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石城全面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實踐和啟示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石城全面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實踐和啟示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石城全面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实践和启示

10月15日,石城縣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實踐教學課上,導師在講授臍橙種養技術。通訊員 廖 堅攝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石城全面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实践和启示

10月15日,在豐山鄉下坑村果園裡,導師在講授無花果種養技術。通訊員 廖 堅攝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石城全面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实践和启示

10月13日,石城縣2019年第一期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開課。通訊員 鄭志平攝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石城全面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实践和启示

10月11日,石城縣小松鎮丹溪村創業致富帶頭人李曉華在果園查看果實生長情況。通訊員 魏小霞攝

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石城全面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实践和启示

近日,石城縣萬畝荷花與通天寨國家4A級別景區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通訊員 賴德玲攝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貧困村兩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迴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2017年,石城縣推出“千人鑄造計劃”,計劃用3年時間持續從返鄉創業青年、農村經紀人、種植養殖大戶等致富能手和村兩委幹部、村幹部後備人選、農村黨員等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中篩選出一批能人,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培訓孵化、實戰實訓,使其成為創業致富帶頭人。

同時,圍繞創業致富帶頭人,石城縣出臺系統的激勵政策,建立科學合理的帶貧機制和利益聯結機制,將貧困戶融入產業鏈條中,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促進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實現穩定脫貧、持續增收、長期受益。

目前,石城縣已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754名,帶動一大批貧困群眾實現增收。相關做法得到國務院扶貧辦肯定,今年6月19日,國務院扶貧辦以文件形式轉發石城縣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的經驗做法。4月,省政府正式批覆石城縣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10月17日,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石城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並受到表彰。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石城,就此進行深入採訪。

突出“四強”標準,把具有創業致富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選出來

近年來,石城縣啟動“贛商迴歸”工程,實施石城籍在外企業家和務工人員返鄉創業“鳳還巢”計劃,一場以親情、鄉情為紐帶的扶貧計劃拉開帷幕……

在廣東從事服裝外貿生意的屏山鎮山下村村民賴寶林心動了,他不顧家人反對,返回家鄉成立寶園種養專業合作社。

在外事業風生水起的高田鎮陳從平回來了,創辦鴻順手套廠並主動找到高田鎮黨委政府,申請入駐高田精準扶貧車間。

做過餐飲、挖過礦的珠坑鄉坳背村村民黃小勇也回來了,他想留在家鄉再次創業,把家鄉建設得更美麗。

…………

他們中有的是在外經商的成功人士,有的是小試身手的生意人,有的是想返鄉再次創業的年輕人……他們被賦予共同的名字:創業致富帶頭人。他們都有共同的出發點和目標:情繫桑梓,建設家鄉,幫扶他人,成就自己。

在創業致富帶頭人甄選上,石城縣注重“四強”標準,即政治思想強、創業意願強、創業基礎強、帶領能力強。按照個人報名、村級推薦、鄉鎮初審、縣級確定的程序,優先選拔有社會責任感、渴望創業致富、有一定產業資金和技術基礎、善於組織管理的青年創業者。

同時,石城縣注重“兩個帶頭人”(即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和創業致富帶頭人)有效融合。從返鄉創業青年、農村經紀人、種植養殖大戶中遴選培育對象;對符合條件的村兩委幹部、村幹部後備人選、農村黨員,優先推薦為培育對象。引導培育對象向黨組織靠攏,對申請入黨的培育對象建立縣、鄉、村三級臺賬,進行跟蹤管理。

會運用20多種十字繡針法的李曉華,十字繡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但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年邁的父母,總有幾分不捨。2016年,李曉華毅然放棄十字繡生意,回到家鄉小松鎮丹溪村,憑藉一股闖勁,試著種植數畝百香果,由於銷售和管理經驗不足,當年種植百香果以失敗告終。

2017年,在村幹部推薦下,他報名參加縣裡在福建省南安市蓉中培訓基地開辦的第一期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這是一次脫胎換骨的思想洗禮,他決定大幹一場。2018年,在鎮村幫助下,他流轉土地50多畝,請專家進行專業指導,吸納貧困戶到果園務工,百香果長勢喜人,收穫頗豐,當年他就幫助25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3500元。去年村兩委換屆選舉中,他當選為丹溪村委會幹部,並加入黨組織。

2017年以來,石城有215名創業致富帶頭人成為黨員;234名黨員成為創業致富帶頭人。

通過集中培訓和結對幫扶,提高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幫帶能力

2017年5月22日,在蓉中培訓基地,石城縣第一批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開班。政府出錢組織致富帶頭人赴異地參加專題培訓,是石城縣打贏新時期脫貧攻堅戰的一次新嘗試。

在蓉中培訓基地開辦的培訓班,實行“1+11”模式,即由基地老師集中帶學生學習1個月,學生學費和食宿費全部由石城縣政府承擔;培訓結束後,由培訓基地安排創業導師繼續對學員指導幫扶、跟蹤服務11個月。截至目前,石城組織162人前往基地培訓。

借鑑蓉中培訓基地的做法,石城縣建立創業導師隊伍,聘請54名企業家擔任創業導師,對創業致富帶頭人實行“師帶徒”結對幫扶。目前,全縣已有592名創業致富帶頭人有導師指導創業。

一批批學員走出去參加培訓,他們返回家鄉後,組建行業縣級協會和鄉鎮分會,分行業、分項目設立創業致富帶頭人互助小組,定期開展座談交流、觀摩學習等活動,讓先行一步、創業初成的帶頭人現身說法,與創業新生共享創業技術與信息。

通過考核激勵與政策扶持,增強創業致富帶頭人幫扶貧困戶的社會責任感

山環路、路環山,沿途枝繁葉茂、綠樹成蔭,路邊的臍橙園裡臍橙掛滿枝頭,這是位於珠坑鄉麒麟山的水土保持生態示範園的景色,很難想象數年之前,這裡還是山上光禿禿,山下山塘淤塞、農田荒廢的荒山野地。

在外創業的珠坑鄉坳背村人黃小勇一心想改變家鄉面貌,返回家鄉認真考察研究,從播草籽、栽樹入手,先後投資5000萬元,對山水林田進行綜合治理,他的這一舉動打動了縣鄉幹部。2014年,石城縣以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建設工程竹溪小流域建設為契機,將珠坑鄉麒麟山6000多畝山地列入水土保持生態示範園的規劃建設範圍,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經過數年的持續投入,麒麟山建成了休閒垂釣區、護坡展示區、針闊葉林治理區、果木林治理區、油茶經濟林治理區等十大功能分區,成為集生態治理示範、生態旅遊、科普宣傳、現代農業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水土保持生態示範園,昔日的荒山成了“麒麟山莊”。山莊自2018年開放以來,共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每年實現產業收入300多萬元。同時,黃小勇還帶領張金亮等貧困戶成功創業,幫帶136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

如今,黃小勇也從創業致富帶頭人成長為創業導師,他的成功實踐是石城縣一手抓考核激勵,一手抓政策扶持,著力調動創業致富帶頭人積極性的結果。

發揮好考核激勵的導向作用,縣委組織部與創業致富帶頭人簽訂幫帶目標責任書,建立創業致富帶頭人幫帶貧困戶臺賬,實行半年一評估、一年一考核。

創業致富帶頭人以就地就業、帶動產業、引領創業等形式,每人幫帶不少於5戶貧困戶脫貧增收,幫帶時間不少於1年。根據考核評估結果實行分類管理,把創業致富帶頭人評為5個級別。對評為A級以上的,每幫帶1戶貧困戶務工新增收入達1萬元以上,獎勵創業致富帶頭人1000元;每幫帶1戶貧困戶發展產業新增收入達1萬元以上,獎勵創業致富帶頭人2000元;幫帶100戶以上的,以“一事一議”方式兌現獎勵。同時在優秀創業致富帶頭人中選聘創業導師,對選聘為創業導師並評為初級、中級、高級導師的,分別給予創業導師5000元、8000元、1萬元獎勵。

同時,縣裡出臺金融、土地、稅收、電商等優惠政策,幫助解決創業難題激發創業熱情。設立“產業扶貧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等金融信貸產品,建立風險緩釋基金,提供利息補貼;對流轉土地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行獎補並優先安排基本建設項目;對新落戶的加工貿易企業並在園區建設標準廠房的,每平方米獎勵80元;對進入電商孵化園從事電商創業的,免租金、水電費和網絡費,並提供10萬元創業擔保……

通過考核激勵和政策扶持,全縣創業致富帶頭人幫帶能力不斷提高,幫帶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社會責任感顯著增強。

通過產業聚集,讓創業致富帶頭人與貧困戶結成利益共同體,持續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

在大由鄉,一個擁有社員126戶,其中有29戶貧困戶的石城縣中力種養專業合作社成了創業致富帶頭人的實戰地,他們改變原來的鬆散組合,從經營主體培育、供應鏈提升等方面規範運作,幫助貧困戶解決產業發展中的資金、技術、銷售等難題。

大由鄉水南村的陳真,參加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後,積極加入合作社,併成為合作社的銷售經理。他發揮自己的優勢,幫助社員銷售草蓮和幹蓮2500多公斤。

陳真通過加入合作社發揮了創業致富帶頭人的作用,這是創業致富帶頭人、貧困戶與產業利益聯結機制的一種,除此之外,石城縣還探索出多種模式:

實施租賃返聘幫帶。龍崗鄉返鄉創業青年賴景傳創辦旺龍湖旅遊發展公司,流轉貧困戶山地1800多畝,返聘30多名貧困群眾務工,每人年務工收入1.8萬元。創業致富帶頭人利用這種模式流轉貧困戶土地並吸納他們務工,使貧困戶有土地流轉費和務工工資兩份收入;

打造協會吸納幫帶。琴江鎮黃光洪成立大畲村鄉村旅遊協會,組織協會成員自辦農家樂12家、民宿旅館6家,吸收22名貧困群眾參與民俗表演。這種以創業致富帶頭人為主的產業發展協會,既吸納貧困戶投資,又可以解決貧困戶就業難題;

創建代銷產品幫帶。與阿里巴巴集團等企業合作,建成淘寶、京東縣級服務中心和倉儲物流中心,新建鄉鎮和村級電商服務站,引導創業致富帶頭人與貧困戶簽訂農副產品代銷協議,讓貧困戶參與電商產業實現增收;

建立訂單收購幫帶。龍崗鄉新南村曾甲良創辦興業(白蓮)種植合作社,按高於市場價4%的價格收購貧困戶白蓮,貧困戶畝產增收350元。創業致富帶頭人創辦合作社或企業,與貧困戶簽訂收購協議,幫助貧困戶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後一公里”;

正如石城縣委書記鮑峰庭所說:“我們始終注重以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與培植本土優勢產業緊密結合,形成可持續的競爭力,使帶動脫貧能夠有生命力。始終注重通過鄉情邀請、環境打造、呵護成長,吸引本土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始終注重建立有效的益貧帶貧機制,解決貧窮問題。始終注重增強我們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記者手記:為貧困戶脫貧注入持續動力

當前,是脫貧攻堅最關鍵的階段,農村仍有部分貧困戶無法自己脫貧,他們需要長期的、專業的引導,才能實現脫貧致富。石城縣的做法給我們啟示:通過社會培訓、政策支持,培養本土創業致富帶頭人,讓他們在發展產業中幫帶脫貧,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在採訪中,本土創業致富帶頭人通過培訓後,學到了技能,掌握了營銷理念,提高了思想認識。他們發展起來後,在當地就是一個示範,成為創業導師。同時,本土創業致富帶頭人與基層黨組織緊密結合,把村幹部培養成創業致富帶頭人,把優秀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培養成為村幹部,增強他們的幫帶能力和致富能力。

目前,江西省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鉅,如何避免出現貧困戶短期內收入得到增加,卻沒有長期持續增收能力的情況?石城縣的實踐告訴我們,唯有大力發展產業,讓產業凝聚農村土地、資金和人力,帶動貧困戶投工投勞,形成穩定的產業幫扶。同時,利用本土創業致富帶頭人作為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紐帶作用,讓小農經濟對接大市場,通過市場引導貧困戶自我發展,保證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