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地方誌-遊記連載】李騰鵬‖天造地設飛仙關(二)

【導讀】飛仙關位於蘆山縣南端,天全、蘆山、雨城三縣區交界處,漢以前稱“漏閣”,為古關地。唐時唯其地勢險峻,始名飛仙關,取其非神仙難越之意。《蘆山縣誌》雲:“飛仙關在縣南三十五里。即古關地。為天、蘆、寶三縣交通樞紐。兩山夾峙,大河中貫,地至險峻。”《雅州府志》載:“飛仙關,治東南,即漏閣也。……一夫守之,百夫莫逾。”自古以來,飛仙關一直是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咽喉之地,其政治、經濟、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歷數千年變遷,如今的飛仙關已建成川藏線上靚麗的AAAA級旅遊小鎮。

這裡不僅有秀美的風光,更有神奇的傳說和深厚的歷史文化,是一塊獨具魅力、形神兼具的風水寶地。為讓世人一睹飛仙之別樣風采,筆者特撰邇文與網友分享,錯訛之處懇請賜教。

【芦山地方志-游记连载】李腾鹏‖天造地设飞仙关(二)

天造地設飛仙關

李騰鵬

二 厚重的歷史文化

飛仙關歷史悠久,相傳為《尚書·禹貢》所指的“和夷厎績”之地。飛仙關關口巖上的“和夷厎績”摩崖石刻,應是飛仙關較早的文化符號和地理座標,修飛仙關大橋時開石而毀。從飛仙關境內出土的石器和漢墓群看,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定居。

【芦山地方志-游记连载】李腾鹏‖天造地设飞仙关(二)

到漢代時,飛仙關物資、文化、商貿等已相當發達,集市已經形成,且是通往外疆的口岸。“司馬相如通西南夷,經臨邛越鎮西山,百步關而青衣縣,由飛仙關逕出滎經,通於邛筰。”飛仙關是南絲綢之路國際交通線的要道,亦是茶馬古道的要站。由蘆山南界石坊石柱所刻的乾隆丙子春蘆山縣令李凌雲所題楹聯僅存的“邊、徼、茶”三字,即可推測出飛仙關在茶馬古道中的地位。飛仙關集市十分繁榮,數百年來一直是天全、雅安、蘆山、滎經、寶興等縣的貨物集散地,同時又是茶葉加工地。老百姓種茶、製茶,農閒時背茶包子去瀘定。當時,有一樣特殊商品“茶篼子”只有飛仙關市場才能買到。

【芦山地方志-游记连载】李腾鹏‖天造地设飞仙关(二)

飛仙關古稱“漏閣”,《蘆山縣誌》記飛仙關:“世傳神禹治水疏鑿,即漏閣也。”唐時開通雅安到飛仙關的便道,始名“飛仙關”。宋時建關城,設守禦司,屬雅州。明廢司官,城存。時有南北兩城門,明萬曆年間,關城以北劃入蘆山縣,蘆山在關城門北面立“蘆山縣南界”石坊。宋建關城因年久失修垮塌,至清道光二十九年範淶清任蘆山縣令時續修。續修後,北城門高於舊門,上建有樓,樓中塑有孔子、關羽像。城門上方有“飛仙關”三個石刻大字,兩側有石刻對聯。南城門右靠峭壁山岩,左傍懸崖,門額有石刻“東應夔門”4字。城門設特厚木門,早開晚關,由住在城樓上的人管理。門東緊接石制巖橋,橋長約20餘米,寬約2米。橋右邊緊靠岩石,左邊由石柱支撐,橋面用石板鋪成。關門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要塞。南城門及石巖橋於1938年修築雅康公路時毀。公路從關城中間穿過,將關城一分為二。北城門尚存,城樓已毀,城牆僅殘存一小段。明建“蘆山縣南界”石坊同北城門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芦山地方志-游记连载】李腾鹏‖天造地设飞仙关(二)

1935年紅軍長征到飛仙,組織地方部隊及地方自衛隊。飛仙關易xx曾任地方部隊營長,李xx曾任自衛大隊長。紅軍在飛仙關關城門、石牌坊及堰坎上石牆壁上留下多處石刻標語。紅軍離開時,飛仙關數十人參加紅軍北上,除1人外,全部犧牲或失蹤。唯一倖存的鮮永成,曾任吉林省遼源軍分區司令員,離休後享受副軍級待遇。

【芦山地方志-游记连载】李腾鹏‖天造地设飞仙关(二)

飛仙關古時對外交通主要靠幾座鐵索橋。1938年劉文輝主政西康時,修築雅康公路,公路修通後,增加了汽車船擺渡。解放初期,解放軍18軍進軍西藏,為保障進軍物資供應,1950年8月動工修建飛仙關鋼索大橋,1951年6月1日建成通車。橋長163.80米,高29.01米,寬4.5米,是當時國內首座鋼索吊橋。橋名“飛仙關橋”是劉伯承元帥所題,橋由兩塔柱承載鋼索。西邊塔柱楹聯“一面進軍一面建設解放西藏鞏固西南國防;發揮天才發揮力量戰勝困難創造人民幸福”是十八軍政委譚冠三題。東邊塔柱楹聯“勞動創造世界飛仙天險何難克服;革命帶來幸福閉塞邊區從此繁榮”是時任西康省主席廖志高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