落在海中央,北距旅順44.5公里,南距長島南北長山主島50公里。晴空萬里時極目遠眺,可以一島觀兩省。從遊客的角度看,小島風光秀麗,充滿淳樸的風味。但若待久了,就能感受到這裡生活的不便:沒有文化娛樂場所,每天進出島只有兩班船,出島一趟至少需要4個小時。如果遇上惡劣天氣,甚至幾天都沒有船進出小島,連吃上一口新鮮的蔬菜都困難。

對此,鄉黨委書記豐淑亮感受深刻。老家在日照莒縣的豐淑亮,1994年第一次來到北隍城鄉。在長島工作多年,直到近幾年才適應了坐船。“剛到北隍城鄉那幾年,暈船很厲害,每次坐船都會吐到渾身冒冷汗,到岸上就會感冒一場。”豐淑亮說。

4個多小時的航程讓很多新來的幹部對北隍城“孤島”的名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來自棗莊的趙文鍇在島上工作兩年,每年和親人團聚的時間不足兩個月。“交通確實不便利,回家一趟在路上就要兩天。遇上秋冬季風大,船隻停航就沒法出島。最長的一次在島上呆了三個多月。”

此外,島上飲水也多有不便。上世紀末直到本世紀初,北隍城鄉的居民喝的都是苦鹹水,豐淑亮記得,自己剛上島的第一個月,基本沒直接喝過水,而是靠喝味道較輕的稀飯來補充水分。

這樣的地理位置,這樣的條件,沒有嚇跑北隍城鄉的幹部。北隍城鄉近20名幹部,只有兩名是北隍城本地人,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外地。面臨著不能和家人團聚、生活單調枯燥的情形,幹部們把一腔熱忱投入到對北隍城的建設中,把美好歲月都奉獻給了這座大海里的孤島。

在島上工作30多年的食堂師傅魏秀師,做得一手好飯。多次有人出高薪挖他,他不走。家人想讓他辦病退,他也不幹。“我把飯做好,讓大家有好的保障,就是為北隍城做貢獻了。除非是正常退休,我要在這裡一直幹下去。”

幹部肖魯平曾寫過這樣一首小詩:“我願意,在清晨,揚起頭迎接山東最北端的第一抹陽光;我願意,在海邊,張開手感受來自大海那端的第一陣清風;我願意,用雙腳丈量北隍城的每寸土地,走遍每條巷道,踏過每個山頭……”一首《我願意》,道出了整個北隍城鄉幹部的拳拳之心。

长岛县北隍城乡公务员群体:坚守孤岛 以奉献为灯

走訪慰問群眾

愛崗敬業 將為民刻在心上

在北隍城鄉的黨政辦公室裡掛著這樣一幅字:此心安處是吾鄉。幹部宋永樂告訴記者,這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已經成為刻在所有北隍城幹部心裡的座右銘。

為什麼選擇來北隍城鄉,大家各有各的答案,有的人因為喜歡大海,有的則是因為這裡在公務員考試時分數稍低。但不論什麼原因來的,來了大家就不想走了。

屬於“三支一扶”志願者的趙文鍇,在島上的服務時間原本為兩年,目前已經接近尾聲。談及未來的規劃,他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來。“島上生活雖然艱苦,但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很高,我在這裡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想更好地為島上居民服務。”趙文鍇表示。

負責黨建和社保工作的肖魯平的故事也讓人動容。她不僅是一名鄉鎮女幹部,也是一名“90後”新手媽媽、軍嫂。由於工作原因,一家三口三地分居:她的丈夫遠在吉林長白山某邊防部隊駐守,她在北隍城鄉忙碌,孩子則交給她母親帶養,其母親所在的大欽島距離北隍城鄉約兩個小時航程。一家人一年也難得聚齊一次,但肖魯平從不抱怨不委屈,把對親人的思念轉為對工作的熱忱。“能夠堅守在這座海島上,我很驕傲。”

北隍城島有什麼魅力,讓幹部們不懼艱苦,甘願留下來?“這和北隍城鄉艱苦奮鬥的傳統有關,和幹部們互相之間的幫教有關。”豐淑亮說。

每個新來的幹部,鄉里都會組織一次談心,不避諱這裡艱苦的條件和繁重的工作,幫助幹部認識北隍城鄉,瞭解這裡的風土民情。走進軍營和駐守官兵一起出早操、升國旗,在向戰士們學習的過程中體會艱苦奮鬥的精神;開展“喝苦鹹水、半夜斷電”等體驗活動,在和現代基礎設施完備的生活對比的過程中,傳承苦中作樂的光榮傳統。

在不斷的學習和傳承中,北隍城鄉提煉昇華了“我願意”精神,擔當作為、狠抓落實,書寫了一個個共同保護和建設海島家園的感人故事。

2015年冬天的一場風災,不少漁民的漁排網箱、養殖筏架被毀。為儘快搶救物資,鄉里幹部全體出動,和群眾一起開展救援。風浪導致船劇烈搖晃,不少幹部暈船嘔吐,但將近20個小時的救援中,沒有一人退出。2018年12月12日深夜,一艘漁船在北隍城海域遇險,船上7名漁民被困。獲知消息後,副鄉長王仁君帶隊火速趕到現場,不懼天寒水冷,率先跳入海中送纜繩。2個多小時後,7名船員成功獲救。

“作為一名幹部,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幹部譚毅發自內心地說。在島上3年,譚毅深刻理解了何為幹群一體。“在這裡幹活,如果遇到什麼困難,隨便喊一嗓子,大家就都來幫忙了。這是北隍城鄉的傳統,我們也應該傳承下去。”

榮譽為他們的工作作出了最好的註解。近年來,北隍城鄉獲得“省級文明鄉鎮”“建設長島紅旗鄉鎮”等多個榮譽,今年北隍城鄉榮獲山東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並作為煙臺代表到省裡做了發言彙報。

“我們的工作其實都很平淡。”幹部肖魯平表示,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只要堅守在這裡,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就能讓北隍城鄉變得更好。

长岛县北隍城乡公务员群体:坚守孤岛 以奉献为灯

開展法制宣傳

共謀發展 創海島燦爛明天

如果說堅守孤島已經是一種成績,那對北隍城鄉的幹部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北隍城鄉雖然地理位置偏僻,基礎條件差,但越是這樣的地方,越要幹出些成績。”豐淑亮告訴記者。

北隍城鄉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海洋經濟的發展,也給了北隍城進一步發展的契機。如何讓北隍城鄉藏在深海能揚名?幹部們一直在思考。

為解決人員流失、人才缺乏的問題,鄉里帶領村民打造築海旅遊綜合體項目為載體的旅遊專業合作社,推行了“黨支部+合作社+重點項目”的領辦模式,黨員大戶帶頭穩定藻類養殖規模,帶頭試養新品種,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也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條。

為提升旅遊品質,鄉里投入重金硬化道路,美化環境,不斷提升以“百年漁繡”為代表的漁俗文化,修建了美術展、老海島展館等旅遊景點,夯實了本土品牌資源。為解決垃圾處理難題,鄉里摸索出政府購買服務模式,一邊與進出島船隻合作運送垃圾,一邊提升島內居民的垃圾處理意識。

家和才能萬事興,對鄉里幹部來說,這座僅有500餘戶2000餘人的小島就是一個大家庭。為讓“家庭”更和諧,鄉里通過組織文藝晚會、體育比賽等活動,把村民組織起來,既密切了村民關係,也在潤物細無聲中傳遞了和諧的思想。近十年來,鄉里沒有發生一起刑事事件。

工作中總有忙累和煩躁的時候,豐淑亮發明了一套解壓方法:“累的時候就閉上眼睛想想,鄉里又有哪些新變化。又修了一條路、又幫村民解決一個難題,多想想這些,就有了成就感和獲得感,就又有了前進的動力。”

幹部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使他們不斷奉獻、不斷努力,而這都從北隍城鄉的發展中體現出來。

統一修建廁所,島上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加裝便民服務自助終端,居民享受到信息化帶來的便捷;海水淡化項目正在進行中,飲用水品質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到明年年底島上就能實現24小時供水……

以擔當詮釋初心、用實幹踐行使命,北隍城鄉的幹部們為交出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而不懈努力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毅 見習記者 湯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