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奋于拼搏,志向远大

他们漂洋过海 ,建立事业

他们是爱国志士,数十年来不忘本

毅然投身国家、家乡事业的建设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从集美走出了一大批爱国华侨

也是他们,在家乡兴建侨楼留下瑰丽宝藏

屹立至今的集美侨楼,各具特色

泰和楼、引玉楼、怡本楼、文确楼、再成楼...

有着南洋文化与渔村文化的交融

有着中西结合、文化碰撞的魅力

日常穿行于集美的寻常巷陌

老侨楼总不经意映入眼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那凝固的旋律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泰和楼

➤关键词:闽南古韵、特色古井

由旅居泰国的华侨陈永湾先生建于1951年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泰和楼

泰和楼,又名“鹦鹉楼”

院内由一座主楼和两座附属平房组成

还有一口老古井

两侧各建有闽南式古厝平房

楼门匾镌刻“诚园”、“一九五二年秋”等字

楼顶正面三角形山头塑着“泰和楼”等字

山头尖顶上原有灰塑大鹦鹉

可惜该雕塑已毁于“文革”时期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虎形散水

屋檐角上还可以见到老虎形状的散水

虽历经数十年的风吹雨打

小老虎依然守护着泰和楼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泰和楼风景

泰和楼堪称为西式建筑“入乡随俗”的优雅典范

整体由红砖砌建

采用花岗岩作为房基,坚固而稳重

天花板的西洋花卉图案、琉璃瓶栏杆上狮、

鱼等花纹均极为精美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坐标| 集美区大社路203号

建成时间| 1951年

再成楼

➤ 关键词:别致小巧、色彩亮丽

由旅居泰国的华侨陈再成先生建于1955年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再成楼

一层石框大门上的门匾刻有“再成”字样

楼顶前部为围栏露台,后是西式的四面坡屋顶

两侧保留类似中国传统歇山顶建筑的山尖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红砖拱廊

它最大的特色便在于红砖拱廊

着重凸显着红砖的亮丽色彩

白色拱心石、灰白墙体

简洁朴素,更是起到点睛的作用

楼顶的白色花岗岩山头标志在红砖的托举下

更如一顶皇冠般立在醒目的位置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再成楼风景

坐标| 集美区尚南路9号

建成时间| 1955年

建业楼

➤关键词:大型洋楼、配色鲜明

由旅居泰国华侨陈建业、王金霞建于1950年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建业楼

建业楼是集美近代大型洋楼的代表

内院四周的回廊呈西式的拱形状

前楼屋顶使用三角形的西式木构梁架

而平面布局风格则源自闽南古厝的四合院

可谓两种风格之间的集大成之作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琉璃瓶栏杆

它的外观配色鲜明

由一艳一素的两种色调组成

红砖搭配白墙,二者相互衬托

建业楼大门门匾上雕有“建业”二字

三楼壁面上高挂着鲜红的五角星型山花

彰显新中国的时代烙印

与“建业”楼名的寓意相得益彰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建业楼风景

坐标| 美区祠前路18号

建成时间| 1937年

文确楼

➤关键词:高雅气派、巴洛风格

由旅居新加坡的著名华侨陈文确和陈六使兄弟二人建于1937年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文确楼

文确楼所建地点原处于海边迎风处

故而得名“吃风楼”

以西式建筑的风格为主,显得高雅而气派

二层正面伫着一对古希腊式的廊柱涡纹

楼顶的三角形山头仿自巴洛克式建筑

还大量采用南洋建筑式的绿色琉璃栏杆

一层大门前古厝式的凹形门廊则与“地气”接壤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窗楣

文确楼已于2013年10月

以“陈文确陈六使陈列馆”的形式重新开放

两人的后裔将文确楼捐给政府进行修缮管理

并在楼房修缮期间

搜集了部分先辈的资料供陈列馆展出

馆内廊道两侧的墙壁上镶上了浮雕

展示陈文确和陈六使的生平事迹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文确楼风景

坐标| 集美区浔江路115号

建成时间| 1937年

怡本楼

➤关键词:气质高雅、装饰讲究

旅居泰国的华侨陈维雄建于1926年,又名陈维雄宅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怡本楼

它毗邻“陈嘉庚故居”

楼外观整体白色水洗砂墙,气质高贵脱俗

平面为长方形加两侧翼楼的“凹”字形:

正前方庭院宽广,通径幽深

建筑内部为一厅四房对称布局,前有宽柱廊

二层拱形柱廊采用三种不同的弧形

翼楼为五边形单间,楼顶前部及翼楼顶部是露台

楼顶的墙面上有抽风通气之用的八角形窗户

屋顶所用皆是嘉庚瓦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侧面

外观虽素雅,但细部装饰却极为讲究

柱头上的花卉和狮形浮雕、屋檐下的灰塑装饰

阳台上的栏杆瓶、翼楼的窗形纹路

廊道上的拱形等

样式虽多变,然整体不失雅致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做工讲究的八角形气窗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怡本楼风景

坐标 | 集美区尚南路68号

建成时间| 1926年

登永楼

➤ 关键词:极简风格、别具匠心

由旅居印尼的华侨陈登永建于1958年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它具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洋楼装饰特征

整体外观风格极简

给人以雅致大方、清新脱俗的视觉感受

从庭院外看登永楼

院门和院墙为水洗砂面,造型别具匠心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登永楼为典型的南洋式风格建筑

共二层,主楼为一厅四房对称布局

主楼后有二层附楼,每层有四个房间

正立面为胭脂砖墙体和柱廊

并以白色花岗岩作为墙基、栏杆、横梁及门框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坐标| 集美区集岑路11号

建成时间| 1958年

引玉楼

➤关键词:侨楼之王、红砖建筑

由旅居菲律宾华侨陈福源、陈福祥建于1929年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引玉楼又称红楼

在集美大社侨楼中的总占地面积最大

所以被民间称为“侨楼之王”

引玉楼廊道檐下为白色花岗岩横梁

显得坚固而稳重

走廊和阳台栏杆装饰着绿色玻璃瓶

边侧拱形院门的门楣中心有“寿”字

门顶上立有大象雕塑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引玉楼坐北朝南,共三层

为典型的红砖楼欧式建筑

东侧有三层相连的附楼

楼前大庭院内有数棵巨大高龄的树木

显得郁郁葱葱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坐标| 集美区大社路2号

建成时间| 1929年

松柏楼

➤关键词:中欧结合、浪漫风情

由旅居新加坡的华侨陈加耐建于1927年,故又称“陈加耐宅”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因为通体洁白,也俗称“小白楼”

松柏楼为二层建筑

由主楼和两侧长方形附楼组成

二楼前部为拱廊,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柱头

巴洛克式建筑的拱券弧线以及圆弧形的连回纹

徽章形的圆朵花瓣,豪华富丽

具有强烈的欧式建筑特点

屋顶的中国传统式两坡瓦楞的屋面

仍显示出它的中华元素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历经时间的磨蚀

松柏楼也留下岁月的痕迹

房屋外体最大限度保留了初建时的风貌

铁器上依然可以见到当年的的锈迹斑斑

听说现如今已成了咖啡民宿

不妨哪天看看去?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坐标| 集美区尚南路90号

建成时间| 1927年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集美的历史、属于祖辈们的峥嵘岁月

通通渗透进这些经典侨楼的一砖一瓦里

它们所带着的年岁记忆

也将会被长长久久地保存下去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这些历经沧桑的侨楼

成了集美慢生活的代表

如果你也爱这一方宁静

你也想探究侨楼背后的故事

不妨邀小SHUI一起,我们一起去探迹

一站就是几十年!集美街边的“老家伙”你都认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