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文|sway

面对国内推进汽车行业电动化的决心,本田该不该慌?我们可以从镜像问题“一入本田误终身,本田粉为什么这么死忠?”中找到线索。

每当遇到这样的灵魂拷问,本田粉都会语重心长地说:“每个人对好发动机的理解不同,有的看重燃油经济性,有的看重动力。本田作为一家以发动机为核心业务的汽车厂商,偏偏却要兼顾油耗和驾驶乐趣。”

确实如此,例如本田红极一时的VTEC技术,最大特点就是通吃各种车型:小到摩托车、普通的家用买菜车,大到各种性能车甚至超跑。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我们能看到本田飞度这些年销量和热度依然不减,也能看到第一代NSX在纽北跑出8分16秒01的成绩,完爆了法拉利328、法拉利348。

本田以行业前端的发动机技术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然而,明明在传统燃油市场还有大把时间收割蛋糕的时候,本田却开始了在国内电动化领域的布局。

  • 本田的电动化之路(EV)

谈起本田在国内的电动化布局,就不能割裂全球市场的辅助作用。当我们回顾本田的电动化之路时,发现这条路呈现出了很强的探索性,包括EV、HEV、PHEV等在内的技术都有尝试,我们按照时间线来看看本田的这条探索之路。

1997年是本田历史上很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年EV Plus终于在本田的Takanezawa工厂完成试装,开启了EV车型的布局规划,这颗种子为本田在中国市场探索电气化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意义。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作为九十年代末美国最先进的电动车之一,本田EV Plus的续航里程约130公里、最大功率48kW、最高时速150km/h,表现堪称惊艳。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热度不断提高,两极分化的逐渐严重——高端的有特斯拉、蔚来等,亲民的有比亚迪、奇瑞、北汽等,但中间独独缺了合资品牌的牌面。这给了本田发展EV车型的契机,2018年广汽本田推出了旗下首款Sport EV车型——VE-1。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VE-1在满电状态下,大约能满足日常城市代步4天左右需求。

作为本田电动化战略推进道路上的一款纯电动SUV,VE-1以“运动、安全”为关键词,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驾驶乐趣。VE-1以缤智为技术班底,除了具备强劲动力等优势外,续航里程完全满足城际用车的需求。而当驾驶模式选为运动后,后程扭矩输出不会明显的衰减,中高速阶段表现值得称赞。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东风本田也推出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车X-NV,并将于年内正式上市。至此,本田EV产品线进一步扩充,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展电动化车型的阵营。

  • 本田电动化技术构成和落地

如开头所说,本田并没有执拗于某一项电动化,而是着眼于多元化电动布局。1997年本田就推出了IMA 混动系统,2012年本田在国内推出的混合动力版飞度、CR-Z和Insight就是配备的这项技术。电机作为辅助动力的并联式机构,有着结构合理、重量轻、布局紧凑的特点。只不过因为成本原因,IMA在更新几代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但混动系统的火种并没有熄灭,随后“本田混动三剑客”很快补位。

针对混动车型成本问题,本田提出根据不同车型定位以及需求适配不同的混动系统,因此推出了三种混动路径并进的策略,即紧凑型车使用 i-DCD系统(使用一颗电机)、中型车使用i-MMD系统(使用两颗电机)、大型车使用Sports Hybrid SH-AWD(使用三颗电机)的策略。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本田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使用了经典的“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双电机+锂离子电池组”组合。

这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当属i-MMD系统,作为本田十年磨一剑的技术,i-MMD系统为本田的电动化进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至今这套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2018年底上市的INSPIRE和早前推出的第十代雅阁锐·混动,均搭载了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可达158kW。

以雅阁混动为例,本田第三代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通过优化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0.6%,比上一代雅阁混动的38.9%还要高,并且动力单元(IPU)体积减少了32%,轻量化水平提升。此外,它还使用了本田开发的不含重稀土磁铁电机,在提升环保性的同时,保证足够强的耐热性和强磁性。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2.0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很重要的优化点是提升了EGR废气循环阀的流量并改进了进气道(形成滚流),提升了部分负荷下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并降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凭借优秀的操控和低油耗,本田深入国内混动市场,将混动技术搭载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作为国内电动化战略重要的一环,本田混动的步伐很坚定。

在油电混动(HEV)之外,本田在i-MMD基础上开发出了SPORT HYBRID e+。与第三代i-MMD技术不同的是,本田PHEV技术所搭载的车身结构除一个燃油加注口外,还有两个充电接口,这意味其拥有更长纯电行驶里程,被称为“日常驾驶最接近纯电动”的PHEV。官方表示,搭载该系统的本田车型将会在2020年投放中国市场,想必明年会吸引一大波本田粉去试驾。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SPORT HYBRID e+使用了全新绕组形式的高功率驱动电机,更大容量的电池组、高压充电机和控制器,还为PCU配置上了优化系统电压的VCU。

  • 从本田电动化发展得到的启示

可以看到,在推动中国市场电动化发展上,本田早期尝试过EV\\HEV\\PHEV等技术,并明确了以HEV为根基,逐步发展的策略。9月艾力绅锐混动版的上市、PHEV技术体验、理念VE-1试驾等近期频频动作都表明本田加速推进电动化布局的决心。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本田推出的搭载 i-MMD 的“ SPORT HYBRID ”系列,继雅阁 、 Inspire、CR-V之后,今年又扩大到奥德赛、艾力绅等MPV车型。

其实关于本田电气化发展的长远思路在2017年已经公布,这里可以用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社长八乡隆弘的一句话来归纳——“本田的终极目标是打造0排放社会,我们计划在2030年,实现混动车、电动车以及0排放车型的销量占全球销量的2/3。”

从当下看,本田电动化发展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在激进派看来,本田的推进速度不够快,但在关键节点、关键车型上的布局都堪称经典。虽不够“激进”,但并不妨碍我们对其电动化之路保持高度信心。

而在电动化步骤稳步推进之外,本田向终极环保技术发起挑战,积极研发“以氢为燃料,只排放水”的燃料电池技术。不过因为国内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市场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受基站建设疲软掣肘,发展步履维艰,因此在国内尚未投放相关车型。但这项强大的技术储备,未来蕴含有万亿元市场,本田已经拿到了相当的话语权。毕竟美国市场看好本田CLARITY,不仅是因为本田提供了诸多的优惠条款,更因为它有着出色的驾驶质感。

本田电动化史,不该慌的反而一直在布局

本田CLARITY动力系统与一套V6发动机+变速箱的动力总成体积相当,集成度很高。而且还采用了两级升压方式给电堆充气方式,启动时也不会有压缩机发出嘈杂声。

以上这些,也正是我们正在艰难前行的国内众多同行所要明白的:为什么消费者不买账,除了急于价值包装、巡航里程和电池包数据外,如何平衡日常使用甚至是精神需求,将会是很大一个课题。

  • 总结

看似在燃油车领域顺风顺水的本田,为何早就布局起了电动化?细想想,运动赛事的投入让他们对前沿技术保持敏感,多领域的业务覆盖使他们深知用户心理。本田通过其技术实力和理念,较早完成了电动化技术路线的布局。至此,本田在国内市场电动化布局的梯度已经形成。

这不得不让国内一众企业开始重视起来,短时间内我们很难复制本田的成功,但对技术展现出的耐心和执着,却是全行业应该学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