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寒衣節,願天堂的親人離苦得樂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

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

這一天,人們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舊時,婦女們要親手縫製寒衣,送給遠方的親人。如親人已去世,就用紙做成寒衣,在這一天到墳前燒掉。

這一天也標誌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十月初一,寒衣節,願天堂的親人離苦得樂

寒衣節起源:

寒衣節自古有之。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禮記.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臘祭的情形:以獵物為祭品,天子在社壇上祭祀日月星辰眾神,在門閭內祭祀五代祖先,同時慰勞農人,頒佈新的作息制度。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

十月初一,寒衣節,願天堂的親人離苦得樂

寒衣節習俗:

準備過冬

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

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十月初一,寒衣節,願天堂的親人離苦得樂

祭奠祖宗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燒寒衣

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焚燒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墳前進行,講究在太陽出山前上墳。

後來,有的地方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

十月初一,寒衣節,願天堂的親人離苦得樂

春去冬來,天氣漸冷,

送件寒衣,寄以心意,

願逝者安息,一切安好!

唸佛求生淨土

早日離苦得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