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室的?柴宗训过得却相当舒适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奉命带兵北上抵抗敌军,第二天大军到达陈桥驿。当天晚上,赵匡胤身边亲信在军中散播言论,声称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他们即使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朝廷也不会知晓,更无法给出足够赏赐。与其这样痛苦下去,不如拥护赵匡胤做皇帝,然后再继续北上抗击敌军。这些言论在部队中口口相传,士兵们的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越来越多人提议拥护赵匡胤做皇帝。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室的?柴宗训过得却相当舒适

赵光义和赵普等人看时机成熟,让人把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然后一起跪在庭下齐声高呼,恳请赵匡胤登基称帝。赵匡胤立刻装出一脸不情愿的样子,他对众人说,你们这些人自己贪图富贵,却把我拥立为天子。如果能听我号令,这事儿就可以做。不然的话,我就不能做这个君主。这些人本就已经串通一气,立刻对赵匡胤宣誓,声称自己一定会“惟命是听”,不会有任何反抗之心。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室的?柴宗训过得却相当舒适

历史上将这件事称为黄袍加身,赵匡胤从一个臣子,摇身一变成为北宋开国君主。那么,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室的?赵匡胤被手下拥立后,立刻宣布:回开封之后,不可以惊扰太后和小皇帝,也不能欺凌朝廷大臣,更加不能劫掠百姓。凡是服从命令的人,都能够得到加封和赏赐。若是违反命令,则会被株连全族。赵匡胤手下听到这些命令后,纷纷的表示自己一定会严格遵守。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室的?柴宗训过得却相当舒适

紧接着,赵匡胤就带着士兵班师回朝,正式开始篡夺后周江山。负责坚守京城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跟赵匡胤是“结社兄弟”。看到赵匡胤已经兵变成功,立刻打开城门,让他们可以顺利控制都城。随后,宰相范质等人无奈率领百官,让赵匡胤顺利坐上龙椅,而原本的后周皇帝柴宗训,则被降级为郑王。一般来说,亡国皇帝下场都会比较凄惨,不过柴宗训被赵匡胤赶下龙椅后,过得却相当舒适。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室的?柴宗训过得却相当舒适

赵匡胤亲自颁发圣旨,优待柴宗训母子,同时赐给他们免费金牌,承诺让柴家子孙可以一直享用荣华富贵。赵匡胤为此专门留下一份遗训:柴氏子孙犯罪时,不可以对他们施加刑罚。即使是涉及谋逆,也只能关在监狱中,下令让他们自尽,不可以带到外面公然行刑,不能牵连其他柴氏子孙。这份遗训被刻在石碑上,宋朝历代皇帝登基时,都必须认真拜读并且严格遵守。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室的?柴宗训过得却相当舒适

赵匡胤是行伍出身,他在战场上杀伐果断,基本上没有妇人之仁。那么,他为何会对柴氏子弟这么宽容?说起来,跟他早年经历也有一定关系。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时,赵匡胤因屡立战功被封为滑州副指挥使。不久之后,他被派到柴荣手下担任开封府马直军使。显德元年(954年),柴荣从养父郭威手中接过权力,成为下一任皇帝,随后让赵匡胤执掌禁军。这时候,赵匡胤对柴荣相当忠诚,应该没有其他心思。

赵匡胤黄袍加身时,是怎么对待后周皇室的?柴宗训过得却相当舒适

柴荣刚登基不久,契丹就带兵打了过来。宁江军节度使樊爱能等人直接吓得落荒而逃,让契丹军队长驱直入,将后周推到风口浪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城破人亡。赵匡胤没有逃跑,而是振臂直呼,希望大家能够拼死一战,帮主上(柴荣)脱离险境。此后,赵匡胤越来越受重用,最终发展成为权臣。赵匡胤对柴荣应该有一定感恩之心,如果没有柴荣提拔和重用,他根本不可能掌握大权。当然,赵匡胤不愿伤害柴氏子弟,也有可能是在拉拢人心,保护自己名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