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自己的職業迷茫和焦慮?

用戶65989238


“很多人迷茫,那是因為自己從未做成過某一件事,他一直在半途而廢中度過。當你勵志要花一年半載的時間執著於意見有意義的事情後,未來大部分困難都將難不倒你。你可以通過這件並不容易也並不難的事情,從每一天的過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目標感、執行力和忍耐力、人生觀等等,塑造自己全身人格的特質,成為一個堅強的人、擁有獨立人格的人。靠自己長時間的堅持來完成一件事,而之後所有感性的煩惱都將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個做成一件事,每個人的標準不同,可能在外人看來他做的很棒了,但是他覺得沒有達到自己心裡想要的那個程度,就會覺得自己像個loser。個人感覺對自己很嚴格、完美主義、對未來很有追求的人,焦慮比迷茫多)。

這段話是在前段時間我很焦慮的時候,看到的最適合我 最“對症下藥”的一段話。我看到這段話之後,我感覺整個人的內心都被治癒了~~~有時候自己感到迷茫和焦慮,但是我們說不清、道不明這種感覺,也不知道它是什麼原因形成,從而不能“對症下藥”,搞得自己心情更加鬱悶,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所以我看完這段話,豁然開朗,內心一下子就踏實了,希望這個分享對你們也有同樣的治癒。內心安靜下來後,才能理智思考解決辦法。


成年人與小朋友的區別,大概就是成年人會想辦法解決吧~~當事情發生時,人會本能的選擇逃避。但是種種經歷告訴我們,事情並不會因為逃避而消失,而只會越來越糟糕。當事情發生時,要積極面對,因為造成今天事情的結果,一定是曾經我們該做的沒有做所導致的。聊聊我的個人辦法。

1、向外尋求幫助。不過我說的其實是指“心靈雞湯”啦~~

不是說那些一看就油膩的心靈雞湯,其實你覺得有用就行。當我們焦慮、迷茫的時候,我們是很脆弱的,能量磁場也很低,這個時候就需要“強”的東西。再加上每個人的經歷、想法什麼的都不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狹隘”的一面,看東西不全。有時候,其實稍微轉化看事物的角度就能豁然開朗,這時 不妨去看看別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每個人不同的生活,構成了世界的每一面。可以通過“向外尋求幫助”,擴寬知識面,從而有更多的 個人見解。

平時看到很能“戳中”我的點 的話,寫下來,等我心情不好 很鬱悶 迷茫的時候,拿出來看看,內心會平靜很多,真的有用,可以試試。


2、不要想太多,你除了能做好現在眼下的事情,別無選擇

就我而言,我是比較敏感的,會容易被環境影響,看到點什麼東西,就開始各種聯想,然後想著想著,就把自己搞鬱悶了。當真實事件發生在你生活中時,你會發現其實並不是那麼一回事,簡直就是給自己徒增煩惱嘛!

專心做好眼下的事情,你的未來怎麼樣,決定是在當下。並且,你除了能做好現在眼下的事情,別無選擇。還有另外一種選擇,你可以不斷的掩耳盜鈴欺騙自己,拖延自己的時間,以後自己慢慢後悔。


3、已經過去的事情別去想,無論是好的經歷還是不好的經歷。

沉浸過去、翻舊賬、記仇····這些事情其實很累的,給自己的心靈增加負擔和不開心。其實仔細一想,他們都過去了,為什麼要因為以前不開心的記憶和事情,再去禍害自己當下和未來的幸福,簡直就是愚蠢的行為。除了留下一些經驗之談,無論好的壞的,就讓它過去吧。而且每個人的能力、精力、腦容量是有限的,拋開那些迎接未來,才是明智之舉,雖然很難,但是值得一試哦


4、保持學習的狀態

說白了,沒有一件自己乾的很厲害的事情,平庸唄,能力不足唄···我就是這麼懟自己的,無奈又心酸,可有時鐵打的事實。除了學習,還能幹嘛呢?!我這種別人眼中的“學霸”,都感覺學不下去。後來我發現:

(為什麼要學)在初級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能多學到東西,基本都是從別人那裡學到的,自己是很難憑空想出來的。

(為什麼學的累)可能從未保持過學習的狀態和習慣。一個好幾年不學習的人,突然讓他學點什麼東西,心有餘而力不足 才是正確打開方式!我很欣慰,哈哈哈。

學習並不是一定要在固定時間內刻意去做什麼,學習的狀態和習慣可以體現在平時很多地方。與別人聊天的時候,別人提到了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用手機百度搜索一下,大概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有了一個基本的概念。等以後誰提到的時候,至少知道這是幹什麼的。

總結一下我的“套路”(給自己打雞血的理性心裡路程):搞清楚為什麼迷茫鬱悶,冷靜下來才能正確思考——抑制自己胡思亂想,不要再亂想——果斷“斷舍離”,拋棄不好的——有實力才是硬道理,學習唄

本質上沒有誰可以淘汰誰,本質上是自己淘汰了自己。任何一個想持續獲得勝利的人,必將是一個終生學習的人。

(何炅說的這段很nice,想分享給你們,但是不知道怎麼把圖搞小,見諒了)


企得力


今天我介紹的這位姑娘的經歷,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熟悉,在自己身邊也一定能找到類似經歷的人。

小A是很愛笑的一個女孩,又爽朗又熱情,我們約到咖啡廳見面,她風塵僕僕地趕來,圓潤的臉龐上透著青春的氣息。我們很快進入主題,她急不可待地描述她近來的“悲催”境遇。她一直是個很努力的女孩,做哪一份工作都投入很多努力,但最後就是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繼而是轉換方向再次努力。這種狀態已經出現好多次,這一次她又想辭職了,但因上級領導的挽留,她又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我能感受到她那份悲傷與委屈,還有那種不甘和無能為力的感覺。她的眼淚嘩啦啦地流淌,一直在問:為什麼自己怎麼努力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為什麼自己總是處於這種極度迷茫和焦慮的狀態?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並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裡去,行走在人生的岔路口上總有種飄忽不定的感覺,心裡極不踏實。這與年齡無關,更與個性和經歷有關。你可以看到很多到了30多歲,上有老下有小的人還在職業上左搖右擺,無法踏實下來。其實有很多人飄了一輩子,都沒有找到落地的路徑。

瞭解了她的情況後,我意識到她如此努力而無法擺脫這種死循環的根本原因是她的深層的問題處在對抗中。我繼續探究她的成長環境,結果她哭得一塌糊塗,桌子上的紙巾堆成了一座白色的小山。她的原生家庭問題很多,家暴、賭博、離婚拉鋸戰等等,甚至超越電視劇的情節。她扛著家庭的苦難前行,她下決心多賺錢改善家裡的環境,她就使勁努力,但世界上的事總是那麼奇妙,這麼大的動力同時承載著這麼大的壓力,她總是活在恐懼裡,她努力得沒頭沒腦,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同時她的性格特徵也是這種跳躍性的人,點子多,執行少,她在空中飄來飄去。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看到某些人,會讓人產生恨鐵不成鋼的複雜心情,覺得為什麼他不這樣做?為什麼他不那樣做?如果這樣或那樣,他或她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我們常常說“爛泥不上牆”有些人就是無法自己站起來,通過自己的力量把生活過好。但實際上,我們都不是當事人,我們不瞭解他們真實的感受。他們看似懶於改變,實際上沒準他們已經是精疲力竭的狀態。他們也許不是不想改變,只不過他們的能量可能已經消耗在對改變生活沒有意義的地方。他們就是陷在泥潭裡,他們就是難以跨越現狀,這時候確實需要藉助外力來重新獲得前進的力量。

我幫小A梳理了她的成長問題,同時幫助她確立了和家人的界限,然後通過她的性格特點和發展現狀共同探討出下一步的職業方向。她隨後詳細描述了做那份職業的感受,我反饋她說:“我聽到了一個在黑暗中前行的小女孩,點燃了一根火柴,溫暖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她眼中閃過一種奇異的光芒,她說她已經想好了要做什麼,怎麼開始,如何堅持,此時一股喜悅的能量不斷升起。然後再問她現在還感覺十分焦慮嗎?她說一點都不焦慮了,她終於找到了方向,接下來就是持續努力。


她行動起來的這段時間,我會一直跟蹤她的進展,定期review,直到她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25天后,我們review了下她的進展,她的狀態已經好了很多,自己也己改變很大,找到了想要的工作,同時進步巨大。她說這25天裡的每一天實際上單看都很痛苦,每一天都不知道哪裡是盡頭,但此刻回頭看這25天,自己驀然發現已經進步一大截,收穫滿滿。

她舉了兩個具體的事例,詳細描述了她如何改變了自己時間觀念不強的毛病,重要的事情都會留出半小時,執行上也能做到不再拖拉;她如何做到突破了自己個性的侷限,面對大大小小的挫折,她不再逃跑和退縮,而是堅持盯住目標想辦法。她此刻表達最多的是感謝一路上遇到的種種難關,她認為這些困難反而成為通向她夢想生活的鋪路石。

25天,改變發生了很多,但縱觀未來,夢想還在遠方,仍舊需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前行。不是找到方向後,一切馬上就觸手可得,該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但不同的是她現在內心充滿了力量、感恩、希望。她已經有了前進的力量,我也知道我對她的陪伴只需再走過一小段,她基本已經可以良性發展下去了。真為這個棒棒的姑娘感到開心,挫折只要能穿越過去,後面都會有大大的禮物。祝福這個棒棒的姑娘早日獲得自己的夢想的生活。

有些職業迷茫,其實並不是選擇職業本身的問題,當有被卡住或是總是在某個循環裡輪迴之感時,這說明你真的需要“改變”和“成長”了。

職業選擇所涉及的核心主要就是三個:1、方向。2、內在力量。3、環境。

上面案例的女孩,職業焦慮與迷茫的核心是卡在方向與內在力量上,當目標明確,內在力量被喚起後,以她的能力就可以為自己構建希望的環境。當然,還有很多人會屬於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是沒有內在力量行動起來,總會有那種眼睜睜地一再錯過之感。很多時候知道並沒有用,做到才能讓一切得以實現。面對這種情況,自責是最不需要做的,這會更加降低自我的內在力量。反思是必要的。反思就是要跳出來看看自己到底卡在哪一個問題上,是迷失方向?還是內在力量不足?還是當下的環境實在無法調和?然後針對性地找到解決方案。之後就是不斷地行動,一步步拉近自己與夢想的距離。缺少哪一步都是會導致失敗的。但不管你的年齡多大,只要下決心開始第一步,夢想都會越來越近。


扒少爺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這個過程。

以前我姐跟我說,當你感到眼前不清楚的時候,一定記得多讀書學習。


現在給你推薦也是這句話,多讀書學習,增強自身能力。

每當感覺職業迷茫和焦慮的時候,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和認識不足導致的,靜下心來慢慢回憶一下自己工作這麼久以來的得與失,總結一下自己的能力和不足,考慮一下如何提升自己的強項和彌補一下自己的弱項。


工作中難免會有各種懷疑自己的時候,不要灰心也不要喪失對自己的信心,邀請朋友一起出去吃個飯,唱個歌,打發一下無聊的念頭,第二天醒來,生活依舊美好。


給自己點信心,祝走出困難區。


小辛記事本


這個問題20多歲的我可以回答下。

剛開始進入崗位滿腔熱血,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了大浪淘沙的定律。鐵打的企業,流水的員工。我現在換了職業,因為我一眼看到了盡頭。過段選擇了離職。

如果你一眼看到頭了,而且對於工作不感興趣,沒有必要了,現在國企都是都是為了混個五險一金(至關重要)。


北緯45度繁華的落幕


如何應對自己的職業迷茫和焦慮。

看到你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

剛開始進入社會的時候,就面臨工作問題。起初就想找自己專業的。不知道為什麼那段時間特別的不順利,後來我就嘗試一下找自己有興趣的行業。每天就在招聘網站,看自己心儀的公司。投簡歷,等電話,去面試。成了常態。可能是我運氣不太好。還是失敗了。生活費也開始緊張起來,最後隨便找了一家公司。騎驢找驢。剛開始的時候工作還是挺認真。慢慢地,心思又開始轉換到自己的專業,和自己喜歡的行業上。一山望著一山高。我開始質疑自己的工作。開始迷茫,開始焦慮。

後來經過一個朋友介紹。進入了相同專業的公司。從此之後,我再也沒有過這種迷茫焦慮的感覺。有的知識每天工作後的充實感,雖然很辛苦,但是我有目標有理想,不迷茫…

總結:找工作,要麼找適合自己的,要麼找自己喜歡的,你喜歡的,就會全力以赴。會加油,會努力,會成為自己喜歡的那個人。


苑苑郭郭


職場迷茫和焦慮現象是每一個職場人都會遇到的。應對迷茫和焦慮,我認為應該分一下幾步:

一、認真分析迷茫和焦慮的原因。

職場迷茫和焦慮的可能原因有很多種,大概可以分為幾類:一是工作厭倦。在一個工作環境或一個崗位持續的時間太長,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日復一日重複一樣的工作,可能迷茫;二是人際問題。在一個環境,融入不了企業文化,跟領導、同事不能融洽相處;三是特定事件,比如結婚生子等,面臨工作環境工作地點等抉擇;四是期望和現實不符。比如你期望得到的薪酬、崗位或者發展空間,公司或者行業滿足不了。

二、根據分析的原因,用感性+理性的方法再評估。

有迷茫、有焦慮,我認為是好事。說明你已經開始在反思現狀,但是光想不行動。分析原因後,可以自己分析、總結、找對策,也可以和知己好友交流分享。可以用SWOT分析法,把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進行綜合分析。有可能經過分析,你不用改變環境,只需重新審視,改變心態就解決問題了;也有可能經過分析,你對自己信心滿滿,發現“新大陸”。

三、確定行動方案,果敢行動。

身在局中,找到原因、分析出思路後,就應該敢於破局。敢於挑戰新思路、新環境、新任務,也是一種勇氣、一種進步。如果不能勇敢踏出這一步,帶來的只有更多的迷茫和焦慮。萬里長征可能千辛萬苦,走出來了就豁然開朗。

最後,你應該正視迷茫和焦慮,開闢另一個新天地!


秀水翠木


所謂迷茫,就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對自己能力的不信任。

所以,要克服迷茫,要從自身做起。

如果你沒有才華支持你的野心和夢想,唯一能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學習和思考。

學習:

1、向書本學習

2、向高手學習。向行業優秀的人看齊

以他們為目標,作為自己修煉成長的榜樣,一步一步彌補與優秀之間的差距。這個時候,在職學習、進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學會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


提升能力:

1、提升實踐能力

2、分析和自己工作相關的能力需求,參加培訓或自學提升。

完成你的專業化品牌構建

要脫離具體的操作層面的問題,把看待問題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遠一些,成為一個具有“遠見卓識”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


樹立自己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每一個行業的優秀人才,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要想成為優秀的職場人士,也必須像那些最優秀的人看齊,樹立在這個行業內的影響力,用你的思想去影響別人。


找一家成長中的公司,伴隨其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找一傢俱有成長潛力和發展空間的公司,並隨著公司一起成長,獲得更多的回報。


職場縱橫智慧


所謂迷茫,大概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選擇,該做什麼樣的選擇,以及,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可能的選擇,又能夠做什麼。

01 經驗決定了人的認知

從小到大,父母可能只會告訴他們要好好讀書,將來努力找份好工作,過上好生活。可是,學習到底學什麼?什麼樣的工作才算好工作?企業到底有什麼樣的需求?我們又到底該培養什麼樣的能力?怎樣來更好地提升?……大多數父母們都沒法說清楚。

這樣家庭的孩子,如果又上了一個普通的大學甚至是比較差的大學,他很可能會發現:大學裡好像什麼都沒有!

所學知識與現實相差太遠,課堂上老師都是照本宣科,身邊的同學不是玩遊戲就是看韓劇,甚至極端情況下,你要早起去自習吧,可能還被周圍人當笑話看……

久而久之,也就“同流合汙”,自我沉淪了。

這很正常,因為環境對人的影響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就像以前記者與放羊娃的對話:

“你每天干什麼?”“放羊”。

“放羊為了什麼?”“掙錢”

“掙了錢呢?”“娶媳婦。”

“娶了媳婦呢?”“生娃”

“生了娃,讓他幹什麼?”

“放羊。”

從來都只放過羊,那麼,除了放羊,也真不知道還能做什麼。

現實中,普通家庭孩子,由於父母沒有受過大學教育,或者沒有從事過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崗位,身邊也沒有各領域的朋友人脈,很難想到專業會對自己未來的工作選擇意味著什麼。而在高中階段,學校、家庭完全以高考分數為導向,沒有機會挖掘自己的興趣,探索自己的職業,所以很多人高考志願專業都是隨便選的,稀裡糊塗、懵懵懂懂就這麼一路上學過來。

即便上了大學,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專業人士來給予足夠的指導,侷限於學校平臺、條件與自身能力素質,是很難無師自通自己搞懂的。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自己經驗的產物,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

經驗決定了我們的認知和思維,認知和思維的差距,會決定我們行動的方向。

要自我提升,就需要突破我們狹隘的經驗限制和認知侷限。

怎麼突破?

我們從人的經驗談起。

02 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人的經驗分為兩大類別: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直接經驗,就是我們親自經歷、親身體驗,而後有所感悟或觸動,有所啟發和提升,這也是所謂的“幹中學”,和我們所處的環境與周圍的人群有著直接的關聯。

間接經驗,則是通過第三方去間接獲取和吸收的知識、見解和經驗。這個第三方可以是書,也可以是人。(實際上,書本就是別人經驗的總結呀)

直接經驗的好處顯而易見:獲得第一手資料,非常直觀,很容易就有感受和觸動,理解也會很深刻。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嘛。

可是,它的弊端其實也不難發現:每個人的時間、精力和條件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一切事情都要去自己親自經歷和體驗。

舉個簡單例子,你對好幾個職業都感興趣,難道你還能每個職業都去親自做上幾年再決定?

事實上,一個人接受的知識,大部分都是通過間接經驗吸收的。每一代人都以前人的認識為基礎和起點,一代代才能進步啊。

試想,我們完全摒棄前人的知識和經驗,整個人類社會豈不是一直都會原地踏步,那我們就還在原始社會了啊。

所以呢,我們要善於通過第三方去間接獲取和吸收他人的知識、見解與經驗。

在這個過程中呢,最重要的能力有兩個:信息檢索能力、思考分析能力。

其中,思考分析能力尤為關鍵。

接下來,我們就以職業規劃為例,以批判性思考貫穿全程,指引有緣人。

03 還是老子最牛逼

別誤會,我說的老子,可不是罵人的話,而是《道德經》的作者——老子。

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中說道:“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於細”。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 方一步步形成的。”所以,我們應當“圖難於其易,為大其於細”,不斷地對問題進行細化,從小處著手,從容易的地方開始。

實際上,“複雜”本身就是“重複+雜亂”,所以,我們需要對複雜的事情進行梳理(理清條理)、細化(落到實處)。

很多人覺得職業規劃很複雜,毫無頭緒、無從下手,原因就在於把各種因素糅雜在一起,比如“家窮、人醜、學歷低”,“專業職業搞不清”,“興趣能力天賦也懵逼”……再加上一些主觀情緒和外在壓力,最終導致各種糾結、焦灼、煩躁、迷茫……

所以,我們需要對職業規劃進行梳理、細化,並一個個著手深入分析,各個擊破,而後統攬全局。

職業規劃,本質上是對於我們職業生涯路線的規劃與確定,這個過程中涉及的要素無非是職業及我們自身。

對於職業及其抉擇,主要考慮的是外部的市場與機會,自身的興趣價值和能力擅長。


當然,不能淺嘗輒止,所以需要進一步對各個因素進行細分,如下圖所示:



這樣,一個基本框架就已經初步成型,接下來我們針對每一個因素繼續深入分析,藉助相關理論和方法工具進行自我測評與診斷,並在此基礎上反饋、改進和提升了。

目標取向:

自己想要往哪一條路發展,方向和目標是什麼,主要基於自身興趣、理想、價值觀和成就動機。

興趣是什麼?有哪些興趣類型?自己的職業興趣是什麼?對應的工作有哪些?

自己的理想追求如何,是怎麼對自己進行定位的?

價值觀都有哪些?自己最看重的是什麼?職業價值觀又如何抉擇取捨?

成就動機怎麼來衡量與評判?

能力取向:

興趣和理想固然可貴,能力天賦也不容忽視啊,對於特定職業,自己的勝任度如何?與別人相比,優劣勢何在,這個肯定還是需要考慮的。

自己現有的知識、技能水平如何?與目標崗位相比,有何欠缺?怎麼去彌補?有哪些渠道?

能不能畫出自己的知識樹?越詳細越好。

能力又是什麼?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分別如何?

性格到底是什麼?怎麼來更加全面深入而準確地瞭解自己的性格?

機會取向:

很顯然,世事並不美好,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

不要說你的理想興趣了,即便你能力天賦都還不錯,也逃不開外部環境的制約與束縛啊。

整體宏觀環境如何?市場就業機會怎樣?

職業發展機會如何?發展通道是怎樣的?

即便是相同的職業,不同行業待遇和發展也可能不一樣,具體情況如何呢?

不同組織該如何抉擇?性質?規模?發展階段?實力水平?

這麼多崗位,又該怎麼分析和抉擇?

自身學校學歷情況可能會有哪些限制,怎麼彌補?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過程確實不可能一蹴而就,職業規劃本身就是非線性的、動態調整的,畢竟外部環境和我們自身都是會不斷變化的,別想著一步到位、一勞永逸。

但是,不管怎樣,深入其中,去理解、消化、吸收,並主動去進行信息搜索和整理歸納,自然是會有很大的收穫。

實際上,這個過程本身就體現了一個人身上的核心競爭力:主動性、分析思考、信息收集與歸納、堅持不懈……

不過,職業規劃這項工作遠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有些女孩子挑選一件衣服的時候,選了又選,比了又比,又是詢問店員又是諮詢閨蜜,可是在職業選擇這麼一個影響重大而又深遠的事情上,卻從來不願意花費多少時間、心思和金錢。

完了等到畢業求職的前一刻,才發現,好像自己啥都不會、啥都不懂,大學四年就這麼浪費了……

我們今日的果,其實就是昨日種下的因;所有今日種下的因,也都會化成明日的果。時間總是會推著我們向前,沒有任何人能抵擋。


職場爆料


其實大部分人在職場上都會遇到迷茫,主要是因為現實離目標比較遠,或者工作中的挑戰難以戰勝!

而焦慮的原因大部分是迷茫後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心,其實大部分職場人也會遇到!

而戰勝這兩點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出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案!

步驟如下:自己的職業規劃是否明確,如果不明確先制定,五年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具體來說你想賺到多少錢,獲得什麼樣的職務。制定完後確定階段目標,比如以年為大的階段性,然後在繼續分解出月的目標。

只有目標明確了,才不會迷茫。為了達到這個最小的月的目標需要做哪些事,列出來,一件件的做或是改進。如果一個月後目標沒有達到,那覆盤,是目標問題還是過程問題。

作為在一線呆了兩年,中層待了三年,高層待了三年的我來說,戰勝迷茫與焦慮最大的秘訣其實就是行動起來,讓自己忙起來,而不是空想!條友們有興趣歡迎多多交流!


李恆Heng


職場當中迷茫了,那就靜下心來,好好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身邊的樹木,花花草草,溫暖的太陽,微微的清風,空閒時間看看書,爬一座山,誰還沒有個瓶頸期,都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心態好了,放鬆點,迷茫期、瓶頸期很快就被你的正能量打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