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淡季”來臨,還請民宿主淡定,多思考

距離今年民宿最後一波大旺季十一黃金週,也有2周了,正如每年的這個時候,正是民宿老闆能夠閒下來喝喝茶、算算賬的時候。

其實“民宿淡季”的來臨未必不是一個好機會,能夠回頭看清楚民宿在各方面的不足,產品包裝是否精緻?渠道選擇是否最優?客戶維護的是否有效?


“民宿淡季”來臨,還請民宿主淡定,多思考


“民宿淡季”來臨,還請民宿主淡定,多思考

民宿之於酒店的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民宿擁有其特有的溫度,這一溫度來自於民宿老闆獨特的生活方式與四季變換中不同的民宿之美,而客人需要的恰恰是這種差異化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把民宿產品僅僅理解為有設計感的客房,這樣的認識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民宿運營的壓力,不是淡季殘酷,而是旺季掩蓋了你的缺陷

大多數民宿對於產品包裝似乎並不重視,(OTA平臺與直銷平臺)官網上的圖片百年不換,其中大部分甚至是用手機拍攝的客房介紹照片,更別提定期的舉辦民宿活動並運營一個對外展示的平臺了。

①視覺展示很重要

一個久未更新過產品的民宿無法讓客戶感知到新鮮感,並且當民宿數量愈來愈多時,就顯得毫無戰鬥力,一組優秀的視覺展示(圖片、文字、視頻)帶來的收益遠遠超過幾十個銷售員

“民宿淡季”來臨,還請民宿主淡定,多思考

②活動策劃刷存在感

一個會刷存在感的民宿總是能比其他民宿有更多的回頭客,當一個民宿定期舉辦各種活動並以性價比很高的形式出現在你的朋友圈,你往往不會拒絕“查看詳情”。

“約會專輯”、“親子專題”、“戶外暴走”、“萬聖狂歡”總有一款能夠擊中客戶的心,而定期的刷存在感也能夠保證民宿不會被丟到遺忘的角落,“用心的民宿”可以被無限放大。


“民宿淡季”來臨,還請民宿主淡定,多思考

①銷售渠道

大多數民宿的從業者是半路出家,對於如何運營民宿以及渠道選擇更傾向於大流,以攜程為主的OTA平臺就是大流。

“隨大流”的好處是安全,既能保證有一定的客流,也不用費很多心思,雖不會客似雲來,起碼也不至於門可羅雀。

但“隨大流”的缺點也是太過於安全,當一個地區的民宿總量越來越多,客人能夠瀏覽的頁數從10增長到了100時,誰都不知道今天排在第13頁的民宿明天會不會跌倒54頁,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需要有一條能夠掌握主權的銷售渠道,不用擔心淹沒在信息流裡的那種。

②宣傳渠道

受眾最多的有微博、微信,小眾的有小紅書、豆瓣等社區,流行的有抖音、秒拍等,資源裡最不缺的可能就是宣傳平臺。

宣傳渠道的選擇不在廣而在深,沒必要一篇通稿鋪設所有的平臺,內容相似的無法在網絡中激起多大的浪花,真正重要的是能夠在某個平臺定期、定量的持續更新並維護相應的社群活躍度,目前行之最有效的是公眾號和自媒體平臺


“民宿淡季”來臨,還請民宿主淡定,多思考

“民宿淡季”來臨,還請民宿主淡定,多思考

很多民宿老闆以為客人滿意而歸就是服務的圓滿告捷,但無論是酒店還是民宿,“回頭客”是非常重要的客戶群體。

①旺季客人的滿意是挑戰

需要先明確的一點,“旺季客滿”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這是由市場決定的,客滿並不是目的,“擴大營收”才是。

很多民宿會在旺季來臨前提前策劃各種活動與套餐,而不是隻為客人提供一個吃住的環境,從而使得溢價可以更高,在這個時候,只有活動內容與套餐做到更為新穎和優惠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

旺季的接待壓力往往非常大, 拼的是民宿在服務細節上的用心,一份細緻的目的地指引或是專屬小禮物往往能夠起到加分的作用。

②淡季客人的滿意是機遇

與旺季出遊的客人不同,淡季出遊的客人具有明顯的個性特點和職業特徵,他們對時間的安排具有很強的靈活度。

一個淡季出遊的客人身邊往往有更多傾向於淡季出遊的朋友們,挖掘他們的客群心理,為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讓他們能夠感受到來自民宿的價值所在,他們的滿意往往是一種機遇,能夠擁有一個越來越龐大的平日和淡季可以自由組織時間的高端消費者社群。

相關文章資料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