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段誉:无法阻止高氏专权,最终出家为僧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誉是一位人生赢家,金庸曾说,在自己笔下诸多人物中,自己最想成为段誉。

段誉心地善良,宅心仁厚,虽然不喜习武,却无意中学成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与六脉神剑,一身内力震古烁今独步天下。他不仅武艺高强,后来登上大理国皇帝之位,坐拥木婉清、钟灵及晓蕾等妃子,安享荣华富贵。

历史上真实的段誉:无法阻止高氏专权,最终出家为僧


其实这位段誉,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本名段正严,又名段和誉。他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的皇帝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

大理国段氏,自称是白蛮贵族出身,但有学者认为本是武威汉族(也有人说是氐族),他们在南诏国中期南下入滇,并接受了当地的文化。比如段氏笃信佛教,大理国共有10位皇帝出家为僧,这就是西南夷人的传统。

大家看段正严的名字感觉很奇怪,为什么他跟父亲段正淳一个字辈?其实这也是西南民族的习俗,选择一个字作为名字的通字,世代相传。比如下图就是前大理国(大理国分为“前大理国”和“后大理国”)的皇帝世系:

历史上真实的段誉:无法阻止高氏专权,最终出家为僧


由于段氏在大理国属于外来人口,根基不深。他们能当皇帝,是西南当地各部族妥协的结果。各部族谁也不服谁,索性让外来的段氏当皇帝,才能安定人心。

正因为如此,段氏虽然是大理国皇帝,却不能独掌大权,权力往往掌握在其他强大的氏族手中,比如高氏。

历史上真实的段誉:无法阻止高氏专权,最终出家为僧


皇位传到段正严(段誉)的伯父段正明手中时,专权的高升泰自立为帝,称为“大中国主”,结束了“前大理国”。但是高升泰篡位引起了其他部族的反对,因此两年后高升泰重病之时,他嘱咐儿子高泰明还政于段氏。

高升泰死后,高泰明便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帝,史称“后大理国”。但是此后高氏一直把持着朝政,位高权重,被称为“高国主”。

这一段历史,与小说中描写的并不一样。《天龙八部》中高升泰是段正淳忠心耿耿的臣子,而段正淳先于段正明死去,段正明直接传位给段誉。既然是小说,那么不符合历史也很正常。

历史上真实的段誉:无法阻止高氏专权,最终出家为僧


北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7年),段正淳将皇位传给儿子段正严(又叫段和誉),自己出家为僧。

段正严做了40年皇帝,是大理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段正严在南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也避位出家,并于南宋孝宗春熙三年(公元1176年)圆寂,享年94岁,可谓长寿了。可见历史上的段誉虽不能大权独揽,但也是平安喜乐的度过了一生。

段正严是大理国历史上一位贤明优秀的君主,他在位时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但也无法改变高氏专权的大局。

历史上真实的段誉:无法阻止高氏专权,最终出家为僧


段正严是一位宽厚仁慈的皇帝。当时高泰明的儿子高智昌因犯罪被流放,死在途中。高智昌的属下高伊、高何二人趁段正严入寺进香,图谋刺杀段正严为高智昌报仇。结果事情败露,两个人都被捕了。不过段正严并没有惩罚他们,而是放了二人,并在他们似乎为他们立“义士冢”。

后来高氏一族发生分裂,不同的势力分别支持段正严几个儿子,互相倾轧,骨肉相残。最后高量成支持的段正兴取得胜利,段正严也心力交瘁,将皇位禅让给儿子段正兴,自己削发为僧,无为寺出家,法名广弘。他还令工匠凿石罗汉五百,重修罗汉堂。

1176年,九十四岁的段正严圆寂,段正严死后,庙号宪宗,谥号宣仁皇帝,史称大理宣仁帝。

历史上真实的段誉:无法阻止高氏专权,最终出家为僧


最后,有人说段誉出家后,去了大宋临安的灵隐寺,法号道济。他惩恶扬善,扶危济困,被人称为圣僧。有照片为证:

历史上真实的段誉:无法阻止高氏专权,最终出家为僧


喜欢金庸作品的朋友们,欢迎加入我的圈子“金庸迷之家”。

本圈子是属于各位金庸迷,包括:金庸小说读者、金庸电视剧观众。大家在此可自由讨论,梦露居士也会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见解与心得。

在这里,你可以认识各位同好,把酒言欢,谈论江湖之事,何其快哉。

在这里,你可以分享自己看金庸小说、金庸电视剧时的感悟。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梦露居士对金庸小说的分析,对金庸人物的品评,以及梦露居士续写的金庸武侠前后传。

购买圈子,可以获得专栏“金庸武侠前后传”+“梦露居士品评金庸人物”,单独购买共需43.3元。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