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媽媽,我做完作業了。我可以玩一會兒遊戲嗎?”剛下班,兒子開心告訴我,他已把今天的全部作業做完了,希望可以玩一會兒他喜歡的遊戲。

我同意了他的請求,這是我和他的約定:只要他能積極認真地完成作業,其餘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我除了對他玩遊戲的時間作了規定(不可超過半小時),其他並沒有作限制,他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鼓搗自己喜歡的事。有時他會靜靜地在一旁看書;有時他會鼓搗他的二次元畫作;有時他會做手工製作,兒子對手工操作有特別的熱情,前兩天我們從網上購進了一個書架,兒子不讓我們幫助,自己看著圖紙研究,花兩個小時把書架拼裝完好,非常漂亮。

期間對我們勸他休息的話語置若罔聞:“我不累。”拼裝完成,看著自己的作品,他頗有成就感的。我也及時送上的我的讚譽:“拼得真好!”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堅持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也許是我作為媽媽做得最對的地方。兒子離“別人家的孩子”還有一段距離,我也不是“別人家的媽媽”,勝在我們都在不斷成長。我在育兒路上走過不少彎路,所以我把一些育兒心得和感悟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一些育兒啟發。

孩子初上小學,很多家長都會感到迷茫和焦慮,該怎樣教孩子好呢?執行嚴厲的家教?還是進行快樂教育,與孩子共同進步呢?嚴教嗎?孩子細皮嫩肉,未必能受得住打壓。快樂教育嗎?又怕過於寬鬆的環境,會讓孩子養成懶散的性格。

那應該怎樣教育呢?或許在找到答案前,我們家長可以先問下自己的內心:我們辛苦教育孩子,目的是為了什麼?我想大多數家長的答案都是一樣的,就是希望通過教育,讓孩子將來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以幸福為出發點去教育孩子,方向明確,父母的“教育焦慮”就會減少了很多。教育孩子應該先嚴後寬,鬆緊結合。而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立規矩(例如先做完作業再吃飯)、打基礎(打好學習基礎)、養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首要任務。

萬丈高樓拔地起,地基是基礎。一年級就是小孩子學習的地基,地基打好了,才有後面的高樓大廈。如果地基建得不好,“拆裝重建”耗時耗力。

相對於好成績,我認為以下幾點比好成績更為重要,因為這幾點的影響力遠在成績之上,與孩子的成長和將來的幸福更是密切相關。

01、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考取好成績的基礎。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長遠的。書寫的習慣、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思考的習慣。而這幾個習慣中,我把書寫擺在第一位,不僅是因為現在新教綱把書寫納入考試的範疇,更是因為書寫的習慣直接影響其他幾個習慣的養成,所以我把

書寫習慣列為學習習慣的重中之重。

孩子一年級的時候,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後面在糾正孩子書寫習慣上花了不少勁。為什麼要在一年級的時候培養孩子良好的寫字習慣呢?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好比一張白張,你在畫紙上畫什麼,他就是什麼。這好比一個嬰兒初學講話,你教給他普通話,他就會把普通話視作母語;你教給他方言,他就把方言視作母語。而且這種“母語”會根深蒂固紮根在孩子腦海裡。要拔掉它,需要翻根刨土,耗時耗勁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孩子一年級剛學書寫時,就應該教導孩子正確的書寫習慣。例如端正坐姿、執筆姿勢、書寫順序等。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良好的寫字習慣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在學習中形成良性循環:認真寫字,專注力會提高,自然養成專心聽課的習慣;專心聽課,成績自然就會好;學習成績好了,人自然就自信;自信心強的孩子,做事也容易成功。

在預習習慣這方面,有一個教導孩子預習的方法想分享給大家,就是思維導圖預習法

教導孩子預習課文,孩子讀完課文後,可以引導孩子把課文的結構導圖寫出來。寫課文結構圖,是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瞭解課文內容,掌握課文要點的方法。下面以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秋天》為例,列課文結構導圖。

秋天{天氣→涼了

樹葉→黃了、落了

天空→藍、高

大雁→往南飛→排成“人”字

→ 排成“一”字}秋天到啦!

為什麼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考取好成績的基礎呢?

因為習慣是決定成敗的細節。同時父母也應保持學習的心態,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在家庭裡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最有利。

學習如果只是孩子的事情,它可能就是一種勞役;學習如果是孩子和父母共同的事情,它就變成一種樂趣;當學習成為一個家庭每個人的事情時,它就成為一種甜美的生活。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02、同伴的影響力,有時遠勝父母。

我曾經認為小孩子交朋友最重要是開心,所以在兒子的交朋友這件事上,我沒有過多幹涉。孩子喜歡和誰玩就和誰玩,重要是開心。但我沒意識到,朋友的影響力是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的。

因為一起上託管班,兒子和班裡一個孩子走得特別近。這個孩子是“不愛學習”的典型,兒子和他一起玩後,簡直放飛了自我,學習完全不在狀態,成績直線下降。當我收到老師的投訴時,就當機立斷,馬上幫孩子更換了託管,遠離了那個孩子。兒子才漸漸重回學習狀態。

後業因為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兒子和班裡的學霸成了好朋友。當兒子說出“我要上清華”時,我是驚訝的。我沒有和孩子說過清華,因為我覺得孩子還小,說這些還早。沒想到小學霸們的目標裡面已有清華。

也讓我明白到孩子交朋友的重要性,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熊孩子”交朋友,聊天玩耍的日常就是如何調皮搗蛋;和“學霸”交朋友,聊天的日常可能就是詩書五經、清華北大了。

有時父母和孩子說一萬句“好好學習”,孩子也未必能聽進去,但如果孩子的朋友是愛學習的,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受影響而愛上學習的。有時同伴的影響力,真的遠勝父母。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03、讓孩子愛上閱讀,比考取好成績更重要。

兒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我沒注重對兒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所以孩子的學習習慣養成得不是很好,兒子對學習不是很上心,但對閱讀卻非常感興趣,這也許與我的潛默式培養有關。

我愛購書,也愛看書。對待兒子也是這樣,他要求買玩具,我可能會猶豫一下,但他喜歡的書,我從不拒絕,寧可自己節省點也會買給他。

一開始,孩子只對帶圖畫的繪本感興趣,所以買了很多繪本給他看。但我在選書時會有意識地選經典的、獲過獎的繪本。例如繪本大師李歐.李奧尼的這套《小黑魚和他的朋友們》就是榮獲過美國迪克大獎、德國繪本大獎、《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繪本等多項國際獎項的繪本。這些獲獎繪本,不僅圖畫精美,給予孩子豐富的視覺衝擊,繪本故事也寓意深刻,蘊含人生道理。孩子也許當時還不懂故事的寓意,但隨著成長,這些人生道理就會成為孩子的人生財富。這也是我堅持選獲經典書藉給孩子看的原因。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繪本之後,孩子又愛上了漫畫。我給他選的是埃爾熱的《丁丁歷險記》,新奇的探險故事滿足了男孩子的“冒險”心理,孩子對這套漫畫愛不惜手,重溫了一遍又一遍。

當時兒子愛書,卻僅限於漫畫,對純文字的書籍一點也不感興趣。孩子對書不感興趣,那應該是選書的問題,選的書不對孩子的胃口,所以孩子才不感興趣。所以我決定從孩子的興趣點中找到突破口。

經過篩選,我購進了法國作家波拉.博裡埃爾這套階梯式《我愛閱讀叢書》。這是風靡歐洲的兒童分級閱讀“橋樑書”,依照不同年齡、不同語文能力設計的生活故事、魔法故事、童話故事,讓孩子循序漸進,輕鬆完成從圖畫書到文字書的閱讀跨越。

每本書都有一個新奇又完整的短篇故事,兒子很快就迷上了這套叢書,一本一本地讀了下去,不愛閱讀文字書的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所以,如果孩子不愛閱讀,應該首先考慮的問題是:是否所讀書籍不適合孩子?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我愛閱讀叢書》之後,兒子又閱讀了很多純文字的書籍,但值得一提的是他最近看的這套《沈石溪激情動物小說》。這麼長的小說看下來,兒子竟然看完還一再重溫,而且不止一次地和我說:“媽媽,這些小說太好看了!”

《沈石溪動物小說》曾獲臺灣文學獎和全國兒童優秀圖書一等獎。在沈石溪的筆下,動物的世界是與人類平行的世界,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動物故事,深深地吸引著孩子,也滿足了孩子“愛探索”和“獵野”的心理,這是適合孩子們反覆讀的好書。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隨著閱讀量的遞增,兒子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最近的一次考試,語文考到了不錯的成績。再一次證明,讓孩子愛上讀書,愛上學習,其本身的意義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因為閱讀與學習成績是相輔相成的,閱讀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如果父母暫時沒辦法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那就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吧。

如果孩子剛上一年級,我就知道這些知識,就不會有“教育焦慮”了

愛爾蘭著名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當孩子“學習”這把興趣之火被點燃,孩子的學習能力也被隨之提高,好成績就會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教育孩子,要始終不忘我們的教育目的

是要讓孩子將來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以幸福為出發點,父母就不會著眼於眼前的成敗,而是從更長遠的方向去培養孩子,方向明確,只要不停步,達成目標,也是遲早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