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中六位女性給予我們的啟示

英國作家毛姆對大部分中國讀者而言都十分熟悉,他許多膾炙人口的小說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毛姆不但擅長敘說故事,而且他筆下的世界、人物,於21世紀的我們來說,還是那樣親近。

我尤其喜歡讀他筆下的女性人物,雖然她們身上都各有瑕疵,有的甚至虛偽庸俗,一點兒都不可愛。但是她們鮮活而真實,她們的不足或許在你我身上也都存在。在此,想通過《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中的六位女性,和大家探討下女性在婚姻情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中六位女性給予我們的啟示

六位女性各自不同的命運

  • 《月亮與六便士》三位女性:

斯特里克蘭夫人:和斯特里克蘭結婚17年,平日她愛好交際,經常讓作家朋友到家中吃飯。在斯特里克蘭拋棄家庭去巴黎學畫後,她開辦一家打字社維持生活,當然她覺得這很不體面。

布蘭奇:斯特里克蘭朋友斯特洛夫的妻子, 斯特里克蘭在其家中養病時愛上他,兩人擦出短暫火花。在斯特里克蘭離開她後,服毒自殺。

阿塔:斯特里克蘭在塔希島生活時妻子,給予斯特里克蘭所期望的平靜生活,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後路程。

  • 《刀鋒》中三位女性:

伊莎貝爾:拉里未婚妻,從小家境殷實,因為注重物質生活,和拉里嚮往精神世界相背離,兩人分手。伊莎貝爾和格雷結婚後,還是暗暗喜歡拉里,甚至使用小手段讓拉里和蘇菲結婚未成。

蘇菲:雖然和伊莎貝爾同住瑪文,但她不過是窮孩子。婚後,與丈夫非常恩愛,可是在一場車禍中她目睹丈夫和孩子離去,從此她不顧自己死活,甘願沉淪於酗酒和濫交。拉里為了拯救她,主動提出結婚,但由於伊莎貝爾,蘇菲選擇離開拉里,最後死於非命。

蘇珊:曾是多位畫家情人,在成為商人亞希爾先生的情婦後,她遠離了之前生活圈子,並且在百無聊賴的日子裡開始學習畫畫。在亞希爾先生原配夫人去世後,兩人結婚,蘇珊也成為了一名畫家。

《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中六位女性給予我們的啟示

過度佔有慾是女性在婚姻情感中的軟肋

"如果一個女人愛上你,除非擁有了你的靈魂,她才肯罷休。因為她很軟弱,控制慾極強,沒有什麼能讓她滿足。她心胸狹窄,憎惡她無法掌握的抽象事物。她滿腦子現實,嫉妒理想。男人的靈魂在天際遊蕩,女人卻想將它囚禁在自己的賬本兒裡。"

這是斯特里克蘭向書中的"我"講述內心對女性看法的一段話,可以看出斯特里克蘭離開家庭一方面由於本人的冷漠和不負責任,以及對藝術熾熱追求,另一方面妻子在婚姻中對丈夫的佔有慾超過了斯特里克蘭承受度,或許妻子經常把作家們請到家中,而斯特克里蘭又不得不竭力配合,這些令他感到不自在。

阿塔能夠陪伴斯特里克蘭走完人生之路,主要原因如斯特里克蘭所說"她不打擾我",她在婚姻中創造的氛圍沒有令藝術家感到慌張窒息。

再看伊莎貝爾,她雖然沒有和拉里結婚,但是由於在感情上始終沒有放下拉里,所以她在意念上仍然想佔有他,她甚至會錯誤認為拉里沒有和其他女人發生過性行為。當她得知童年的玩伴準備和拉里結婚時,她完全喪失了人性的善良和同情心。

在如今社會,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任性"的女性,一個電話要求老公立馬出現在眼前,自己提出任何要求老公必須滿足,在經濟上對老公的絕對控制……殊不知,相濡以沫的陪伴帶給家庭幸福值遠高於表面上的控制。

國學大師陳寅恪有"五等愛情論":第一,情之最上者,世無其人,懸空設想,而甘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麗娘是也;第二,與其人覺識有素,而未嘗共衾者枕者次之,如寶、黛是也;第三,曾一度枕蓆而永久紀念不忘,如司棋與潘又安;第四,又次之,則為夫婦終身而無外遇者;第五,最下者,隨處接合,惟欲是圖,而無所謂情矣。結為夫婦不過是第四等愛情,可見大師對愛情期待很高也很浪漫。

他和唐篔結婚後,立志作學問的陳寅恪把全部生命燃於學問。抗戰後期,陳寅恪視網膜脫落,唐篔溫柔體貼安撫丈夫身心的創痛,照顧飲食起居,打理家務,誦讀報紙,陳寅恪許多詩篇都是她筆錄下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陪伴,讓晚年的陳寅恪完全改變了他原先的"五等愛情論"。

所以,好的感情世界是彼此給對方一點適度空間,同時給予對方支持也是一種深情陪伴。

《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中六位女性給予我們的啟示

女性在感情世界裡要找到自我出口

張愛玲曾說過"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我的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愛情,對於女人來說,可以當成生命的全部。

布蘭奇因為斯特里克蘭離去,心裡崩潰而服毒自殺;蘇菲因為愛人離世,無法接受殘酷現實,而選擇自我墮落沉淪,最終走向死亡。

她們遭遇都令讀者們都十分難過,因為對深情女子而言,沒有什麼比被愛人的無情拋棄或者驟然離世更痛徹心扉。她們很難從痛苦中走出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走不出來。

李佩,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郭永懷夫人,她的一生可以用米蘭昆德拉的一句話概括:生活就是一種永恆的沉重的努力。中年時,郭永懷先生因公殉職;老年時,愛女因病去世。

這位偉大的女性,默默隱忍內心痛楚,把畢生熱情投入到對中國教育事業的關注:籌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英語系,培養新中國最早的一批碩士博士研究生;和李政道一起幫助中國第一批自費留學生走出國門;創辦中關村大講壇。

李佩先生的淡定、沉靜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張幼儀和徐志摩7年婚姻裡,沒有得到過徐志摩的愛情,甚至可以說遭受了冷暴力,如同朱安和魯迅婚姻一樣。

只是,張幼儀在離婚後,在兒子3歲夭折後,她從痛苦絕望中走出,一心撲在工作中,她不僅把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扭虧為盈,開辦霓裳服裝公司,成為商界女強人,並在徐志摩去世後還承擔起照顧徐父職責。

無論享受愛情來臨時的甜蜜,經歷愛情過程中的平淡,或承受愛情褪去後的痛苦,都不宜把情感陷入太深或無限放大,尋找並專注投入到自己喜愛的事情中去,這樣心境和心胸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中六位女性給予我們的啟示

婚姻應該保持對等關係,既不是仰視也不是俯視

《簡愛》中有這麼一段話:愛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惜。因為過強的對手疲憊,太弱的對手又令人厭倦。

蘇珊是商人亞希爾先生的情婦,後來兩人結婚。當然我們肯定不贊同第三者行為,但是她在這段感情中對自己所應扮演角色定位很精準。

她雖然貧窮,也曾是名風塵女子,可是她沒有因此而給自己設限。她和亞希爾先生在一起後,遠離以往生活圈子,照顧他日常生活,體諒他的家庭。亞希爾先生也非常關心蘇珊,幫助她的女兒進入好的學校接受教育。同時,蘇珊努力學習畫畫並開辦畫展,這讓兩人在精神上交流更處於平等地位。

好的伴侶,是婚姻關係裡兩人完全平等。但完全平等比互相尊重更難做到。

比如,現代社會對職場媽媽要求越來越高,不但在外面要幹好事業,回家還必須處理好家務、管好孩子學習。孩子沒管好,會被說沒當好媽媽;工作不出色會被說沒有事業心。

可是對爸爸要求就低多了,只要外面工作做好,在家幹不幹活、雞不雞娃不是個大問題。

長久下去,媽媽抱怨爸爸為家庭付出少,爸爸覺得媽媽嘮叨煩人,於是怨氣越積越多,爭吵不斷,家庭變成了戰場。在家庭中承擔責任不平等,造成了婚姻生活失衡。

感情婚姻中彼此都可以儘量讓對方認識到關係對等重要性,讚賞鼓勵是比抱怨更有效的辦法之一。

《月亮與六便士》、《刀鋒》中六位女性給予我們的啟示

莎翁曾說過:"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真誠的愛情永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的。"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以下三點,或許可以讓我們在感情中越來越美,越來越自信:

1. 相濡以沫的陪伴,給彼此適度空間

2. 投入一份喜愛的興趣愛好或事業中去

3. 感情婚姻中保持彼此對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