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走到一个地方,遇到一个风景,邂逅一段文化。

因为考试原因来到石家庄藁城,中午吃饭之余,看到四明街尽头有一座建筑,具体讲应该是一个城楼。于是乎,近距离的走近,去欣赏。

呵!原来是四明楼。

一开始,我也闹不清,这是嘛。只见上面题字【国泰民安】,我心想,应该有来历。于是乎,查询一下。

原来是歌功颂德牌坊,为了纪念明朝崇祯年间的藁城知县刘敏学。刘敏学德政出名,管辖一方百姓,人民安居乐业,颇有政绩和淳风。说起来,还有一段神话传说呢。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搜图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搜图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搜图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搜图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搜图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搜图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搜图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搜图

河北石家庄藁城「四明楼」的传奇

搜图

​刘敏学的好名声传到了玉皇大帝耳朵里,玉皇大帝很有兴趣,就派遣八仙之首的吕洞宾下凡观察和考究。吕洞宾下凡到藁城,化身成一个百姓,所到之处,城市繁华,买卖热闹,生意兴隆,各种商品鳞次栉比,好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考察完毕,吕洞宾就上天回禀玉皇大帝,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如实汇报。然后吕洞宾又恳请玉皇大帝为刘敏学建造一座碑楼,为其彰显功德,以表刘敏学的为官之道。

玉皇大帝准奏以后,派遣巧匠鲁班下凡执行此事。鲁班来到藁城后,找遍了藁城的角落,发现没有一块空地可以建造碑楼。正在捉急焦虑的时候,刘伶带着道童飘然而至。鲁班作揖问询刘伶何往。原来是吕洞宾告诉刘伶,藁城自商朝的时候就开始酿酒,这里的酒甘醇淋漓,是上等的好酒,这不,禁不住诱惑,特来品酒。

鲁班和刘伶一番寒暄,这才道出了苦恼。刘伶知晓鲁班遍走全城后没有地方建造碑楼后,哈哈一笑。于是出主意:未若在此十字街凌空建楼一座,楼下车马穿行,楼上赏风饮酒,我为道兄题一匾额,一彰刘知县之功绩,如何?”鲁班一听,茅塞顿开。双手一击,挽袖就干。转眼间,一座新楼拔地而起。楼下四向通达,辗转车马;楼上瓦甓层叠,栏槛纵横,展翅欲飞。把来往行人惊得口张难闭。刘伶微笑着让店家把酒菜送到楼上,与鲁班开怀畅饮。正在县衙处理公务的知县刘敏学听说此事,知是仙人到来,急忙停下活计,登楼与二仙相见,施礼问候。鲁班起身还礼,说明来历。刘伶顾不得还礼,一边大碗喝酒,一边大叫:“好酒,好酒!”

一个时辰的功夫,刘伶酒瘾已解,醉意朦胧。西望巍巍太行,北观九曲滹沱,沐浴徐来清风,聆听市井繁华,不禁神思勃发,高声吟诵。突然想起玉帝谕旨,忙命刘知县拿笔来,挥手写下“盛名四播”四个大字。刘知县一看,知其用意,忙道:“仙兄慢来。本县来牧此方,全赖皇上恩德、百姓通达,天地顾佑,群僚用命,本人不可居功。请仙兄收回成命。未若与书‘四明’二字,以励本县常思

为人之明,为事之明,为业之明,为官之明。”刘伶、鲁班见刘知县意诚辞恳,为人谦逊,遂依其说,改书“四明”二字匾额于楼上。

酒铺老板见楼起于门前,仙家饮酒,大喜过望。立刻备齐美酒百坛,送到楼上。并请大仙馈留墨宝。刘伶看到百坛美酒,更是激动不已。挥毫急书“四明酒铺”,酒铺老板欣喜不已,拜谢而去。从此,四明酒铺名声大噪,前来品尝、求购者络绎不绝,就是来往客商,经行此地都要饮其一杯,一享其名。店家日经斗金,美酒供不应求,遂将小小的家庭作坊逐渐扩大成一家酒厂。就是后来的藁城酒厂,其旧址就在四明楼旧址的旁边。

酒铺后人继续将前辈的功业发扬光大,改良古法,推陈出新,扩大规模,诚信经营,产品畅销全国,远者竟销到了台湾。酒铺也长盛不衰,一直经营到满清后期。因朝廷腐败,洋货进入,社会动荡,民族工商业凋敝,生意日渐萧条,最终归于倒闭。四明楼巍巍雄立三百余年,虽经历代重修,但到民国时期也悄然消逝。令人怅然。这段历史似乎已被埋入岁月的烟尘之中了。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神州大地百废俱兴,欣欣向荣。藁城人民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努力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市政府在各界的强烈呼吁下,斥资恢复了藁城这座地标性古建。

于是乎,才有了我现在看到的这座【四明楼】。

神话故事嘛,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知县刘敏学的四明意义【为人之明,为事之明,为业之明,为官之明】。这四明,普天大众无一人不知晓其意思,可是,真正践行起来,那可真是太难咯!做人的明白,做事的明白,做事业的明白,做官的明白,四明之道,真是人间正道。

见识了四明楼,这四明,深刻在吾辈心头!

切记,切记,不可忘!

侯晓斌:2019年10月26日星期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