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哮喘"荣登Science子刊封面

前几天,下面这篇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其中说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发现"针灸治疗哮喘"的深层原理,研究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并荣登封面。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找来了这篇论文[1],想看看"针灸治疗哮喘"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机理。

这个研究的通讯作者,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杨永清教授,和美国罗格斯大学新泽西医学院的路易斯•乌略亚(Luis Ulloa)教授。他们发现,一种叫做transgelin-2(TG-2)的蛋白质有望作为潜在的成药靶点,用于治疗哮喘。这个出色的研究不仅登上了《科学·转化医学》的封面,还在《科学》的主页上得到了专门的介绍。

但这和针灸有什么关系?

答案是,没关系。

与哮喘相关的"金属硫蛋白"

故事要从一类"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讲起。哺乳动物共有4种金属硫蛋白[2],其生理功能包括锌和铜的代谢、对于应激的适应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这篇论文里提到,金属硫蛋白-2(MT-2)在哺乳动物的气道表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表达,且对于内毒素血症引起的肺部氧化应激有着保护作用[3],研究人员们想进一步知道,这种蛋白在哮喘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首先建立了哮喘的小鼠模型,并发现,在哮喘小鼠的肺部组织里中,MT-2蛋白的表达量更低。与这个结果相一致的是,MT-2被敲除的小鼠,在诱导哮喘时,症状也变得更为严重。这些结果表明,抑制MT-2,可能会促进哮喘的发生。研究人员也进一步发现,给哮喘小鼠静脉注射重组MT-2蛋白,的确能缓解哮喘症状。

在细胞层面上,研究人员们发现,MT-2蛋白能作用于气道的平滑肌细胞,让呼吸道变得通畅。可是,这些细胞又是怎样识别MT-2蛋白的呢?最简单的假设是认为细胞上存在着MT-2蛋白的受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了这一点:MT-2蛋白和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结合模式提示,MT-2是被单受体所识别的。

通过对蛋白互作结果的质谱分析,这支科研团队发现了上文中提到的TG-2蛋白序列。这种蛋白会是结合MT-2的受体吗?研究人员们进一步抑制了TG-2蛋白的表达,然后观察气道平滑肌细胞是否还能像先前那样吸引MT-2蛋白。结果正如他们所料,MT-2蛋白的结合力显著下降。

这些实验结果清楚地表明,MT-2蛋白能与气道平滑肌细胞表面的TG-2蛋白相结合。后续的研究也证明,MT-2对于哮喘的缓解,离不开TG-2蛋白的参与。

如果MT-2蛋白是通过结合并激活气道平滑肌细胞表面的TG-2,引发一系列下游反应,从而让气管舒张,缓解哮喘症状,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直接激活TG-2来治疗哮喘呢?

研究人员在6000多个候选化合物中开始筛选潜在能激活TG-2的分子,并找到了21个潜力较足的对象。其中,一款叫做TSG-12的分子与TG-2的结合能力最强。

后续的一系列实验表明,TSG-12的确能起到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且缓解能力和剂量呈现正相关。与此同时,在TG-2被敲除的小鼠中,TSG-12则没有显示出对哮喘的显著改善效果。

综合来看,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TG-2有望作为一个潜在靶点,通过激动剂的作用,缓解哮喘症状。

这个研究成为了《科学·转化医学》的封面故事。图片来源:stm.sciencemag.org

上面说的看不懂!这和中医有什么关系?

这也正是我读完这篇论文后产生的一个疑惑。

在前面提到的报道开头,作者写道:

背部穴位入针,有效治疗哮喘,这一经典名方在分子细胞层面究竟有何机理?

可是论文中并没有提到任何与针刺相关的内容,而那篇报道在后文也没有以任何形式说明"背部穴位入针"跟MT-2蛋白有何种关系,更不用说这一"经典名方"在细胞层面的机理了。

新闻报道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他们不仅基于针灸临床率先发现全新的有效靶标,明确了体内一系列蛋白质反应,还找到能够模拟针刺效应的活性小分子,可转化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针灸药"。

这段话也与论文的描述完全不同。论文里提及MT-2的三篇论文均来自海外学者的研究,未提到MT-2是通过针灸临床率先发现的;从MT-2出发寻找受体TG-2,再从化合物库中筛选TG-2激动剂TSG-12,用的也都是经典的生物医学技术,不知作者认为TSG-12"能够模拟针刺效应"的依据在哪里?

总结

这个研究的实验设计清晰,结果可信,十分严谨。哮喘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广泛影响,也进一步加强了这项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在顶尖学术刊物上发文越来越多,在全球学术界的影响力也日益增长,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用和论文完全无关的内容对科学研究进行包装和宣传,则完全背离了科学研究的本意,这样的行为实在不值得提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