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朋和居然之家的雄心


汪林朋和居然之家的雄心

焦玲玲 李祥嵛/文

1999年,在機關工作的汪林朋被調到了北京北四環的一座家居賣場。誰也想不到,在11年之後,居然之家這個名字會和它的締造者一起成為中國家居行業的翹楚。

根據汪林朋自己的回憶,彼時的家居賣場,談不上什麼服務、管理和行業,但與之相對應的是賣場生意的火爆,一家店鋪一年就能收入幾十萬元。雖然原始,但是也展現出了極大的市場潛力。

適應了市場環境的汪林朋開始按照著自己的想法打造居然之家。

可是,一個原始的市場,因為需求量大,這個行業就很容易進入。但隨著市場逐步地發展完善,只有管理、理念、服務俱佳的企業,才能更好地生存下來。這就需要創新,而這種創新的主體,就是企業家。

這種社會上的創新不僅侷限在科技上,也體現在市場操作方法和理念上的創新。但是,毫無疑問,這種創新會為其所在的領域帶來極大的改變。

在整個家居行業還處在原始水平的時候,汪林朋就發現了市場中存在的問題,率先提出了“先行賠付”“綠色環保”“零延遲”“一個月無理由退換貨”“沒有增項的家裝”等服務承諾。

即使在提出“先行賠付”口號之後不久,便因為某品牌燃氣跑水事件向顧客賠付了大量資金導致經營困難,汪林朋也依然硬著頭皮走了下來。

吃虧是福,居然之家優質的服務迅速為其帶來了極佳口碑和大量業務。

2005年,居然之家開始向外部擴張,經過20餘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居然之家在全國的門店足跡遍佈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數量超過300家、營業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年銷售額超過750億元的大型商業連鎖集團。

然而,汪林朋的夢想還遠不止於此。在居然之家的官網上,寫著居然之家未來的目標:“在2022年前開店總數超過600家,年銷售額(GMV)超過1000億元,成為中國家居行業第一品牌。在2028年前開店總數超過1200家,年銷售額超過2000億元,在成為中國消費行業知名品牌的同時,走出國門,成為世界知名商業品牌。”

為了支撐自己龐大的計劃,汪林朋和居然之家近年來也展示出了不一樣的決心。

近年來,居然之家動作頻頻:阿里入股、大家居,大消費、套現超過50億元、大規模擴張。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後,都展示出了居然之家的目標——搶佔更多的市場。

居然之家也不是沒有嘗試過直接上市,但是直接上市流程需要等待一到三年的時間,還有比較苛刻的盈利和經營需求。在目前搶佔市場的時刻,居然之家其實並沒有精力來調配資源進行上市操作或者說代價太過巨大,時不我待。那這樣來看,借殼上市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居然新零售是居然之家為了迎合電商潮流,設立的新的業務板塊。從目前來看,居然新零售是居然之家所有業務中前景最為廣闊,盈利能力最強的業務。

居然之家自2018年先後邀請阿里巴巴等23家機構入股居然新零售,自身控股降至43.9%。同時,在借殼上市的過程中,也有其他的機構來幫助居然之家分擔對武漢中商的補償。同時,富有零售經驗的武漢中商和電商巨頭阿里巴巴也會促進居然之家新的銷售模式的發展。上市募集的資金也可以對居然之家的繼續擴張增添新的活力,可謂一箭三雕。

只是這樣一來,控股股東居然之家也就失去了對上市公司的絕對控制權。各方機構也在上市公司中佔據不弱的話語權,這會對其未來的發展增添新的不確定性。牽一髮而動全身,最強業務部份的走向,也有可能會影響居然之家未來的整體佈局。

目前家居行業展現出了雙寡頭市場的趨勢,但是居然之家無論在規模還是盈利上都弱於紅星美凱龍。但其實也正如居然之家王寧總裁所說,對比電器行業的蘇寧、國美一度合計達到40%的市場佔有率,僅佔1%到2%的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市場開拓非常迅速,居然之家各地的新門店造血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居然之家的“大家居,大消費”理念似乎更加先進,但是就目前來看各地的門店對自身的定位並不是十分清晰。

企業的擴張是有前提的。如果新門店的擴張從長遠來看並不足以在一段時間內成為企業業務的支點,那麼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大步擴張的居然之家會成為一個臃腫的胖子,而不是一個彪形拳擊手。

居然之家的強大在於哪裡?是居然之家的規模?還是居然之家的經營?還是其資本運作?規模可以擴張,資金可以募集,方法可以不斷學習,但是一旦企業失去了自己一直堅守的東西,那麼在大家看來,就變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即便身體再強壯也毫無用處。居然之家是以服務和口碑起家的,這也是居然之家發展壯大的靈魂。只要居然之家敢於蒙受巨大損失也要堅決為消費者賠付,退換,保修的精神還沒有丟,那麼這個企業未來就一定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