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家畫蝶

歷代名家畫蝶

齊白石 《花果草蟲冊》之幽蘭蝴蝶圖

畫舸春眠朝未足

夢為蝴蝶也尋花

——(唐)魚玄機

蝴蝶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它千姿百態,絢麗繽紛,穿梭於繁花叢中,常被人賦予“蟲國佳麗”、“會飛的花朵”、“百花仙子”等美名,更引得歷代不少文人墨客為之詠懷。長期以來,歷代畫家更是把蝴蝶作為重要的創作題材之一,點景於花鳥畫中。

據史料記載,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曾作《滕王蛺蝶圖》,被世人謂為“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他也因此成為滕派蝶畫的鼻祖。唐末五代畫家滕昌佑擅作花鳥草蟲,所畫蟬蝶草蟲,用筆點寫,稱為“點畫”;五代以來,喜作奇禽名花的黃筌亦作《花蔭蝶陣圖》,惜未能存世,但黃家父子引領的宮廷趣味的工整富麗的格調,所謂“黃家富貴”,深得北宋宮廷喜愛並影響深遠。

兩宋時期,出現了眾多描繪蝴蝶的作品:宋徽宗趙佶的《芙蓉錦雞圖》中,兩隻小小的蛺蝶,雖非主角,但是在整個畫面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連接點綴作用。

歷代名家畫蝶

宋徽宗 趙佶 芙蓉錦雞圖 絹本設色 81.5×53.6釐米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趙昌的《寫生蛺蝶圖》、《竹蟲圖》和吳炳的《嘉禾草蟲圖》寫盡了山野田間蝶兒紛飛的盎然景象。

歷代名家畫蝶

宋 趙昌 寫生蛺蝶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歷代名家畫蝶

宋 趙昌 竹蟲圖 (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宋代豔豔女史唯一存世的《花卉草蟲圖》,用不厭其煩、精工富麗的妙筆表現了蝴蝶穿梭花間草叢的美麗景色。

歷代名家畫蝶

宋 豔豔女史 花卉草蟲圖(局部)

在兩宋諸多團扇作品中更是處處可見蝴蝶的身姿:朱紹宗的《菊叢飛蝶圖》,圖繪叢菊盛開,蛺蝶翻飛,“描染精邃,遠過流輩”。

歷代名家畫蝶

宋 朱紹宗 菊叢飛蝶圖

李安忠的《晴春蝶戲圖》,小小的畫面繪蛺蝶十五隻,胡蜂一隻,以線勾勒,隨類賦彩,生動體現了“蝶戲”主題。

歷代名家畫蝶

宋 李安忠 晴春蝶戲圖

還有更多佚名團扇作品,如《海棠蛺蝶圖》、《茶花蝴蝶圖》、《青楓巨蝶圖》等,均傳承了“黃家”院體畫風,重勾勒,善設色,細微之致,形神兼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代佚名作品《百花圖卷》,其通幅以墨代色,描摹四時花卉,亦見蝴蝶飛舞於春花秋卉間。

歷代名家畫蝶

宋 佚名 海棠蛺蝶圖

歷代名家畫蝶

宋 佚名 百花圖(局部)

到了明代,小小的蝴蝶更是忙於穿梭在各家作品之中,如戴進的《葵石蛺蝶圖》、陳洪綬的《花蝶寫生圖》、文俶的《萱蝶圖》等作品。在明代,小寫意、沒骨、兼工帶寫等手法更為豐富,所以這時筆致已遠別於兩宋院體工巧極致的畫風,如杜大成的《花蝶草蟲冊》運用了水墨小寫意的手法,畫面素雅,更添了幾許野趣;孫隆作《寫生冊》,更是嘗試了以“沒骨”的表現手法來描繪草蟲蝴蝶。

歷代名家畫蝶

明 戴進 葵石蛺蝶圖

歷代名家畫蝶

明 陳洪綬 花蝶寫生圖

歷代名家畫蝶

明 文俶 萱蝶圖

歷代名家畫蝶

明 杜大成 花蝶草蟲冊

至清代,無論是商祚的《花卉草蟲圖》、陳書的《草蟲圖》、朱汝琳的《草蟲圖》,還是樊圻的《花蝶圖》、馬筌的《花鳥草蟲圖》,以及晚清海上畫派大家任頤的《牡丹蛺蝶圖》,畫面中,蝴蝶這一傳統繪畫形象一直翩然存世,栩栩如生。

歷代名家畫蝶

明 朱汝琳 草蟲圖(局部)

到了二十世紀,書畫大師、篆刻巨匠齊白石更是將粗筆水墨花卉與勾寫極為工緻的草蟲蛺蝶融合在一個畫面中,花卉線條老辣,草蟲造型逼真,具有極大的視覺衝擊力,他畫的蝴蝶,極盡精微,天真爛漫,將這一領域的表現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歷代名家畫蝶

齊白石 壽桃 鏡心 紙本 33×42釐米

歷代名家畫蝶

齊白石 工筆草蟲圖


歷代名家畫蝶

齊白石 工筆草蟲圖


歷代名家畫蝶

齊白石 工筆草蟲圖

歷代名家畫蝶

齊白石 工筆草蟲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