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人物——熊亨瀚

熊亨瀚

(1894-1928)

湖南省通俗教育館館長,革命烈士。

湖南省益陽縣(今桃江縣)人,1894年11月16日生於益陽縣五羊坪。幼讀私塾,9歲入益陽龍洲書院讀書。1909入長沙益陽駐省中學,參與湖南新軍中的同盟會秘密活動。武昌起義後,參加學生援鄂敢死隊。後轉入長郡中學,由於反對袁世凱,-亡命日本,入東京神田法政學院,致力於研究歐美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和孫中山的-學說。1915年回國任北京《真共和報》。0戰爭中,回湘任職於護-第三路軍、益陽《資江》雜誌。在驅逐張敬堯、反對吳佩孚的鬥爭中站在前列。1921年以後,任長沙育才中學教務主任,兼長郡中學教師,成為長沙教育界的進步分子,積極帶領師生參加反帝愛國鬥爭。1924年加入國民黨,曾任湖南省黨部執行委員、湖南省公法團體雪恥會執行委員。大革命中,受到共產黨員的幫助,接受馬克思主義學說,由一個民主主義者轉變成為共產主義者。1926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黨以後,他辭掉教職,實踐“革命為歸宿”、做職業革命者的理想,在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工作中擔任領導成員,歷任湖南臨時人民委員會委員、省臨時政府電話總局局長兼軍法處長、湖南各界救護慰勞團團長、國民黨省黨部常委、湖南省通俗教育館館長,為推動湖南省國民革命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為了工作方便,中共湖南區委公佈熊亨瀚、謝覺哉-黨,專門在國民黨內進行艱苦細緻的工作,主編髮行《湖南通俗日報》、《湖南民報》,開展革命宣傳。為了保護農民的革命積極性,他旗幟鮮明地反對國民黨右派對農-動的汙衊,大量報道湖南農民革命的實況。他在何鍵舉辦的宴會上,特意提醒人們:“軍事領袖必須受黨的指揮。如果黨的權威不能指揮軍事領袖,那就非常危險,就有造成新軍閥的可能。”果然不出他所料。1927年5月,湖北夏鬥寅、湖南許克祥先後叛變革命。他受中共命令,先後趕赴岳陽、衡山傳達省委指示,組織反對國民黨新軍閥的鬥爭。十萬農軍攻打長沙失利後,他遭反動派通緝,轉入地下工作,先後在益陽、武漢、江西等地尋找黨組織,聯繫革命同志,不顧生死,堅持鬥爭。1928年11月7日在武漢被捕。押回長沙後,湖南清鄉督辦署連夜審訊。他只說一句話:“殺就殺,何必多說!”軍閥何鍵兇惡地說:“熊亨瀚三個字,就是罪證,不必更問,槍決就是。”11月28日凌晨,慷慨就義於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時年34歲。

他學識淵博,文學功底深厚,尤其擅長詩詞,一生寫作革命詩篇數十首,大部分編入蕭三主編的《革命烈士詩抄》。臨刑前,他寫下遺囑一篇、遺墨一聯,表明自己為國家社會、為工農群眾而死無畏無愧的心跡,其聯曰:

“十餘載受苦奔波,秉春秋筆,執教士鞭,仗劍從軍,矢忠為黨,有志未能伸,此生空熱心中血。一家人悲傷哭泣,求父母恕,勸兄弟忍,溫語慰妻,負荷囑子,含冤終可白,再世當為天下雄。”

選自《二十世紀湖南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