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阳曲县六固村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太原:阳曲县六固村 水村山郭酒旗风

在进入阳曲县北小店乡六固村的时候,记者拍下了进村的视频。六固村的门牌在层层的绿荫中衬托着,走过牌楼有森林防火的警示牌,仿佛进入了绿植茂密的大森林。记者突然间有一种错觉,不是来进行扶贫采访,而是一趟身心放松之旅。

但是,六固村的确是一个贫困村。“我们这里以种植业为主,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儿童,发展经济比较困难,农民增收难度大。”村长陈树林对记者说。

太原:阳曲县六固村 水村山郭酒旗风

“我们村虽然没有矿产资源,但是有秀美的自然资源。第一书记来了以后,我们就开始探讨走什么样的道路,可以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反复探讨,反复研究,最终决定走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业的道路。民俗一条街和银湾山庄从去年开始建设,如今已经有了回报。”村支部书记高小林边说边和记者来到民俗一条街。

这条街以发展农家乐为主,青砖青瓦,黄色的锦旗随风飘扬,颇有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感觉。随意走进一家农家乐饭店,老板李跃珍也是贫困户,她告诉记者:“很高兴村里建设民俗街,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饭店里用的蔬菜是自己种的,鸡鸭是自己养殖的,由于成本低,利润能达到60%。”

太原:阳曲县六固村 水村山郭酒旗风

站在民俗一条街上,李树林颇为自豪,这是他和村委班子带着全体村民建设的脱贫项目,是他们一砖一瓦建造起来。

“从今年5月1日到现在,仅民俗一条街的收入就达到了20万元。”李树林说。

随后,记者来到该村建造的另一个旅游扶贫项目--银湾山庄。它背靠大山,一排整齐的窑洞可以住宿,窑洞下面零零星星地分布了很多颜色各异的蒙古包,远远望去,煞是可爱。

太原:阳曲县六固村 水村山郭酒旗风

“旅游高峰期,银湾山庄最多一天接待游客200人。”第一书记陈国清说,“现在旅游产业链条可吸收150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就业人数达到94人。我们选择旅游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着眼点,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六固村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响应阳曲县‘全景阳曲 全域旅游’的旅游发展目标。”

在银湾山庄打扫卫生的贫困户胡林仙有一句话记者印象深刻:“我老伴生病,家里没有劳动力。村里就安排我在银湾山庄打扫卫生,增加了经济来源。不仅如此,我家的大棚蔬菜,秧苗是村里免费提供,大棚整修,蔬菜浇水灌溉都是村里帮忙。老伴77岁,我71岁了,如果没有村里的帮助,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

看到胡林仙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记者想,这也许就像第一书记陈国清说得那样:扶贫工作就是付出,你把老百姓当亲人,乡亲们就会把你当知心人。


采访手记

记者去过很多小乡村采访,六固村给记者的印象是什么?一个字,美。美丽是一种资源,在六固村,这种美丽的自然资源就是它脱贫的优势和发展乡村经济的落脚点。

很庆幸,六固村的领导班子看到了这个资源,并且及时准确地利用了这个资源,让六固村的脱贫路有了正确的方向。

曾听过一个贫困村招商引资的故事,第一年招商,第二年招商,直到第五年还是在招商,终究还是没有结果。如此看来,招商并不是该村脱贫的唯一出路。可见,要脱贫,选对路子是关键。

六固村为什么没有大规模发展养殖、种植方面的扶贫项目,原因在于不适合。

记者去过平遥古城,在那里,有一条街叫明清街。无论是从建筑风格,还是各种特色产品都极具韵味,它让很多游客流连忘返。

今天,记者在六固村也看到了一条街--民俗一条街,青砖、青瓦、仿古的建造工艺,它的背后就是披满绿植的山脉,走到这里仿佛顷刻间就忘却了城市的喧嚣。这条街去年才开始建设,目前应该算刚刚起步,记者期待着它像平遥县的明清街一样,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固村

阳曲县北小店乡六固村辖区面积45平房公里,耕地面积1800亩,林地7000亩。由于基础经济薄弱,土地贫瘠,人口老化、文化程度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民增收困难,村里现有贫困户34户、94人。

几年来,村委班子带领村民在精准扶贫道路上,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和三郎洞风景区的自然资源,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实现整村脱贫的路子。

目前,在旅游产业链条上吸收150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就业人数达到94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