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立本《歷代帝王圖》賞析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賞析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賞析

唐代是人物畫的鼎盛時期,出現了閻立本、張萱、吳道子、周昉等具開創性的大家,可是流傳至今的唐代人物畫卻寥寥無幾,閻立本《歷代帝王圖》便是享譽中外的珍寶之一。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赏析

《歷代帝王圖》亦名《列帝圖》、《十三帝圖》等,絹本,設色,縱51.3釐米,橫531.0釐米,現藏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圖中繪自漢至隋13位帝王形象:西漢昭文帝、東漢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吳王孫權、蜀主劉備、西晉武帝司馬炎、南朝陳宣帝陳項、陳文帝陳情、陳廢帝陳伯宗、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昌、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在各帝王像旁皆有榜書,後七帝述及了朝代、廟號、本名、在位之事,甚至涉及宗教信仰等,前六帝較後七帝的文字簡略。這是一幅典型的“帝王圖”。有關“帝王圖”,在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記有“古聖賢帝王圖”、益州學堂四壁所繪“古聖帝及賢臣”像和顧愷之“中興帝列像”等,其作用主要或是給治國者以示範、警醒。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赏析

《歷代帝王圖》中13位帝王形象都具“王者氣度”和“偉麗儀範”,從藝術角度來看,具備典型的唐代人物畫風格,如人物形象的質感、量感和立體感的刻畫,個性表情的呈現和全圖體現出的恢弘氣度。仔細看,還是可以發現前六像和後七像略有區別,後七像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更具變化,而且之間的絹質斷裂修復痕跡明顯。波士頓博物館專家認為“從圖像學角度來看,雖說全卷前後一貫,但從氣勢之強弱、筆墨之良劣、設色之新舊、表情之精粗觀之,則迥然有別。綜上所述,前六帝一段確可定為北宋摹本,而此卷的後七帝,則是唐時物無疑。”(吳同撰、金櫻譯,《波士頓博物館藏中國古畫精品圖錄:唐至元代》)圖中人物似乎沒有完全擺脫早期人物畫程式化的特徵,尤其是諸帝王身邊的隨從較為明顯,但也可清晰地看到唐初人物畫在衣紋線條和設色方面的進步,還能看到畫家以史學的態度做了判別,如對開國君主與昏庸帝王在形象上有意作了區分,也對各帝王的性格作了一定的刻畫,可以說這是圖像化的“本紀”。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赏析

對於本圖的年代、作者,今日學界尚有不同意見。館藏方認為前六像是北宋摹本,後七帝像為唐時原物。至於作者,自卷後北宋富弼(1004-1082)題跋斷為初唐閻立本作後,幾無異議。但今傳閻立本其他畫作都有不少問題,故很難斷定。今人金維諾先生認為可能是唐初畫家郎餘令所作(見《中國美術史論集》上卷之《古帝王圖的時代與作者》)。也有學者通過將本圖與有紀年的唐代壁畫、墓畫比較,認為二者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敦煌石窟第220窟東壁貞觀十六年(642)所繪的帝王及隨從與本圖的北周武帝像在很多方面幾無二致,稍晚的敦煌103窟及唐章懷太子墓道壁畫中的人物形象與本圖也頗為類似。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赏析

《歷代帝王圖》卷後有北宋以來多位名家題跋,曾經南宋、元等內府收藏,在清末為梁鴻志轉售海外,流入日本,再到美國。這是一件流傳有序、多家著錄的最早的絹本唐畫。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